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46281600000006

第6章 周恩来从万隆发出震撼世界的声音(3)

梅农向周恩来提出了分三个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第一阶段,中美双方采取一些和缓紧张局势的措施,就中方而言,主要是释放在押美国空军人员;就美方而言,主要是让中国留学生回国;第二阶段,在台湾海峡造成事实上的停火,通过一些国家对美国施加压力,使国民党部队撤出金门、马祖,然后在中美之间以及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进行谈判;第三阶段,实现台湾问题的长远解决。

周恩来表示欢迎梅农先生为争取缓和中美之间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作出努力。他向梅农着重指出下述几点:

一、和缓紧张局势必须是双方的。应该促使国民党的武装力量从金门、马祖撤走。如果它这样做,我们可以同意在规定的期限内不予还击,让它撤走,以便我们和平收复这些岛屿,但这个行动绝不意味着:中国同意杜勒斯所说的那个“停火”,同意美国以敦促国民党集团撤出沿海岛屿来换取中国放弃解放台湾的要求和行动,承认美国侵占台湾的合法化和“两个中国”。

二、考虑到梅农先生的要求,中国愿意先处理侵入中国领空的四个美国飞行员,判决驱逐他们出境。在美蒋特务制造“克什米尔公主号”惨案尚未解决的时候,我们采取上述行动,表现了中国和缓紧张局势的意愿。其他一些在中国犯法的美国飞行员与侨民,根据中国法律程序,并依各人犯罪事实和狱中表现,再决定是否释放或者驱逐出境。至于美国方面,应该取消对中国的禁运,允许要求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和中国侨民自由回国。

三、我们既愿意同美国谈判,也愿意同国民党集团谈判。我们说中美谈判蒋介石不得参加,我们从来没有说不同蒋介石谈判。在万隆4月23日八国代表团团长午餐会上,我们曾经讲到愿意同蒋介石谈判,只是下午发布声明时没有公开讲;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会公开宣布的。停火是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同蒋介石集团之间的问题,应该由中国这两方面直接进行谈判。这种谈判与中美之间的国际谈判,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虽然这两种谈判有联系,但是必须分开。我们对这两种谈判都不拒绝,而是采取主动行动来争取。过去在国内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我们都主动和蒋介石谈判。当时蒋介石代表中央政府,我们是地方政府,现在我们是中央政府,蒋介石顶多也只是地方当局。吴努总理曾经说,中国同蒋介石集团的谈判应该谈停火和中国的和平统一。出席万隆会议的日本代表团团长高崎也说愿意看到台湾同中国一体化。(中国)同美国谈的不是停火问题,而是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和美国放弃干涉的问题。

周恩来还说,刚才梅农先生提到杜鲁门政府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同时,派第七舰队去台湾是为了防止蒋介石进攻大陆。这是美国的说法,我们不能同意。

杜鲁门政府1950年初就公开承认中国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战,美国将不干涉。

但是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政府推翻自己的诺言,派第七舰队去干涉中国解放台湾。因此,美国的目的并不是防止蒋介石进攻大陆,实际上蒋介石当时根本就没有力量进攻大陆。

周恩来对梅农说:远东曾经有三个地方有战争,那就是朝鲜、印度支那和台湾。现在前两个地方的战争已经停止,但台湾却更紧张。如果要缓和远东的紧张局势,首先就要从台湾地区和缓起。因此,讨论的中心问题应该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包括通过中美的谈判,使美国放弃干涉,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走一切武装力量,从而使中国人民可以和平解放台湾。

5月18日晚上,周恩来到毛泽东住处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议在讨论了胡风问题之后,就讨论了毛泽东接见梅农的事。毛泽东和中央批准了关于中美谈判的有关方案。

5月20日晚上,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接见了梅农。之后,周恩来与陈毅副总理在西花厅设宴为即将离京回国的梅农饯行。

