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46281800000009

第9章 “水门事件”是“屁事”(1)

让“水门事件”弄得焦头烂额的尼克松住进了海军医院

7月12日,天还没亮,他醒了,还没有睁开眼睛,就强烈地感到胸口剧痛不已。他睁开眼睛一看,才是清晨5时半。昨晚睡觉前就感觉胸部有些疼,现在已经痛得不能忍受了。他想起在年轻时比赛橄榄球不慎断了一根肋骨也曾是这么剧痛。他打开灯拿起一本书看,但疼痛使他思想不能集中。他只好扔了书,又把灯给关上了。尽管身为总统可以随时呼叫有关人员,白宫里也有医生值班,他还是忍耐着没有叫人。

他睁着眼在床上躺着,在疼痛中等天亮。

他除了胸口痛,心也很痛!

到了1973年夏天,白宫和尼克松竞选委员会已受到下列单位的调查:联邦调查局,欧文委员会,国会的四个其他委员会,审计总局,众议院一个委员会,洛杉矶、纽约、佛罗里达、得克萨斯的大陪审团和迈阿密地方检察官办公室。

已经提出了十多个有关的民事诉讼案。这使得尼克松总统和他的政府处在各种指控之中。

尤其是国会山上欧文委员会关于“水门事件”的听证会,沸沸扬扬的,已经开了好些天了。国内电视网对每次会都进行实况转播,每周有关“水门事件”

的电视新闻、专辑和白天的节目平均播送22个小时。各大报也连篇累牍地评述或是揭秘,传媒界把“水门事件”的传播当成了中心工作。

这是一年前夏天的事了。1972年6月17日深夜,一支五个人组成的特别行动小组,从底层潜入了华盛顿西南区的水门综合大楼内民主党总部办公室,每人手上都戴着医用橡皮手套,将窃听器安装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劳伦斯·奥布莱恩的电话机上。当时这个行动组在安装完窃听器后,不慎在门口留下了一卷胶带,由此引起了值班警卫弗兰克·威利斯的觉察,并立即通知警方。

经过搜查,终于将这五个人抓获。

案发的前一天,尼克松正前往佛罗里达州度周末,次日又在比斯坎湾迷人的海滩上休闲。尼克松最早是从当地报纸《迈阿密先驱报》看到有关此事的一则新闻,标题是《迈阿密人在华盛顿被拘,企图在民主党总部装窃听器》。他从新闻得知,警察拘捕了五人,其中一个自称是中央情报局的雇员,其余四个人是从迈阿密来的,其中有三人是古巴人。他看了后认为此事荒谬得很,不足信。直至在他返回华盛顿途中,才得到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的报告称,闯入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一事涉及“共和党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一个工作人员。他本人认为为了竞选在民主党总部搞窃听的做法是很愚蠢的。他暗中有些吃惊,表面上还装作镇静,他很希望自己手下的人,特别是亲信,没有人卷进去。

他回到纽约后,很快就搞清楚了。这个去装窃听器的小组由过分热心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财务组顾问戈登·利迪领导。他对利迪是有印象的,此人蓄着小胡子,穿着打扮和举止更像一位走运的士兵而不像政府官员。他喜欢将手放在点燃的蜡烛上,以显示其不怕身体危险的勇气,以此博取大家的注意力。

“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成员被揭露卷入“水门事件”,因而导致被进一步追究,这是尼克松最不愿看到和听到的。该委员会主席是约翰·米切尔,此人早在尼克松当总统前就曾为尼克松竞选出谋划策。尤其是在争夺美国南部选区时,米切尔积极效力,四处奔走游说,为尼克松的竞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得到他的信任与重用。1969年1月,他正式出任总统后,就任命了米切尔担任政府的司法部长,直至1972年2月。鉴于其忠诚而又能干,在下一届的总统竞选时,他又任命米切尔做“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

“水门事件”发生后,虽说有手下的麦科德被揭露,但米切尔镇静自若地表态说:“我对发生在民主党总部的那件蠢事一无所知。被捕者与我本人及‘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没有任何联系。”

但是,1972年6月20日《华盛顿邮报》披露说,白宫顾问与窃听人员有关。报上指出,在被捕人物中有两人的通讯地址上有霍特华·亨特的名字和白宫的一个内部电话号码。霍华德·亨特不仅是中央情报局特工,还是白宫顾问查克·科尔森手下的雇员,而科尔森又是尼克松总统的高级顾问中的核心人物,拥有特殊的权力和地位。因而,“水门事件”的发展,对白宫越来越不利。

尼克松心中也有底气不足之处。他虽说没有直接下令要对民主党总部进行窃听,但民主党主席劳伦斯·奥布莱恩是尼克松长期以来的政治劲敌,过去奥布莱恩一直抓着尼克松的一个把柄,指控尼克松的兄弟唐纳德在可疑的情况下接受过亿万富翁、影视巨头霍华德·休斯一笔20多万美元贷款。在过去的竞选中,这笔贷款背景问题成了尼克松竞选中的难题,至今这个难题仍然悬而未决。因此,尼克松对奥布莱恩是抱有成见的。他担任总统后,1971年1月14日在“空军一号”上曾口授备忘录,下令对这位民主党领袖的活动与财产记录进行广泛的调查。

