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草原(科学探究丛书)
45973000000007

第7章 中国主要的草原(2)

在依拉草原,我们可以见到自然界最初始、最完美的和谐。这种和谐,完美得无可挑剔,甚至让人怜惜,不忍心走入她的世界,生怕一丝的杂吵,都会打破她的静谧,以至眼前的美景荡然无存。此刻,在温润的气候下,草甸上绿草、各种知名的和不知名的野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一望无垠的草海和绚丽缤纷的花海中,肥硕的牛羊正闲庭信步,很惬意地舒展着身子,或是懒洋洋地躺在阳光的怀抱中拂动着尾巴,沉浮于草海和花海的起伏里。一条弯弯的小河,远远而来,在碧绿的草地上迂回蜿蜒,如白丝绸般,又远远流去。

风吹草低见牛羊,何等的浪漫,何等的抒情。而远处雄峰之巅,尚未融化的白雪,在阳光的照映下发出炫目的光芒,偶尔会有藏族少女的歌唱天籁般渺渺传来,令人如痴如醉。

六月的依拉草原,六月的中甸,是世间最纯净的地域。在这个季节,草原是华贵的,神圣的,草丛却是普通的。没有人会把普普通通的草丛,同一个美丽的季节联系在一起。但草丛很随意的组合,呈现给我们的又不仅仅是美丽。草丛的组合,是力量的平衡组合,草丛与草丛之间,无法区分,也不可残缺。也许,当我们走入这片华美的草原时,我们的目光不会依恋于某个单纯的草丛,而是用匆忙的空洞的慌乱的目光,从草甸上飞快地掠过,欣赏那些我们自以为是永恒的景致。但草丛并不计较这些,她始终在以自己的存在方式,构成这片华美的草甸。当到了冬春时节,山岭积雪时,纳曲河、奶子河等河流弯弯曲曲地流经草原,注入平坦低洼处,积成浅浅的湖面时,依拉草原变成了波光粼粼的纳帕海,以宽广的胸怀和慈祥的面容,迎接着从远方飞来的黑颈鹤。我想,最能读懂这片土地以及普通草丛的,是那些永远念这片土地的黑颈鹤。

当然,盘膝坐在草丛上休憩,或是同朋友一起聊天,是一种最为舒畅的享受。微风缓缓地迎面拂来,送来了草芽和野花迷人的馨香,送来了泥土特有的涩涩苦味,一切都是清新的,沁人心脾。

洁白的云絮在湛蓝的空中,自由自在地浮动。没有忧虑,没有烦躁,很是悠闲。草原的尽头,石卡雪山、叶卡雪山、辛雅拉雪山交替从云雾中露出明丽的身影,宛如羞涩的少女,半掩半遮。而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仅仅属于这片土地的阳光,那种阳光,从云隙中摒出,从雪山之巅照下,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断地变换着,组合出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图案,奇幻莫测。她是明丽的,又是纯净的,盈盈的光波似乎始终都在流动着,不带任何杂质地流动着,溢满这片神奇的土地。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充满质感的灿烂的阳光,这片神奇的土地,才会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

在这灿烂的阳光和舒心的草甸中,我那松弛到了零点的意识,突然间莫明地生出一丝悲哀来。是的,羁绊于都市喧嚣中的我,对依拉草原来说,充其量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无法走入她的深处。千百年后,草原仍将会存在于雪山脚下,亘古不变。回到尘世的我们,却终将成为一抹尘埃,在茫茫人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昭乌达草原

从赤峰市向北翻过几座山峰,原野逐渐平坦开阔起来,这就是昭乌达大草原。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大自然的淳朴,也可观览丰富的人文景观。

只要你一踏上草原,就会有热情的牧民姑娘身着蒙古袍、手捧洁白的哈达,端着盛满酒的银碗迎接远方的客人。敬酒歌悠扬回荡,草原的真诚和热情一下子就把你我浓缩在一起。接过碗来,你要用中指蘸一蘸酒然后指向天空,这是敬奉苍天;蘸一蘸酒指向地,这是敬奉大地;蘸一蘸酒指向自己的额头,这是敬奉父母;蘸一蘸酒指向姑娘的额头,这是送去美好的祝福。草原、羊群、蓝天、绿水、牧羊女……酒一入口,人便醉了。

来到巴林右旗的巴斯塔拉,巴斯塔拉在蒙古语中是富饶的绿色草场,这里蒙古包星罗棋布,内部现代化设施齐全,下榻在里面别有风味。草原一望无际,既可以让你骑马驰骋,也可以驱车奔驰。夜晚,露水凝在牧草上,散发着清新,感染你的是沁人心脾的芳香和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坐在蒙古包前,繁星点点的太空和银河就在眼前,仿佛伸手就可以摘下几朵星星,送给自己的心上人。

来到巴林左旗,这里地处大兴安岭南端,西辽河支流乌尔吉沐论河养育了这里的山山水水,除了能看到成群的牛羊,在健元、林元鹿业的牧场上还能看到野外放牧的鹿群。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你流连忘返,辽代上京古城、辽塔、陵墓构成千古之谜的“草原石屋”充实着你的旅游内涵。

喀喇沁旗在蒙语中是“守卫者”的意思,喀喇沁亲王是元朝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篾的后裔,因成吉思汗死后该部族世代为其守陵而得名。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有许多国家级文物级景点。“一府、三寺、两陵、两区、一洞”是游人不可不看的景观。一府,即喀喇沁亲王府,是内蒙古自治区现存规模最大的王府建筑,历史和文物价值皆不可忽视;三寺,即龙泉寺、福荟寺和灵月寺;两陵,即公主陵和驸马陵;两区,即旺业甸自然风景区和马鞍山森林公园;一洞就是月牙山溶洞。

