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增强小学生自信的励志故事
45241800000101

第101章 身残志坚的巴拉尼

罗伯特·巴拉尼于1876年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他的父母均是犹太人。他年幼时患了骨结核病,由于家庭经济并不宽裕,此病没有得到根治,以致他的膝关节永久性僵硬了。父母为自己的儿子伤心,巴拉尼当然也痛苦至极。但是,懂事的巴拉尼,尽管才七八岁,却把自己的痛苦隐藏起来,对父母说:“你们不要为我伤心,我完全能获得一个健康人的成就。”

父母听到儿子的这番话,悲喜交集,抱着他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以泪洗面。

巴拉尼从此狠下决心,埋头读书。父母交替着每天接送他到学校,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多年。巴拉尼没有辜负父母的心血,也没有忘掉自己的誓言,读小学、中学时,成绩一直保持优异,名列同级学生前茅。

巴拉尼18岁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900年,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巴拉尼留在维也纳大学耳科诊所工作,当一名实习医生。由于巴拉尼工作很努力,该大学医院工作的著名医生亚当·波利兹很赏识他,对他的工作和研究给予热情的指导和帮助。巴拉尼对眼球震颤现象深入研究和探源,经过3年努力,于1905年5月发表了题为《热眼球震颤的观察》的研究论文。这篇论文的发表,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它标志着耳科“热检验”法的产生。巴拉尼再深入钻研,通过实验证明内耳前庭器与小脑有关,从此奠定了耳科生理学的基础。

1909年,著名耳科医生亚当·波利兹病重,他主持的耳科研究所的事务及在维也纳大学担任耳科医学教学的任务,全部交给巴拉尼了。繁重的工作担子压在巴拉尼肩上,但他不畏劳苦,除了出色地完成这些工作外,还继续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入研究。1910年至1912年间,他的科研成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发表了《半规管的生理学与病理学》和《前庭器的机能试验》两本著作。由于他工作和科研有突破性的贡献,奥地利皇家授予他爵位。1914年,他又获得代表最高荣誉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

巴拉尼一生发表的科研论文共有184篇,治愈了许多耳科绝症患者。由于他的成就卓著,当今医学上探测前庭疾患的试验和检查小脑活动及其与平衡障碍有关的试验,都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身体残疾并不是人生不可逾越的障碍,巴拉尼的成功历程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只要你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一股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同样也会获得精彩而又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