周恩来刚刚送走了梅农,又迎来了印度尼西亚总理阿里·沙斯特洛阿米佐约。

5月26日下午,周恩来亲自到首都机场迎接沙斯特洛阿米佐约总理和夫人,并陪同沙斯特洛阿米佐约乘敞篷汽车,穿过夹道欢迎的市民来到东交民巷的迎宾馆。

下午6时整,印尼总理就得到毛泽东的接见。接见是在中南海勤政殿进行的。

毛泽东一开始就高兴地谈到了万隆会议。在谈了万隆会议的成功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以后,毛泽东就谈到了中美关系问题,说:“我们要争取和平的环境,时间要尽可能地长,这是有希望的,有可能的。如果美国愿意签订一个和平条约,多长的时期都可以,50年不够就100年,不知道美国干不干。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美国,我想你们是不会反对的。”

5月26日至6月3日,沙斯特洛阿米佐约总理在京期间,周恩来先后四次与其会谈。双方除了对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条约的具体实施办法交换意见外,还用了不少时间讨论中美关系问题。

沙斯特洛阿米佐约首先表示说:“如果双方愿意的话,印尼愿意为调解中美纠纷效劳。我还没有具体调解方案,想先征求总理阁下的意见。”

周恩来说:“非常感谢阁下的善意和热情,我们欢迎贵国的斡旋。一个多星期前,尼赫鲁总理的代表梅农先生也来北京跟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与他讨论过中美会谈的一个具体方案。”

周恩来将那个关于中美谈判的议程和形式的方案提了出来讨论。周恩来还说:“为了给中美直接谈判创造良好的气氛,我们也同意采取对等的缓和紧张局势的措施。如中国可以重新审查被拘留的美国公民的身份。他们中的一些人已被判刑,可以酌情予以减刑。中国政府还可以邀请他们的家属来华探望。但是,美国方面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鉴于印尼方面表现出的诚意,周恩来也为印尼斡旋提供了一点新东西。他告诉沙斯特洛阿米佐约:“在被拘留的13名美国飞行员中,只有4名尚未审判。

他们的飞机侵犯了中国的领空,在华东被击落。他们没有犯其他罪行,我们将立即把这4个人驱逐出境。”

沙斯特洛阿米佐约回国后,即通过渠道将信息传至美国白宫,但被杜勒斯拒绝。杜勒斯认为周恩来是在利用美国战俘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

1955年6月间,印度驻联合国首席代表梅农从新德里来到华盛顿。梅农先生在美国为促成中美会谈进行了积极的努力。

与美国人打交道的最佳人选

7月17日这天夜里,周恩来从毛泽东的住处回来时,已经是后半夜了。刚才他到毛泽东那里开政治局会议,听取陆定一的工作汇报,并商谈了西藏、云南问题,也商谈了即将开始的中美大使级会谈。

尽管夜已深,他还是不能入睡,还须将天亮后要在国务院第十五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重要报告再细看一遍。报告的题目是《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当他看完报告才发现已是凌晨5点半,天已经大亮了。

他还没有睡意,走出院子里来看一看花,听一听鸟鸣。刚才在审看治理黄河的报告时,他想起八九年前美国马歇尔将军来华调解国共冲突时,他还借用了马歇尔的专机,与当时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专家一起,飞去河南的花园口视察黄河。

他想起来了,那架马歇尔专用的美军飞机就是王炳南去打交道借用的。王炳南是善于与美国人打交道的。

这几天,他常想起与美国有关的事,这是因为美国通过英国方面传达口信已经好几天了。

6月间,英国驻华代办杜维廉卸任。7月13日下午,新任英国驻华代办欧念儒在向周恩来总理递交委任书时,特别转达了当天上午英国外交部要他及时转达的美国政府致周恩来的口信。

简短的口信说: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美国大使赫尔利在机场。居中者就是给毛泽东任秘书的王炳南。

为了有利于进一步讨论和解决我们双方之间目前有所争执的某些其他实际问题,如果你对此赞同的话,我们将指定一个大使级的代表在上述基础上同你们相当级别的代表于互相同意的日期在日内瓦会晤。

7月15日下午3时整,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英国驻华代办欧念儒,向他递交了中国政府经由英国政府转交美国政府的回文和中国政府提出的关于中美两国同意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的联合公报草案。

中国政府在回文中对美国政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