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教师角色转变
45445700000001

第1章 教师角色理论概述(1)

(第一节)关于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属于社会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通过角色来把握个人社会行为的一种理论。角色原指戏剧舞台上所饰演的人物。上个世纪初,美国学者米德(G.Mead)率先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范畴,称为“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一种由社会地位决定,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任何人的角色都是由特定的社会身份、地位决定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学习并适应角色规范的过程。

一、角色行为与技巧

角色行为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人在承担社会角色时展示出来的行为;二是指角色是行为的一种样本或载体,承担某个角色的人在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根据该样本去规范自己的行为。角色行为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行为规定。

角色技巧由扮演者的能力水平、训练经验等因素决定,可以区分为认识技巧和运动技巧两种。认识技巧包括角色知觉、移情作用、角色扮演、社会敏感性等诸多方面,人在互相交往之中依据各自的线索臆测他人或自己的地位、能力,并由此推断社会对某个角色的期待的高度。

角色技巧要求人能正确区分他人角色中的微弱差异,及时为最终的判断提供线索。角色技巧还要求扮演者身体各器官的动作协调,做出高度分化的机体反应和有条理的语言反应,要求扮演者有适当的姿势与动作,要求面部表情和声调能够做出一定的运动反应。角色技巧体现出显著的表意性功能,通过扮演者的肢体、语言、表情等诸多形式来表达其蕴藏的含义。

二、角色期望与规范

角色期望指人们对某种角色行为的期望值,它是连接社会结构和角色行为的纽带。角色行为能不能符合应有的地位、身份,主要考察他是不是遵从了角色期望。角色期望取决于人在社会中拥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角色规范不只是规定了角色行为的准则,还规定了行为方式的标准。角色期望对角色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制约着扮演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愿望去行动。当然,角色期望也有不一致的时候,可能使同一个人在同一个角色行为上产生差异,还可能使人在扮演某个角色时感到手足无措。

角色规范指的是某个角色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这是在经过对角色期望的长期提炼而定型的,并经由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展示出来,接受角色规范是一个逐渐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角色规范在社会关系中与我们的身份、地位紧密相关,并成为调节我们行为活动的关键指标,其形式是内在的,其作用却是外现的。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个:一是以书面形式的条文规定为行为准则,二是以不成文的约定俗成作为行为准则。角色规范在影响个人行为的诸多环节中占有主要的地位,为扮演者确定了具体的行为界限,只要真正理解了角色规范,就能成为一名“游刃有余”的社会成员。

在客观现实中,有时会出现角色适称、角色协调和角色偏差的情况。角色适称指的是所扮演的角色符合该角色的行为规范要求。角色协调指的是对角色职责的认识与其角色期望趋于吻合。角色协调可以帮助扮演者及时适应其角色,并做出与角色期望相符的行为。角色偏差指的是扮演者偏离了角色行为的期望并与理想的角色规范存在差距。角色偏差产生的影响是反向且极具破坏性的。

三、角色紧张与冲突

在日常活动中,每当角色适称与角色协调上出现脱节,就会导致角色紧张与冲突现象。角色冲突指的是,扮演者身处多个不同的地位,进行彼此矛盾的扮演,因此引起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现象。角色冲突可概括为两种:一是扮演者内部的冲突,叫做角色内部冲突,扮演者在履行角色行为时对该角色的理解出现偏差,乃至持相反意见,必然导致冲突;二是因角色紧张造成的角色之间的冲突。化解角色冲突的办法有两个:要么提高扮演者的技巧,解决其中的角色冲突;要么废止该角色任务,以此暂缓冲突。解除角色矛盾冲突往往受到文化背景、价值观、个性特质等因素的制约。

角色紧张指的是多个角色同时向扮演者发出要求与指令,或角色行为的规范之间互不相容,致使情感、时间、精力上出现分配矛盾。角色紧张与角色冲突是紧密相连的,后者倾向于与角色的特定行为困难,前者则侧重于个体的情感体验。角色紧张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一旦不能有效地化解,可能会导致相对严重的角色冲突。

角色紧张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因为社会对扮演者发出的指令造成的,只要能妥善地处理,完全有可能转化为帮助行为能力提高及个性全面发展的外部动力。不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角色要求大大超出能力范围以外,肯定会对精神方面造成一定的压力,若未能及时化解,就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改变角色结构和扩大角色权利、义务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角色紧张,增强我们的角色技能。

四、角色学习与训练

要想掌握角色技巧,解除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实现满足角色规范及期望的目标,可进行必要的角色学习和训练。角色学习指的是个人掌握的一种行为规范、权利和义务、态度和情感、能力的过程。它属于社会学习的一种,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在社会规范下学习角色的责任与权利;二是在与他人交互反应中学习并模仿角色的态度和情绪反应。

角色学习常常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从模仿向认知过渡的阶段。二是从自发向自觉过渡的阶段。三是从整体向部分过渡的阶段。社会角色一开始总是以完整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对角色的认知一开始也有着清晰的轮廓。当学习渐次深入之后,人们慢慢掌握了角色各部分的规范、权利和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将学习所得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完成角色学习的任务。

