书城政治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建家工作指南
46502100000001

第1章 新形势下职工之家的建设(1)

1.新形势下建设职工之家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建家活动的目标是: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工会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的要求,着力加强调整劳动关系机制建设,突出抓好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大力推进基层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努力把基层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规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深入开展建家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1)工会组织健全,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工作成效明显;工会组织各项民主制度健全并得到认真执行,基层工会民主化、群众化、法制化建设有成效;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职工(包括各种用工形式、多种用工期限的职工)入会率达到85%以上;职工小家建设工作扎实、规范。

(2)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认真实行厂务公开、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制度;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依照有关规定选举职工代表参加董事会和监事会,职工董事和监事在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并坚持向职代会报告工作制度;法律规定的工会参与企业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各项制度得到落实并切实发挥作用。

(3)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建立集体合同的履约责任制和监督检查制度,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纳入企业行政和工会的目标管理;集体合同的内容符合实际,条款充实具体,履约率和职工认可率比较高;指导和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加强群众法律监督,形成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发生劳动争议问题能够在基层依法妥善解决。

(4)做好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协助和督促企业行政落实国家各项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成效;职工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职工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工会在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明显。

(5)工会组织关心职工疾苦,倾听职工呼声,在职工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履行好帮扶特困职工“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尽力为特困职工和困难职工提供帮助。

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建家活动要从其特点出发,把“双爱双评”活动与建家活动统一起来,逐步提高建家水平。在落实建家基本要求的内容和标准上,可以与公有制企业有所区别。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要把依法规范工会组织建设,监督企业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规定,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为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金,依法拨缴工会经费等,作为建家的重要内容,切实为职工办实事。

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和机关工会开展建家活动,要结合本行业、本系统的特点,着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开展院务、所务、校务和机关内部事务公开,积极反映职工的愿望和要求,协助有关方面提高职工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乡镇、街道及社区工会要认真组织所属基层工会开展建家活动。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应乡镇、街道及社区工会开展建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宽建家的领域。基本要求是:抓好所辖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和自身组织建设,配备必要的专职工会干部;积极协调所辖区域的劳动关系,做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直接承担基层工会难以承担的维权工作,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加强对基层工会干部的培训和保护工作等。

大中型企业深化建家活动要把重点放在车间、班组(科室),深入开展建设“职工小家”活动,夯实建家的基础。基本要求是:加强工会分会、工会小组建设,由会员直接选举工会分会负责人和工会小组长,建立一支热心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积极分子队伍;建立健全班组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管理会议,坚持各项公开制度,积极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发扬团结友爱和集体主义精神,搞好互助互济,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组织职工进行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职业技能,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努力完成生产工作任务;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制度,不断改善职工生产作业环境,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检查监督,做好女职工的特殊保护工作;加强“职工小家”阵地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2.职工之家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各级工会领导机关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建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由领导同志负责、有关部门参加的建家工作领导机构,定期研究有关问题,加强协调配合,努力形成抓建家工作的合力。要充实建家工作的专门力量,继续发挥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一手抓巩固和发展建会成果,一手抓深入开展建家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工会工作水平。

(1)搞好分类指导,增强建家活动的实际效果。适应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和不同类型基层建家工作的需要,在实施建家工作指导中,要针对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的不同特点,提出符合实际的建家工作内容要求和考核标准,不搞一个模式,力戒形式主义。各层次职工之家的考核条件,应尽可能细化、量化,使之便于操作和考核。基层工会每年都要通过会员(代表)大会,对本单位工会开展的建家活动进行民主评议,对所获职工之家荣誉称号是否认可作出表决,促进建家活动水平不断提高。

(2)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建家活动常建常新。各级工会领导机关要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深入实际,贴近职工,认真研究解决深入建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动建家工作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要认真总结并及时推广基层工会开展建家活动的新鲜经验,加强对建家活动的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建家活动深入发展。要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工会开展建家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对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3)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这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工会基层组织必须与时俱进,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切实履行好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基层工会只有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理直气壮地切实履行好维护的基本职责,才能得到教职工群众的认可,才能把职工群众有效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真正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工会基层组织还要从实际出发,履行好其他工会职能。工会履行维护的基本职责与全面履行其他职能是统一的,而不是排斥的、对立的。我们既不能一讲突出维护职能,就以为是不要履行其他职能了,也不能一讲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就以为是不要突出维护职能了。

基层工会必须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去开展工作,要善于把维权融入改革、发展、参与、帮扶的全部过程,并通过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来提升维护效应。工会基层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抓基层、打基础,不是哪个部门的事,而是全会共同的职责和任务。基层工会工作开展是多方面的,既包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容,又包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没有完善的工会管理机制,势必会造成工作无目的、无计划、无效果的后果。

(4)按照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的要求,全面加强工会基层工作,就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就必须建立健全工会工作运行机制,重点维护好职工群众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权益;就必须坚持依法治会、依法维权,把《工会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用好,落到实处;就必须切实抓好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基层活力;就必须认真抓好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其工作水平和竞争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