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加工食用菌
45774200000035

第35章 食用菌盐制工艺有哪些技术要点?

(1)原料菇的处理。凡供盐渍加工的原料菇,都应适时采收、选别、分级、洗涤,要求因菇而异。如蘑菇要切除菇柄基部,平菇应把成丛的逐个分开,淘汰畸形菇,并将柄基老化的部分剪去,滑菇则要剪去硬根,保留嫩柄1~3厘米,灰树花要按分支割成均匀的小块。

(2)漂洗、护色。先用0.6%的食盐水(过浓会使菇体发红)洗去菇体表面泥屑等杂质,接着用0.05摩尔/升柠檬酸溶液(pH4.5)漂洗,能显著改变菇色。因为菇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能利用酪氨酸建成黑色素的前体物质,经氧化作用形成黑色素,而用低pH值的柠檬酸溶液,可有效地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防止菇色变深、变黑。

(3)烫漂、杀青。漂洗后应及时进行烫漂,以进一步抑制活性,防止开伞,并排出菇体内水分,使气孔放大,以便盐水进入菇体。将菇浸入10%的沸腾的盐水中,水菇比为10∶4,用不锈钢锅或铝锅煮沸,并不断摆动,随时除去泡沫。煮沸时间因菇大小而定,一般6~8分钟,以剖开菇没有白心,内外均淡黄色为好,煮好后取出立即用流水冷却20~30分钟(煮熟的菇冷却后会沉于水中),再沥干水分,进行盐渍。

(4)盐渍。把预煮后的菇体,按每100千克加25~30千克食盐的比例逐层撒盐。方法是:先在缸底放一层盐,然后加一层菇、再放一层盐、再加一层菇,如此反复,达到满缸为止,再在上面撒一层面盐,向缸内倒入煮沸后冷却的饱和盐水,在菇体上加盖、加压,使菇体全浸在盐水中。同时,加入已配好的调整液,使饱和盐水的pH值达3.5左右,上盖纱布和盖子,以防尘埃杂物落入,如图3所示。图3食用菌盐渍法

饱和食盐水配制:准备10∶4的水与食盐,将盐用开水溶化,直到盐不能溶解时为止,用波美比重测其浓度为23°左右,再放入少量明矾静置,冷却后取其上清液用8层脱脂纱布过滤,使盐水达到清澈透明,即为饱和食盐水。

调酸剂配制:将柠檬酸50%,偏硫酸钠42%,明矾8%混合均匀后,加入饱和食盐水中,用柠檬酸调pH值至3~3.5即可。

(5)管理。缸中插入一根橡皮管,每天打气2~3次,使盐水上下循环,10天翻缸一次,20天即可腌好;若缸内不打气,则冬季7天翻缸一次,共翻3次,夏季2天翻缸1次,共翻10次;同时,还要注意菇体是否露在盐水外或盐水不足22波美度,否则要在缸内增加盐水或食盐,以免引起霉烂变质。

(6)装桶。腌制好后,可取出装桶存放,便于运输。装桶时,先将菇体捞出沥去盐水至无水滴,经验收称重后,即可装桶,一般用塑料桶分装。然后加新配制的调酸剂至菇面,用精盐封口,排除桶内空气,盖紧桶盖和外包装,即可出售。

另外,还有一种盐渍方法是:将原料菇用30%盐水预煮8~10分钟,捞出后放入配好的饱和盐水内,不另加盐,上方加盖、加压,使蘑菇浸入盐水中,并加入调整液,上加纱布和盖子,其他管理方法同上。

其实,为了丰富腌制品种满足人们的口味要求,还常将食用菌进行其他腌制加工,如醋渍、酱渍、酒渍、糖渍等。另外,还可以将食用菌与其他蔬菜类一起制成各种腌制品,如蘑菇泡菜、蘑菇什锦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