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浩瀚大洋是赌场(下)
45231400000012

第12章 丰田副武被当上了司令长官(2)

谁知道澳大利亚的重巡澳大利亚(HMAS Australia, D84)和两艘美国轻巡博伊西(USS Boise,CL-47)、凤凰城(USS Phoenix,CL-46)带着14艘驱逐舰,就守在那儿打开雷达瞄准,一见日本人不由分说就打。左近允尚这回只能逃跑了,好在日本驱逐舰有速度,只有时雨挨了一颗至近弹,总算逃回了索隆岛。

博伊西和凤凰城两艘巡洋舰以后的经历挺有意思。战后美国人把这两艘巡洋舰卖给了阿根廷海军,而这两艘巡洋舰身体也很健康,万寿无疆,博伊西在1978年给日本人拆了废铁,也算出了一口气;凤凰城却是到1982年福克兰群岛战争,或者是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时,才被英国人打到海底去了,对,就是那艘有名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因为好几十年大家闹和平,没沉过巡洋舰了,全世界的海军和海军品牌代言人这个兴奋哟,比当年大和号沉掉的时候热闹多了。

大本营一看,这么说美国海军的主力真到新几内亚一带来了,“鬼畜”上钩了,“亚号作战”有戏,于是联合舰队就继续“浑”下去,这次更加“浑”了,加上了大和和武藏,由第一战队司令官,原来的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中将亲自指挥。兵力编成是这样的:

攻击部队:战列舰大和、武藏,重巡妙高、羽黑,轻巡能代,驱逐舰冲波、岛风,朝云。

输送部队:重巡青叶,轻巡鬼怒,驱逐舰满朝、野分、山云,敷设舰严岛、津轻,再加上一艘猎潜舰,一艘运输舰。

还有一支由一艘油轮、一艘猎潜舰和一艘扫雷艇组成的补给部队。

这支非常得“浑”的部队准备在6月12日从索隆出发去增援比亚克岛,但这时候“鬼畜”突然变了主意,不让日本人继续“浑”下去了。

二百零四

正当日本人鼓足干劲,争取大“浑”特“浑”的时候,美国人突然开始攻击马里亚纳群岛了。从6月11日开始,大群美国舰载机对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提尼安岛、关岛和罗塔岛进行了轰炸。这天塞班岛摊到了190架,提尼安岛140架,关岛139架,连宽不到17公里,长不到5公里的罗塔岛都摊到了13架。

联合舰队不知道美军又要干啥,美国人经常吃饱了撑,搞这种半训练半解闷的轰炸,估计轰炸也就是两天,得到了满足自然就会走,因而没怎么注意。

但是这种密度不对。第二天轰炸塞班岛的有480架次,关岛达到了700架次,但是大本营还是没有反应。反而还有点激动起来了——这次的判断总算对了。人或多或少都有把愿望当作现实的倾向,而日本海军就更加严重些,这次的“亚号作战”就登峰造极了。

日本人最害怕的就是美军进攻马里亚纳群岛,因此才计划了“亚号作战”。而“亚号作战”的根本基础是希望美军从帕劳方向向菲律宾进攻而已,这样日本人起码还可以抵抗一下。但美国人没有义务根据日本人的希望行动,更不要说在通读了“Z作战计划”之后了。问题是大本营根本不去这样想,大本营的判断是:“现在可以肯定:美国的进攻方向在帕劳。不然不会在马里亚纳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这就是要牵制我们的注意力嘛。”

但是这次不像牵制行动,而是真要来登陆了,因为13日开始是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22艘驱逐舰对塞班岛和提尼安岛的舰炮射击了。不好,美军这是要从那个最倒霉的方向来了,再也“浑”不下去了,赶紧想法子怎么应付。

这么一来就不增援比亚克岛,岛上以第222联队为中心的15000多名“皇军”将士只能自救了。别说,那帮“皇军”还真能干!后来让麦克阿瑟在那个岛上忙活3个多月,一直到8月20日才打下来,当然“皇军”最后活着剩下来的只有520人。

1943年11月,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在开罗会谈时,预定进攻马里亚纳群岛的时间是1944年10月。而现在,刚过半年,居然就提前了4个月进行这种行动,也不知道是“鬼畜”太狡猾,还是“皇军”太愚蠢。