“水门事件”暴露之后,尼克松与其亲信们千方百计寻找对策摆脱困境,米切尔出主意,要联邦调查局停止调查被捕者身上所带美元的来源。白宫办公厅主任叫利迪去自首。尼克松也认为可以此舍车保帅的办法作缓兵之计,把责任都推到利迪身上,可以避免深究到“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米切尔头上。

这样,他就授权中央情报局阻挠联邦调查局对“水门事件”作进一步的调查;同时,为进一步争得公众对共和党的信任,他又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宣布,白宫的任何人员没有参与水门发生的任何活动。他说,他相信米切尔声明“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对此事一无所知。这种做法并不高明,中国早就有一句形象生动的成语形容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万万没有想到,使形势突然恶化的竟然是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米切尔的夫人。这是个神经过敏情绪急躁脾气古怪的女人。

“水门事件”使她精神受到刺激,她就经常给这家报社那家电视台打电话,同时向自己的丈夫米切尔发出最后通牒,要丈夫立即摆脱一切政治活动,否则她就将所掌握的一切向新闻界公开宣布。米切尔当然不能按她的话去办。于是,这个女人便向记者公开宣布,她手中有一个本子,其中详细记载着“水门事件”

的预定步骤以及她本人了解整个事件的全部细节。新闻界真是如获至宝,立即把米切尔夫人所说的一切公布于众。米切尔的尾巴因而暴露出来,不得不于1972年7月1日宣布辞去“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这又是对尼克松一个很大的打击。

但他并不甘心,为了竞选成功,他和亲信们采取对策,掩盖事实,把此事拖下去,以不至影响大选的顺利进行。因为被捕的有三个古巴人,他们通过所谓“古巴委员会”打掩护,向被捕者提供律师费或生活费的办法,要被捕者保持沉默,甚至对个别人许愿可能减刑或者赦免。他们借古巴人对民主党的对外政策不满转移了视线,使人们以为古巴人才是“水门事件”的主谋。这使共和党金蝉脱壳,赢得了时间。

1972年11月的大选中,尼克松战胜了民主党候选人乔治·麦戈文,获得了胜利,实现了他连任总统的愿望。但民主党对竞选失败也心有不甘,又重新拿起了“水门事件”的这把利剑,紧紧抓住它不放,要直逼到尼克松头上,威胁他的总统职位。

1973年1月,已经被保释参与“水门事件”的七个人重新被收审。尼克松没有掉以轻心,也采取了一些应对策略。他选择了能干而机敏的白宫律师约翰·迪安代替埃利希曼负责“水门事件”的全面调查。他还让与被捕的亨特有关的科尔森放弃白宫顾问的职务。

为了揭露“水门事件”的真相,联邦调查局、联邦大陪审团、参议院欧文委员会经常传讯有关人员,米切尔和科尔森都被传讯过。尼克松都密切关注着。

到了1973年3月间,他深感问题不仅是他们要追究“水门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和后台,而且要追究此事件的掩盖问题。所揭露的问题已经牵连到米切尔、迪安、科尔森等白宫要员,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连有经验的迪安都有些受不住了。

经与助手们研究,在被深追不舍的情况下,迪安被迫于3月15日召开了记者招待会,目的是想作些解释,重申白宫与“水门事件”绝无牵连。但在记者们的刁钻而毫不留情的逼问下,真是欲盖弥彰,他竟然心悸、紧张、流汗,表现得失去了常态,已被人看出有重大的隐瞒。

3月21日,他约迪安到椭圆形办公室密商对策。迪安告诉他,被捕者如亨特,有可能不断进行讹诈,威胁说不按期付款就要揭发问题。因而问题更为严重了,如不给钱,将受到威胁,如继续付款那就会加重对司法的阻挠。鉴于亨特要求付款的期限已到,同时法庭对被告的宣判只有两天了。为了封住此人的嘴,尼克松只好要求迪安迅速处理亨特的经济问题以争取时间,“付多少钱作代价都可以”。

至此,他已经意识到“牵连已经越来越逼近我本人了”。他痛苦已极地说:

“我们最终总要被放完血然后死去,这一切到最后无论如何还得暴露出来……”

败露是不可避免的。被捕者麦科德向法官坦白了。白宫的防线被攻破一个缺口了。由北卡罗来纳州的萨姆·欧文领导的一个有100多人组成的参议院“水门事件”特别委员会,与众议员的司法委员会联手进行全国所关注的调查。尼尼克松总统受“水门事件”冲击。图为1973年10月,尼克松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

克松只好痛下决心,让涉及此案的霍尔德曼、埃利希曼等一个个辞职。

到了五六月间,连迪安也被迫作检查了。尼克松更显得势单力孤,受到多面夹击。

但他在危难之中不服输,要振作起来,坚持下去。他公开表明自己没有牵连此案,是无罪的。他已对政府中有牵连的人进行了清洗,他要重建政府,吸收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