巩乃斯草原

巩乃斯草原为巩乃斯河流域大小草原的统称,位于新疆天山西部新源县境内,面积1100余亩,素有“丽苑”美称。

巩乃斯,蒙古语意为“太阳坡”。这里降水丰富,四季有充足的水草资源,是马背民族——哈萨克人繁衍生息的好牧场。

巩乃斯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也是天马——伊犁天马的重要产地。

巩乃斯草原属山地草原,地势跌宕起伏,气象万千,河谷原并存,春夏秋冬牧场齐备,森林原野,河湖泉涧,野果山花,珍奇异兽,应有尽有。放眼巩乃斯,尽是迷人好去处,巩乃斯草原四季景色俱佳,而以春色为最,6月,哈萨克牧民从“冬窝子”转场而来,使花香鸟语之中,又多了阵阵牧歌,片片牧群,盛装的少女,骠悍的骑手,为壮美的大草原增添了盎然生机。距新源县城3公里,恰合普河飞泻而成的恰合普瀑布,呼啸而下,为巩乃斯重要的景点之一。

每年6~9月间,这里碧草茵茵,山花漫野,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烂多姿,在草原上散布的哈萨克毡房如雨后春笋,使草原更富生机与活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新源县的草原盛会多在这里举行。

6月初,被哈萨克人称为美与自由化身的大红色“茉莉花”、“哈萨克花”成片怒放,反映新疆维吾尔、哈萨克生活风情的《天山红花》、《阿娜尔汗》等电影曾在此拍摄。辽阔草原、皑皑雪峰、蓝天白云、苍翠的云杉、银色的水系飘带穿行于山野草场,绿草、野花、羔牛马羊构成了这里秀美诱人的风光。

巴音布鲁克草原

巴音布鲁克位于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四周为雪山环抱,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水源补给以冰雪溶水和降雨混合为主,部分地区有地下水补给,形成了大量的沼泽草地和湖泊。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远在2600年前,这里即有姑师人活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清政府特赐水草肥美之地给他们,将他们安置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流域定居。

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语意为“泉源丰富”,距库尔勒市636公里,位于和静县西北,伊犁谷底东南,中部天山南麓,海拔约2500米,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场。巴音布鲁克草原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36公里,四周山体海拔在3000米以上。巴音布鲁克草原居住着蒙、汉、藏、哈等9个民族,民族风情灿烂多彩,一年一度的草原那达慕盛会,赛马、射箭等比赛活动更让游人流连忘返。

著名的天鹅湖就坐落在草原上,在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政府约60公里的巴音乡西南部。天鹅湖实际上是由众多相互串联的小湖组成的大面积沼泽地,这是全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水草丰茂,气候湿爽,风光旖旎。鸟类有128种,隶属14目30科80余属,其中雀形目53种,非雀形目75种;繁殖鸟95种,占74%,其中留鸟34种,栖息着我国最大的野生天鹅种群,是鸟类繁殖和度夏的栖息地。兽类有20余种,其中两栖类2种,鱼类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8种,如雪豹、黑鹳、金雕、白肩雕等,二级保护的有25种,如天鹅、盘羊、雪鸡等。清晨,当远处的蒙古包升起袅袅炊烟时,大大小小的天鹅们,有的开始休憩,有的开始觅食,有些勤奋的天鹅,展翅掠出湖面,飞过马背、羊群和蒙古包,在远方的山谷里盘旋。太阳升起的时候,雪山的倒影渐渐清晰起来,野鸭、百灵、云雀等水鸟在湖面上掀起了热闹的“鸟语大合唱”,而休息的天鹅数量越来越多。天鹅睡觉的姿势也卓尔不凡,它们将颈插于翅下,或卧于地面,或单腿立于草丛,或飘浮于水面。傍晚是天鹅觅食的高峰期。这时,天鹅们都在湖里跳起了精美绝伦的“水中芭蕾”。它们时而倒立,身体几乎垂直地伸入水面;时而捕捉漂浮的草茎,脖颈来回转动;时而蹲入草丛,搜寻细嫩的小草叶。天鹅颀长的脖颈使它拥有优雅的体态,觅食时,它的脖颈可任意弯曲扭动,划出一道道柔滑的弧线。

坝上草原

“坝上”是一地理名词,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带,又因气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现泛指张家口以北100公里处到承德以北100公里处,统称为坝上地区。

就旅游地域而言,主要又分为丰宁坝上、围场坝上和张北坝上。丰宁坝上一般泛指京北第一草原或称大滩草原,位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距北京260公里,草原总面积3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86米。

围场坝上又称木兰围场、塞罕坝森林公园。塞罕坝蒙语的意思是“美丽的高岭”,而木兰围场曾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猎之所,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区,距北京450公里,景区总面积2324平方公里,海拔1400~1700米之间。由于一年四季景色皆宜,围场坝上一直是摄影爱好者的创作之地。张北坝上主要是指张北中都草原,位于坝上第一县——张北县以北,是锡林郭勒草原的一部分。这里风大、日照充足,气候温凉,无明显夏季,曾是成吉思汗在张北野狐岭指挥金元大战之处,并与大都、上都、和林并称元代四大都城,也曾是皇族避暑、狩猎、接见外域使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