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加工食用菌
45774200000023

第23章 食用菌罐制的加工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罐制食用菌的加工流程主要如下:

(1)原料菇的选择(品种)。原则上讲,所有食用菌都可加工成罐头,但为提高品质,常选择质地致密,较耐热的双孢蘑菇、金针菇、猴头菇、银耳、草菇等的纽扣菇或整菇作为加工原料。

(2)原料菇的处理。处理包括原料的选择、分级、洗涤、切分、护色等。

(3)烫漂。在一定温度下,对菇体进行短时间的热处理称烫漂。烫漂的目的是:抑制酶的活性,以保持菇品色泽、风味和营养,排除组织细胞中的气体和固定品质,终止菇体内的生化反应;软化组织,便于装罐,提高装罐净重,排除某些产品的不良气味,清洗原料。

(4)冷却分级。烫漂后立即投入流水或冷水、冷风中冷却,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并按大小进行分级、选拣,分级可采用滚筒式或机械振荡式分级机。然后进行选拣,分成纽扣菇、整菇、片菇、碎菇四档,有的可根据需要修剪或切片。

(5)装罐。菇体烫漂冷却后即装入已消毒的空罐内并注入罐液,注意每罐不可装得太满,要距盖留8~10毫米的空隙。由于在灭菌时还要收缩,所以在装菇体时,应按标准计算多加4.7%~8.7%,然后注入汤汁,注入时汤汁温度不低于70℃。

(6)排气。罐头装罐加液以后,封罐之前一般要进行排气处理。

(7)封罐。装罐排气后应立即封罐,以免罐温下降,导致真空度和外界微生物对罐头的污染。封罐一般用封罐机进行,型号很多,有自动、半自动和真空封罐机三种,基本原理和部件都是一样的,即通过两个滚轮,第一滚轮的作用是将罐身边与罐盖紧密卷5层,第二轮是将形成的缝线压平,使形成严密封闭状态,罐头密封结构如图2所示。

图2罐头缝线结构

(8)杀菌。罐头经排气密封后,并不能杀灭罐中微生物,而仅在于预防菌类的再浸染。因此,必须采取杀菌措施,以破坏食品本身所含的酶类及杀死使食品败坏的微生物,从而达到安全保存和改进风味的目的。杀菌方式主要是常压杀菌和加压杀菌。

(9)冷却。冷却法有常压冷却和加压冷却两种,但常采用加压冷却。罐头的冷却水要符合生产用水标准,活细菌数不得超过50个/毫升,最好使用氧化处理的冷却水。玻璃罐的冷却水温要逐步降低,以免玻璃罐破裂。待冷却到35℃~40℃,将罐头取出擦干于保温室中保温一周,然后抽样检查,打印标记后,即可包装入库贮藏或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