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46199400000020

第20章 道家的非战和慎战思想

《老子》对战争基本持反对态度,认为兵器是不吉祥的东西,战争的展开是天下无道的表现,是统治者贪得无厌所造成的。《老子》所向往的是没有战争、不用兵甲的社会。但是,《老子》又看到兵器有不得已而用之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善于用兵的人不能恃仗兵威,应适可而止,否则物极必反,强大的军队也会走向衰弱甚至灭亡。

《文子》继承了《老子》非战和慎战的思想,认为好战必然导致灭亡,主张小国寡民、不用兵器的理想社会。另一方面,《文子》又把用兵情况分为行义、应敌、泄愤、贪利和骄纵五类,肯定前两类用兵,否定后三类用兵。认为兵可不得已而用之,但不能追求屡战屡胜,因为这样会使得民众越来越疲惫,国君变得骄横,用兵性质就会由前两类变为后三类,国家就一定灭亡。

《经法》以喜好战争、施行勇力、放纵贪欲为三凶,是天下人皆反对的祸患;同时又指出战争由来已久,不能废止,面对侵略不起而抗战也是不行的。但莰为任何事物都有个限度,过了限度就是失当,就会遭到天降之殃,因此要得所欲而止,达到抗击侵略者的目的就行了“不要战而不休,由义战变为行逆德之战”。

非战和慎战是道家战争观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只言警家的非战,不是对道家战争观的全面认识。

道家“柔弱胜刚强”的战略战术思想《老子》认为,天下最柔弱的是水,而攻坚克强却天下无比。在此认识基础上,该书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战略战术思想。在战略上,主张不争天下之先,不做主动进攻者,而要做应敌自卫者;不追求攻占敌方一寸土地,而应退守本土,以哀兵胜敌。在战术上,主张用兵出人意料,示敌以弱而诱其深入,想要战胜敌人,先要给他们一点甜头;战场上不能凭武勇办事,不能意气用事,不能轻敌大意,而应贵柔守雌。

《文子》认为,战胜敌人靠兵力强大,兵力强大靠善用人力,善用人力靠能得人,能得人心靠在上者自身素质修养,在上者自身素质修养靠的是谨守柔弱的原则。这种思想与《老子》已有所不同,但基点仍是贵柔守雌。在战略上,《文子》有新的发挥,提出要以若干小的不胜来换取最大的胜利,通过积德立威来削弱敌人的力量。这些观点丰富了道家“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战术上,《文子》对用奇作出新的解释,主张用己方的镇静去制服敌方的躁进,用己方的整治去制服敌方的忙乱,用己方的饱暖去制服敌方的饥寒,用己方的闲逸去制服敌方的劳顿。认为这样虽然实力相当,但用奇的一方却能战胜不善用奇的一方。

《经法》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阐扬了道家“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主张取法阴柔之道,能战却示敌以不敢战的表象,使敌人认为己方形势不利。主张坚守此道以待敌变,伺敌处于困境再趁势击敌。

道家“柔弱胜刚强”的战略战术思想,核心是示弱诱敌,后发制人,以退为进,以静制动。这些思想对后世兵家有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