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华民族国球——乒乓球
45444100000003

第3章 乒乓球基本理论知识(1)

(第一节)乒乓球运动常用术语

一、球台术语

端线:球台两端长152.5厘米、宽2厘米的白线称为端线。

边线:球台两侧长274厘米、宽2厘米的白线称为边线。

中线:台面正中与边线平行的3毫米宽的白线为中线。

球台示意图

左、右半台:中线将球台分为两个半台,又称1/2台。左、右方位是对击球者本身而言。

1/3或2/3台:击球范围占球台的1/3或2/3,左侧为左1/3或2/3台,右侧为有1/3或2/3台。

全台:击球时不限落点,击球范围占整个球台。

二、站位术语

站位示意图

近台:站位距离端线50厘米以内的范围。

中近台:站位距离端线50~70厘米以内的范围。

中远台:站位距离端线70~100厘米以内的范围。

远台:站位距离端线1米以外的范围。

三、击球路线术语

击球线路示意图

击球路线是击球点与落点之间的投影线,有右方斜线、右方直线、中路直线、左方直线、左方斜线。在乒乓球教学、训练、比赛中称为五条基本路线,它是以击球者本身方位而言。以右手执拍为例,右方斜线或直线即正手斜线或直线,左方直线或斜线即反手直线或斜线,中路直线为中路球。

四、击球时间术语

对方来球着台后反弹上升至回落触击地面以前这段时间,称为击球时间。击球时间又分为三个阶段:上升期、高点期和下降期。

上升期:球从台面反弹起接近最高点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又可分为上升前期和上升后期。

击球时间示意图

高点期:球从台面反弹起接近和达到最高点的这段时间。

下降期:球从最高点下降到地面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又可分为下降前期和下降后期。

五、击球部位术语

击球部位是指击球时接触球的部位,按照钟表刻度可将球分为五个击球部位。

击球部位示意图

上部:接近12点的部位。

中上部:接近1~2点的部位。

中部:接近3点的部位。

中下部:接近4~5点的部位。

下部:接近6点的部位。

六、拍形术语

拍形包括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一)拍面角度

拍面角度是拍面和台面所形成的角度。

拍面前倾:拍面向前倾斜,角度小于90°,拍面触球接近“1”点的部位。

拍面稍前倾:拍面稍向前倾斜,拍面触球接近“2”点的部位。

拍面垂直:拍面触球在“3”点的部位。

拍面稍后仰:拍而向后倾斜角度大于90°,拍面触球接近“4”点的部位。

拍面后仰:拍面触球接近“5”点的部位。

(二)拍面方向

拍面方向是击球者击球时拍面所朝的方向。拍面向左时,击球的右侧;拍面向右时,击球的左侧;拍面向前时,击球的后部。一般情况下根据来球和自己的站位,拍面有可能偏左或偏右,那么击球的部位也相应偏右或偏左。

(第二节)乒乓球器材

一、球台

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离地面高0.76米。

比赛台面包括球台上面的边缘,不包括上台边缘以下的侧面。

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即当标准球从离台面30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弹起高度应约为23厘米。

球台

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长2.74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宽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

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

二、球网装置

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球网装置端系在高15.25厘米直立的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整个球网的顶端距比赛台面15.25厘米。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三、球及球拍

(一)球

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38毫米,球重2.5克,称为小球;直径为40毫米,球重2.70克,称为大球。大球为国际乒联指定的比赛用球。

球应用赛璐珞或类似的塑料制成,呈白色、黄色或橙色,无光泽。

(二)球拍

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黏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黏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黏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黏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通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任何材料覆盖。

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黏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在黏合球拍覆盖物和底板时,不能使用液体黏合剂。

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许使用。

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第三节)乒乓球拍的分类

乒乓球拍是从事乒乓球运动的主要工具之一。其分类可从握法和性能两方面来分。

一、按握法分

乒乓球拍按握法分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像握笔一样的直握球拍,简称为“直拍”。

直握球拍有圆形、角形、蛋形等,有的是单板,有的是三合板,各有各的特点。对于还不了解自己特点的初学者来说,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

另一种是横握球拍,简称为“横拍”。这是一种像握手一样的握拍方法。

实际上横握球拍也有很多类型,但总的来说圆形居多。直拍一般使用单面,而横拍两面都用。与直拍一样,横握球拍打法的初学者,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

二、按性能分

按性能分,球拍的种类有以下几种:正胶胶皮拍、正胶海绵拍、生胶海绵拍、反胶海绵拍、防弧海绵拍、长胶球拍。球拍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击球的速度、旋转、力量和稳健性。由于球拍的种类不同,性能也就不一样。比赛中对手使用的球拍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了解各种球拍的性能。

(一)正胶胶皮拍

正胶胶皮拍

在球拍底板上直接贴一层胶皮的球拍叫正胶胶皮拍。这种球拍弹性小、击球速度慢,易控制球。在接对方的旋转发球和搓球时,控制球比较稳健,能制造一定旋转,但不易制造强烈旋转。

(二)正胶海绵拍

在海绵上贴一块胶粒向外的胶皮,胶粒的高度一般在0.8~1毫米之间的球拍称为正胶海绵拍。这种球拍胶正胶海绵拍粒比较硬,反弹力较大,回球速度快,能制造一定的旋转,但不能制造很强的旋转。

(三)生胶海绵拍

生胶海绵拍是一种在较薄的海绵上贴一块生胶胶皮的球拍,其胶粒比较柔软。这种球拍弹力强,摩擦力较小,击出的球速度快、略下沉,能减弱对方弧圈球的威力,在控制球方面上也有一定成效。但不易制造出差别较大的旋转变化,击球时要更多地依靠运动员本身发力。

(四)反胶海绵拍

这种球拍是将胶皮有胶粒的一面贴在海绵上,平的一面向外。这种球拍胶皮表面平整,有较大的黏性,摩反胶海绵拍擦力大,能击出强烈的旋转球。但由于胶粒向内同海绵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所以反弹力差,回球的速度不如正胶海绵拍快,且不易控制转球。

(五)防弧海绵拍

这种球拍是在一块结构松、弹力差的海绵上反贴一块厚而硬、黏性小、有些发涩的胶皮。这种球拍缓冲性能强,可以减弱强旋转球的作用,便于控制对方的弧圈球,同时减弱回球的旋转和速度。

(六)长胶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