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员干部办公实务
45172500000010

第10章 信息工作(2)

反映某一客观事物时,因使用的言语不能将其完整清晰地表述出来,让人难以掌握事物的精确的规定界限,造成信息不清晰的程度。党政领导机关在信息工作中应尽可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情况,通过信息的整理和加工,力求事实清楚,界限准确,判断肯定,切勿模棱两可,难以把握。

信息多余度

也称“信息冗余度”或“信息剩余度”。信息中无用价值信息与有用价值信息的比例程度。

剔除无用成分,保留有用成分,是信息加工处理的基本原则。只有降低多余度,才能相对地增加信息的有用度和密集度,提高信息的质量。

信息工作覆盖面

信息工作所涉及的范围。信息工作覆盖面越大,信息来源则越多,信息的价值和作用也会更大。

信息污染

无价值信息自由泛滥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这类信息主要有因时间、空间变化而失去,意义或是虚假、错误甚至是淫秽污浊的信息。党政领导机关要特别警惕那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对正常工作的干扰,防止信息污染,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信息理论

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系统中一般规律的科学。信息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信息论,是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的度量、传递、变换、贮存和处理的科学。广义的信息论,是指利用相对论观点研究一切问题的理论。

信息经济

依靠信息,在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努力减少物料和劳务消耗,提高信息和智能成分比重的一种经济。要求用较少的物质消耗,生产出数量多、质量好、更经济实用的物质产品。信息经济实现的途径是把更多的信息知识运用到全生产过程乃至整个产品的设计、工艺、管理、销售、交换、市场等各个环节,为社会生产质优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

信息工业

也称“信息产业”。泛指生产、传递、贮存、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各种工业。一般可分为传统的信息工业和新兴的信息工业。传统的信息工业包括电信、电话、印刷、出版、新闻、广播、电视等工业;新兴的信息工业包括计算机、激光、光导纤维、通信卫星等新兴的工业。

信息源

产生和输出信息的来源。按信息产生和输出的特点,一般可分为:①离散信息源,指产生的信息随时间变化而时断时续发出的信息源。②连续信息源,指产生的信息随时间推移而连续发出的信息源。③有记忆信息源,指先后发出的每条信息之间存在着一种统计关联的信息源。④无记忆信息源,指先后发出的每条信息之间的统计是相互独立的信息源。

信息流

在空间和时间上向同一方向运动的一组信息或由一个分支机构向另一个分支机构传递的全部信息的集合。

信息点

被信息中枢机构确定为信息联系的单位。按中枢机构定期提供的信息要点,负责搜集本地区、本单位重要信息,及时向信息中枢进行传输。信息点的设置应有代表性、典型性,从全局需要出发,既要突出重点,又兼顾各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信息量

信息内容的消息的不肯定程度的大小。消息的不肯定程度大,发出的信息量就大。信息量不是指信息数量的多少。

信息渠道

传输信息的途径。一般以网络形式存在。信息渠道具有多向性和广泛性。有纵向的,有横向的,有扩散的,还有纵横交错的。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有利于彼此向对方迅速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网络

也称“信息网”“信息体系”。根据社会管理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无数个纵横交错且存在有机联系的信息传递渠道构成的庞大的、呈网状分布的有机整体。信息网络中既有按隶属关系而建立的上下级单位或部门之间的纵向信息联系,也有平行单位或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联系。信息网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在社会活动中的任何地方都随时发生和存在。社会活动越发达,信息网络范围就越广泛。信息网络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管理要求,分为若干不同的层次。党政机关的信息网络的纵向构成是从中央、省、地、县延伸下去,直到基层;横向构成是各级党政机关的职能部门。信息网络的任务主要包括:①收集、加工本地区、本部门的信息,为本地区、本部门的领导服务;②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提供事关重大的和政策性问题的信息;③向下属部门、地区和单位通报有关信息。信息网络的管理方法是:定期通报信息采用情况,培训骨干,交流经验,表彰先进。

信息处理

根据系统管理的要求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信息处理的目的是把原始信息变换成便于观察、传输、分析的形式,以便更好地利用信息。处理内容包括收集、加工、传输、存贮、检索、输出等。进行信息处理可提高社会管理工作的效率,使之更加科学化。

信息传递方式

信息处理的方式之一。信息由传递者传给接收者所采用的方式。信息传递方式按信息流向可分为:①单向主动传递。一种走向的和有向的传递。主要是为适应上级领导机关或有关部门的特殊需要,主动收集、加工,直接向使用单位提供所需要的信息。②多向主动传递。以文件、简报、通报或信息快报等形式向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传递经过加工整理的二次信息。这种传递方式所传递的信息,没有特定的传递对象。③单向被动传递。为回复领导或上级机关的询问服务的传递方式。由领导或上级机关提出问题,提供信息单位被动地回答特定的领导人或上级机关提出的问题。④反向相互传递。就是信息传递者和接收者都向对方发出信息,共同参与传递。党政机关内部信息传递一般为往返互相传递,即决策方面的信息是沿着组织系统自下而上地进行传递,贯彻执行情况方面的信息是沿着组织层次自上而下地进行反馈。

在传递过程中,领导机关在接到反馈的信息后,对原来的决策进行修正或补充,这样产生新的信息,进入再传递,又形成新的反馈。按传递范围可分为系统内部信息传递和系统外部信息传递。系统内部信息传递,是指一个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系统外部信息传递,是指在系统外部、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社会所进行的更为复杂、广泛的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方式的选择恰当与否,对信息传递的时效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正确选择信息传递方式,应考虑信息的传递对象,信息传递的内容、时间和距离要求,信息传递的经济效益和实际效果等。

信息时间传递

也称“信息贮存”。使有使用价值的信息能够克服时间的流逝而传递下去的一种信息传递类型。信息时间传递,是通过对信息的贮存和积累,达到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系统的和全面的研究,以保证信息的完整和连续。信息贮存的方式和手段很多,诸如文字记载、照相、胶片、录音带、录像带等。

信息空间传递

运用各种通信手段传递空间距离方面的信息的一种信息传递类型。主要包括:邮政通道、交通网络、电话、电报、电视、电子计算机等。信息空间传递按照信息传递者和接收者的关系可划分为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人与机器之间的通信和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三种。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如电话、汇报、讲话、交谈等;人与机器之间的通信,如操纵、控制机器或遥测仪器等;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如机器自动控制、电脑间互相传递信息等。

信息收集

收集信息的工作,是信息工作的基础。党政机关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包括:①自下而上的收集。主要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信息及文件材料等。②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送文件和其他材料等。③到下级单位或有关部门去调查、开座谈会或请所属下级有关人员来汇报,或用电话向有关部门询问等。④对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⑤建立信息网络。

信息加工

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一定的程序和科学方法,经过对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判断、排序、比较、编写及必要的计算,使其更加真实、准确和有价值,以便于传递、使用和存贮的信息处理过程。通过加工,变单一信息为综合信息,变无序信息为有序信息,变原始信息为系统化、条理化的信息,变低层次信息为高层次信息。党政信息加工的方法主要包括:①筛选。围绕各级党政机关的中心任务,挑选对领导决策有参考作用的信息和带有倾向性、苗头性和政策性的信息向领导反映。②综合处理,调查研究。根据党政领导的中心工作,或领导将要讨论、决定的问题,对信息网络上反映的突出、重要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找出事物的本质、症结、原因、办法,向领导提供更高一层的信息。④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期对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收到信息的数量、采用的情况,以及在领导决策中所起的作用等,不断改进工作,提高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