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46199400000101

第101章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高句丽政权始于公元前37年,止于公元668年,曾是中国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在东北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重要作用。高句丽政权发韧于今辽宁省桓仁县,公元3年迁都至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再迁都至平壤。桓仁与集安是高句丽政权早中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在,累计共465年,是高句丽文化遗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集安、桓仁陆续发掘了多处高句丽王城和贵族墓葬遗迹,对部分遭受自然损害的王陵进行维修,高句丽丰富的文化内涵,轮廓逐渐清晰。

为保护高句丽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政府于2002年在集安启动了《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葬地保护规划》。这份规划共划定了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两个高句丽都城、12座王陵与好太王碑等两处附属建筑、27座贵族墓葬的43处保护区。“保护高句丽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成为集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冢,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和辽宁省桓仁县。

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高句丽项目的考察评估结论认为,高句丽项目符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六个标准中的五项。包括:它体现了人类创造和智慧的杰作;作为历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它反映了汉民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及风格独特的壁画艺术;它也体现了已经消失的高句丽文明;高句丽王朝利用石块、泥土等材料建筑的都城,对后来产生了影响;它展现了人类的创造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