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46199400000011

第11章 白起指挥的着名作战

白起(?~公元前257年)是战国后期着名军事家,征战一生的“常胜将军”。又叫公孙起,眉国(今陕西眉县东)人。他因善用兵,在秦昭襄王时期屡建奇功先后担任左庶长、左更、国尉、大良造等,长期为秦国受命统军作战的将军,并因军功受封武安君。他因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战秦军死者过半,反对秦王再次攻赵,并两次称病拒绝出任将军,被免为士伍。

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被秦王赐剑自杀,结束其悲壮的一生。他死后,秦国不少乡邑设祠祭祀他。

白起在近40年的军旅生涯中,身经百战,指挥过多次重要的作战,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他指挥的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之战、攻郡(今湖北宜城东南)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之战、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着名的战例。

白起一生戎马倥偬,没有给后人留下兵学论着,但他指挥作战的生涯却为后人昭示了卓越的军事艺术。第一,白起注重审视全局,决定战争策略。白起之死,是因他的策略未被秦王采纳。他通过对当时战局的正确分析,反对秦攻赵之邯郸,但秦王不听他的劝谏,轻率发兵进攻邯郸,结果秦军被信陵君大破于邯郸城下。第二,白起用兵,善于从心理上打击敌人。

如白起攻破楚郧都后,不是穷追向西逃窜的楚顷襄王,而是回师西向,再战而焚烧了楚国先王宗庙陵墓所在地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给楚国君臣、人民心灵上以沉重打击,作用远胜多歼楚之败兵。第三,白起作战善于各个破敌。他一般不与敌人正面硬拼,不打消耗战,而是采取分敌为二,各个击破,或先击弱者再合兵击强者等战术。第四,白起用兵以迅猛凶狠着称。由于用兵迅猛,往往能收出敌不意之效;由于用兵凶狠,往往使敌望而生畏,不战自溃。

白起的军事艺术和辉煌战绩,在先秦是空前的,对后人也有深刻的影响。唐宋时期出现了《白起神妙行兵法》《白起阵书》等托名白起编撰的兵书,反映了后人对这位先秦战将的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