公平来说兼而有之。像这次斯普鲁恩斯扛把子,美国第五舰队的特纳和米切尔带领的五十一、五十八两个特混舰队,共有15艘航母、7艘战列舰、3艘重巡、4艘轻巡、58艘驱逐舰,舰载机达到900架,全部船舶800余艘,和霍兰德·史密斯指挥下的陆战二、三、四师,陆军二十七、七十七师加起来,将近13万的作战兵力从5月25日左右,分别由珍珠港和瓜达卡纳尔岛出发。其中攻击塞班岛的北方部队在埃尼威托克环礁中间集结,攻击关岛的南方部队在夸贾林环礁中间集结。

同时在欧洲,艾森豪威尔在发动诺曼底登陆。

美国已经是一个能同时向英国、苏联、中国提供为进行战争的所需物资,并且自身还拥有可以同时在欧洲和亚洲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军事力量的超级强国了。

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不让日本人知道是不可行的。日本人在6月5日的侦察飞行中,还在马朱罗岛附近看到了美国航母舰队,而在6月9日的侦察飞行时,发现马朱罗附近已经空无一人,美国的大舰队不见了。

但是大本营的解释是美军经帕劳往菲律宾而去,这才又定于6月12日进行的大和、武藏一起上的第三次“浑”作战计划,该计划因为6月11日开始马里亚纳群岛受到空袭而被推迟,正式地说来,是到了6月13日美军开始舰炮射击以后才终止。

美军往马里亚纳去了。原来到现在为止,麦克阿瑟的行动才真正是在牵制扰乱,现在该怎么办?

据说是日本海军中唯一一名不靠参谋,自己就能拟定作战方案的司令长官——第一机动舰队司令长官小泽治三郎中将,一直在准备对策。小泽不太相信美军会在帕劳动手,但又不敢赌马里亚纳,就采取了个折中方案:在美军还没有开始在比亚克岛登陆时,于5月19日就把舰队从林加锚地拉到了位于菲律宾棉兰老岛和马来的加里曼丹岛中间的塔维塔维岛,这样如果两个方向有事,都可以照顾到。

小泽治三郎占了个准备出击的位置,真的要准备出击吗?或者是能够出击吗?

能,起码在小泽治三郎心目中还没有对战局完全绝望。

小泽的第一机动舰队包括栗田健男指挥的第二舰队,拥有大和、武藏、长门、金刚、榛名等完全无伤的战列舰,和自己亲率的航空母舰第三舰队。

开战以后虽然沉掉了不少航母,也造不出什么航母出来,但是第三舰队还有大凤、翔鹤、瑞鹤、隼鹰、飞鹰、龙凤、千岁、千代田和瑞凤等9艘航空母舰,特别是三月份刚刚服役的正规航母大凤,排水量34200吨,速度33节,对空雷达炮火俱全,舰载机全是新式“天山”舰攻和“彗星”舰爆,取代了旧式的九七式舰攻和九九式舰爆。

不管怎么说,小泽治三郎手里还有450架左右的舰载机,虽然这个数字不到美国人的一半,但再加上为“亚号作战”准备的450架陆基飞机,和美国人差不多。

但是燃料补给怎么办呢?联合舰队不是没有油,到不了马里亚纳吗?

那就不去,在海上用飞机攻击美国航母。

小泽长官思路开阔,把大炮巨舰的哲学用到了航空战上,就是所谓“距离外攻击”(outrange)。都说日本飞机装甲不行,被美国人一打就往下掉。日本人节省装甲的目的当然不是让自己的飞行员去送死,而是让飞机能够飞得更远些,事实上日本的飞机,不论是舰载还是陆基航程都长于美国飞机。美国舰载机由于重视机身和油箱的装甲防护而使得重量增加,一般的攻击半径在250海里以内,而日本飞机的攻击半径能够达到350海里。如果能够在美国飞机无法攻击日本航母的距离上,起飞攻击美军,是不是有成功的可能?这就是小泽“距离外攻击”的思想。

实际上,小泽甚至把攻击范围完全放到了350海里之外,就是去增援马里亚纳群岛,飞机攻击任务完成以后不需要回母舰,直接在马里亚纳群岛日本控制下的机场降落,而从马里亚纳机场上起飞的飞机在完成攻击任务以后,也可以直接前进,降落在等着他们的母舰上。这样交叉降落,等于把进攻的距离加长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