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加工食用菌
45774200000007

第7章 食用菌常规干制的原理是什么?

食用菌干制的目的,首先在于将子实体中的含水量迅速降低,将可溶性物质的浓度相对提高;其次是尽快降低菌类细胞中酶活性直至失活;最后是降低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使产品得以长期保存,不至于发生腐败变质,并尽可能保持菌类的良好品质。

食用菌的水分主要以游离水、结合水和化合水三种状态存在。游离水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菇体组织中的水分,流动性大,可向外或向内迁移,在干制时容易排除。结合水是与菇体内亲水物质(蛋白质、淀粉)相结合的水分,以胶体形式存在,不能自由迁移,只占菇体含水量的很少一部分。在干制时,只有当绝大部分游离水脱去之后,它才被排出很少一部分。化合水是菇体内最稳定的水分,只占菇体水分极少的一部分,在干制时,不能被排出。

食用菌的干制过程就是脱水过程,是使菇体中的水分蒸发排除的过程,是靠菇体表面水分汽化和菇体内水分向外扩散实现的。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菇体温度也升高,并造成菇体内外的温差及水蒸气分压差,形成源源不断的扩散动力,水分被不断地蒸发掉,直至菌体内外水蒸气分压逐渐趋于平衡。达到可以安全贮藏的含水量以后,脱水终止。

香菇、木耳等干制品的含水量一般为11%~13%。值得注意的是,在脱水过程中,如果无限制地降低干制品中的含水量易造成食用菌的脆裂、破损,降低成品率,这是食用菌干制加工时必须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