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4625000000086

第86章 不可思议的心脏

第三篇第十五章不可思议的心脏

人体的水泵

如在人体各器官中评选最勤劳者,得奖者肯定是心脏。在人的一生中,甚至从胎儿

时期,心脏就开始跳动,一直到生命终止,最后停止工作的还是心脏。人活80岁,心脏

跳动80年还要加上胎儿期,比人的年龄还长。

心脏昼夜不停地跳动着,人有睡眠,大脑有休息的时间,其他脏器可有劳逸安排,而

心脏则每分每秒都在辛勤地劳动。它清楚地认识到,一旦它的工作停止,就意味着生命

完结。心脏负责全身的血液循环,把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器官,输送到全身的各

个角落。它服务周到,通过血液,送货上门。人在劳动时,需要更多的血液和营养供

给,心脏就加强工作,增加心跳,送出更多的血液,保证其他器官的需要。

心脏的结构主要分成左、右两部分,左、右各有一个心房和一个心室。

右心房的功能,主要是收集大静脉的血,右心室将其泵到肺部;而左心房的功能,主要

是收集在肺部经过气体交换的血,然后左心室将这些含氧及含各种营养成分(如葡萄糖、维

生素等)的血,泵到大动脉,再输送到全身的组织和器官。

正是由于心脏有规律地收缩、舒张,才使得血液不停地循环流动,生命的新陈代谢才得

以维持。一旦心脏停跳或功能衰竭,就会导致血液滞留,各脏器就会缺血、缺氧,造成功能

障碍,严重时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只占人体体重的005%,但功能却大得令人称奇:它能以每秒8米

的速度喷出血流,一分钟使血液流动500米,一小时约30公里,一昼夜700公里,60年血液流

经的距离1500万公里,等于绕地球赤道375圈。成人的心跳每分钟约75次,每次跳动约

输出75毫升血液,心脏每分钟的搏出量约525升,24小时心脏泵出的血液达七吨多。

如此计算,一年则为3 700吨。一位70岁的人,一生中心脏泵出的血液总量,可以浮起

一艘万吨巨轮。拳头大的心脏,竟有如此之大的能量,简直令人吃惊。

在人的一生中,心脏就是昼夜不停地工作,难道它就不知疲惫吗?

其实,心脏是非常注意自身保护的,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已经为自己营造了劳逸结

合的工作“制度”即心动周期,就是心脏一缩一舒的规律。如果一分钟心跳75次,则一个心

动周期占08秒。其时间分配,一次心跳心房和心室的收缩时间分别为01秒和03秒,而

舒张时间分别为07秒和05秒。它很会工作,也很会休息,休息方式非常巧妙,心房、心

室交替收缩,交替休息,而且收缩一定时间,还同时松弛、同时休息。

体息时间倒比工作时间长,在一昼夜中,工作不到12小时,休息超过12小时。它舒张时是休

息,收缩时也轮流休息。

心脏不停地跳动,与心肌细胞中的一种自律细胞有关联。它能自动有规律地放出脉冲电

流促使心脏跳动,同时心脏还靠它的左右两支冠状动脉不停地供给血液,以保证心脏有足够

的营养和氧气维持它的跳动。正因为如此,心脏才能终生保持强大的工作能力,使血液循环

永不停息。

心脏也有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发现,有些人谈论某些事情的时候,经常会说:“我心想事情可

能会(如何如何);我心想他(她)是不是去了(什么地方)”,等等。长期以来,这种说法(语

言方式)都被认为是错误的。因为人们从来都认为只有大脑才会有思维能力,“心”是不会

“想”的。但是,近年来,对心脏功能的科学研究发现,心脏确实有思维功能。

英国苏格兰一位年轻的家庭主妇克罗塞尔夫人,生性文静温和,深居简出,与丈夫感情很好

。可是,1994年她因心脏病移植了死于非命的

男青年麦尼古拉的心脏后,性格和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麦尼古拉生前专横跋扈,好酗酒

闹事,爱吃辛辣食物。克罗塞尔夫人换上他的心脏后,竟然一反常态,变得粗暴起来,经常

整夜不归,使丈夫大为恼火。为什么换心后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呢?医学家们对此进行了研

究。我国科学家王德?发现,心脏实际上参与了脑的工作,两者互相配合,一道主宰着人的

思维活动。美国医学家也注意到:心律不齐的人会不知不觉地患上大脑疾病,影响记忆和其

他复杂的思维过程。

研究表明,心脏并非只是一个机械的生物“泵”,而是一个有思维、有智能的器官

,它经常和身体的其他部分沟通,甚至会给大脑提供意见。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阿特拉医学博士深入研究后指出“心脏是一个真正有思想的器官”。

心脏的主要职能是在某一时间输出某一分量的血液。例如,食物中的盐分会引起我们血量的

显著增加,使心肌的工作量大增,这样就使心脏受到压力和损害。为了减少这种危险,心室

会产生ANF荷尔蒙,发出“指示”,调节血量,最快速减低血量的方法是减少体内的水分和

盐分。心脏就会“指示”肾脏加速将多余的水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同时,心脏也可以令血管

放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