角色训练指的是将扮演者培养成具备按角色期望来行动的过程,要求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训练。常见的训练方式是模拟某些现实中的生活情境,让扮演者处于他人的立场上来分析、解决问题,并通过及时的反馈,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使扮演者更好地承担起其中的角色,表现出与角色相符的行为。角色训练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特定的行为能力。角色训练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训练者对角色期望的把握程度,以及训练者本人的社会化发展水平。

(第二节)发达国家对教师角色的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对教师角色的看法各有千秋。虽然人们对教师角色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我们一般按照从最消极的到最积极的感情因素,把教师角色排列为三类:一是消极的角色,包括“替罪羊”及“侦探和纪律执行者”;二是权威的角色,包括“家长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及“模范公民”;三是支持的角色,包括“医疗专家”及“贴心知己”。

一、家长代理人

儿童在入学以前已经获得了与父母交往的不少经验,他们会自然地把这些经验进行概括总结,然后推广到其他地方。随着社会规定的某些规则在脑子里不断地强化,辨别事物的能力便逐渐发展起来,直到传统所赞成的模式出现为止。

儿童在入学时发现一个有许多父母特点的权威人士管理他的班级,自然会把许多与父母有关的意义、特征、期望和行为模式转移到教师身上。例如,儿童在家时喜欢用哀求、要挟和威吓来对待父母,当他上学时,他将采用同样的手段对待教师。而那些在家喜欢逃避和退却的儿童,在校时也将延续逃避和退却的行为。

儿童不仅像在家时那样对学校情境做出反应,用他对亲人的手段对付老师、同学,还很容易把老师、同学看作他的亲人。他期望老师和同学发生像父母、兄弟姐妹那样的角色行为。

二、侦探和纪律执行者

教师有时要扮演执法者的角色,他不得不评定学生作业的等级与分数,按照学校的制度对学生进行升级和留级处理。身为维持课堂秩序的人,教师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扮演警察的角色,必须判断学生的行为正确或错误与否,并予以奖励或惩罚,必须化解纠纷和调停争论,以完成纪律执行者的任务。

在人格组成、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等范畴内的工作,已经改变了原先对课堂管理或学校纪律的概念。这使得研究者更关注个人、社会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及需求,不再咬住完全肃静而有秩的课堂不撒手。我们通过训练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协助者、集体的领导人、值得信赖的朋友,而相对于根据自我概念所要求的维持秩序的执法者角色,就可能很不相同了。

三、模范公民

社会上普遍存有这样的想法:教师在某些程度上是社区内相对有教养的人,在公众的心目中有相当的威信,而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宣扬伦理道德及社会、政治原则的实践活动,因此便期望教师为他的学生和社区树立楷模与典范。

除此以外,在很多学生心目中,教师往往是他们崇拜与模仿的对象。如此一来,教师会发现自己是一个光荣人物,并觉得自己不得不扮演此类角色,这些因素不断促使着教师扮演标兵的角色。

事实上,许多教师在内心里并不愿充当这样的角色,他们觉得该角色限制了自己的行为、生活。当他们反抗由此带来的限制时,就会要求社区容许他们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让他们享有与其他普通市民平等的思想与行动上的自由。他们渴望人们以评判其他职业的标准来对待他们,让他们像其他职业的准则来生活。虽然广大教师越来越不再感到像过去一样被强制充当楷模,但他们内心里永远无法彻底绕开它,甚至偷偷期盼置身于这个令其在某种程度上被动担任的角色。

四、医疗专家

学校包揽了过去由其他机构从事的许多职能,教师也比以往更需扮演一个心理健康医生的角色。教师在人格与情绪适应的领域中被强加了某种责任与义务,使他们在这些领域中得以发展了自我概念。

在调剂课堂情绪、树立课堂气氛方面,教师承担着较大的责任。人们要求教师成为无所不知的顾问,并且在这些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和才能。虽然课堂并非治疗心理创伤的诊所,但人们依然希望教师在预防适应问题方面负有相当的责任,最起码要求教师营造一个有助于讨论学生问题的环境。

一旦被看做是心理健康专家,教师不得不把自己当成知识渊博、技能娴熟的人,把学生从惧怕权威、缺乏自尊心的卑微之感中营救出来。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容许不同意见和分歧的存在,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不仅容许而且欢迎学生在各方面的自我动机、自我纪律和创造性的努力。把教师定位于心理健康顾问的角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前瞻性将会日益凸显出来。

五、贴心知己

教师作为一个心理医生、学习中的辅助者和家长代理人等角色,除了这些作用之外还可能有其他作用,譬如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该角色并非由社会和学校的期望所致,但许多教师确实扮演了该角色,并发挥了相应的作用。这是一个热情而富有同情心的人所承担的角色,他博得信赖、分担忧愁,同时又不局限于做一个心理顾问或家长代理人。关于彼此信赖的问题可以在一种平等的水平上进行讨论。在其他任何时候,教师仅仅是一个心胸宽广的长辈而已,他能够使学生自愿将困难和问题在公正的环境中说出来,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宣泄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