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46199400000034

第34章 治军强兵,联吴抗曹

诸葛亮的军事思想,突出地表现在建军、治军和足粮强兵两方面。其战略思想也有高超之处。

诸葛亮的治军思想有三大特点。第一是以法从严治军。他主张用严刑来纠正过去军中威刑不肃的积弊,强调军中七禁:轻军,如集结时闻鼓不行;慢军,如接受军令不迅速下传;盗军,如偏私所亲近的人;欺军。如改变姓名以隐瞒真实身份;背军,如战场上闻战鼓而不前进;乱军,如行军时呼唤喧哗;误军,如随意翻越营碧。凡犯其中一禁者,处以斩刑。第二是重视部队的训练和革新武器。除对战士进行严格的军事技能训练外,还作八阵图以演练阵法,进行战术训练。他注重军械和武器的革新,提高武器性能,改革军队装备,增强军队的作战实力。如创制一发十矢连弩,制作“木牛”和“流马”,提高钢刀的杀伤力,大大改善了部队的装备。第三是重视对将领的选拔任用和考察。他要求将领注意培养捕捉战机的能力,要善于因事应敌,因势制胜,因情行事。做将领要严守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原则,以情带兵。比如,井尚未打上水来,将领不说渴;军食尚未做熟,将领不说饿。

诸葛亮的足食强兵的思想,贯穿其一生行事。隆中对策,他建议刘备据荆州、益州创基业,就是鉴于那里“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有利于足食强兵。初到成都,他根据当时经济形势,主张大力发展织锦业,以委积军资。北伐时期,他一面通过和抚羌人扩大赋税收入,一面在汉中及与敌对峙地区开展屯田,建立粮仓,积极筹粮,准备与魏军进行持久战。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高超之处,主要表现在他联合孙吴以抗曹、先建立根据地再进军中原的主张中。他的全盘部署是:先据有荆州益州两地,和抚周边部族,结好孙吴,修明政治,蓄积力量;然后寻找时机,一路大军由荆州北上,一路大军由益州北上,两路合击魏军,占有中原。但诸葛亮后来不得已放弃了荆州地区,由益州北上伐曹又屡屡受挫,进攻魏军往往在易守难攻之地,致使整个战略主张和部署落空。

诸葛亮足智多谋,一生行事谨慎,很得后人称许。后人视他为智慧的化身,遂演化出许多他神机妙算的故事。历史上的诸葛亮自然没有艺术世界中的诸葛亮那么辉煌,甚至当时人认为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但他的军事思想毕竟有许多闪光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