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46199400000075

第75章 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

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承德离宫,位于武烈河即热河的西岸,坐落在距北京二百五十公里的河北省承德市区。

承德是一个风景城市。在几乎占了全城一半的避暑山庄里,山峦青翠,沟壑幽深,古松蓊郁,湖水明澈,宫殿林立,楼阁隐现;这座我国着名的古代园林,以其别具一格的北国景色吸引着愈来愈多的中外游人,被誉为“塞外明珠”。

避暑山庄地处燕山丛中、武烈河畔一狭长谷地,周围有气势雄伟的、由叠石砌成的虎皮石宫墙,墙长二十华里,宽一点三米。墙上有雉堞,可以布哨。随着山势蜿蜒起伏的宫墙里,有五百六十四万平方米的湖光山色,总面积比北京颐和园大一倍。避暑山庄的正门是丽正门,门前有红色照壁,门旁有石狮雄踞。丽正门西面有碧峰门,东面有德汇门、小南门。此外,东北有惠迪吉门,西北有西北门,另有专用的流杯亭门和仓门等。东边宫墙外是迤逦于山谷中的武烈河水,山庄里的热河泉水从宫苑流出,与武烈河相通,往南注入滦河。山庄地势在海拔一千米以上,西部是山区,东南部是平原区和湖区,整个地形是西部高而东南部低。这里夏季平均气温在摄氏三十五六度左右,但由于茂密的古树参天蔽日,辽阔的湖面水气清爽,所以即使在盛夏季节,山庄的气候也凉爽宜人,是避暑的极好地方。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即清朝皇帝的夏宫。建造于18世纪初,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它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象征,也是一部研究十八世纪中国历史的教科书和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博物馆。

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蜿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权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

这不仅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园林艺术中的珍品。

周围寺庙由博仁寺、博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广缘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罗汉堂、殊像寺等12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喇嘛寺庙群组成,环列在山庄外的东部和北部的山麓,共占地47.2万平方米。每处寺庙都像一座座丰碑,记载着清朝统一和团结的历史。这些寺庙的建筑风格使汉、藏文化艺术融于一体,寺庙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着精美的佛像、法器等近万件,共同构成了十八世纪中国古代建筑富于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杰作。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存在众多群体的历史文化遗产,使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胜、全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四十四处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