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加工食用菌
45774200000013

第13章 食用菌干制工艺是怎样的?

不同的食用菌干制后,其品质、风味和适口性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口蘑、香菇、猴头、黑木耳、灵芝等干制后,不但不会影响其品质,还能增加其风味与适口性,是最适宜干制的菌类;而平菇、凤尾菇、金针菇、滑菇等干制后风味略减,适口性也稍差,但仍可干制销售;但松茸、榆黄蘑等干制后风味大减,适口性极差,一般不能进行常规的干制。可见,并不是所有的食用菌都能进行干制,因此,在干制时,一定要选择适宜干制的菌类进行干制。

食用菌的干制工艺包括适时采收、分级、预处理、装筛、烧烤、成品包装等步骤。

(1)适时采收及分级。为了提高干菇质量,适期采收是非常必要的。若采收过早则产量低,过迟则质量低、风味差。同时,采收前不宜浇水,野生菇或室外栽培的菇应在雨前采收。采收下来的菇体要保持清洁、完整,并注意去掉菌柄下部泥土或培养料等杂物,认真剔除畸形菇、病虫害菇以及破损菇,并按大小、厚薄等适当分级,以利于干燥均匀一致,并有利于分装、贮藏、使产品等级分明,提高经济效益。

(2)预处理。在脱水前对菇体进行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是提高干制产品品质,防止酶促褐变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杀青、亚硫酸处理等。其中,杀青法是把菇体投入沸水中煮2~8分钟,煮透后迅速冷却的处理方法。由于杀青后,菇体软化,含水量相对较高,干燥时保持菇体原形态较难,且脱水时间较长。因此,这种方法使用的较少。亚硫酸处理法是用亚硫酸或亚硫酸钠溶液浸泡菇体,以有效二氧化硫计浓度,一般要求占菇体及溶液重量的0.1%~0.2%。

(3)装筛。在烘烤前将菌柄切除并人工整形,按菇体的自然生长状态(菌褶朝下)排放在烤筛上。凡是薄的、小的、较干的应放置于热源的远处;厚的、大的、较湿的应置于热源的近处。

(4)烘烤。①鲜菇进烘房前或投放在脱水机之前,要使其预热,使温度在40℃~45℃之间,这样,当大量鲜菇进入烘烤房或脱水机后,其内温度不至于下降太多,使之能达到30℃~35℃。②要注意烘烤过程温度是由低到高的过程;要认真做好烘房的通风排湿的工作;烘烤至中后期,应该把先干燥的烤筛与不易干燥的烤筛位置互换1~2次,使烘烤干制速度较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