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空中武器
45096200000013

第13章 前苏联“闪电”号卫星通信系统

前苏联于1965年4月23日发射了“闪电”I型卫星并开始建立卫星通信系统,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军用卫星(美国1958年-1965年间试验研究,1966年才转入实用)。初期的“闪电”I型卫星是一种军民合用的通信试验卫星,后来发展成为军用通信卫星。

“闪电”I卫星质量约1000千克,星体呈圆柱体,头部为圆锥形,底部有6块折叠的太阳能电池板。星上有三个转发器,每个转发器的输出功率为60瓦,可传送200路电话,还可传送电视。一般由8颗组网工作,它们分别运行在相互间隔90°的4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上有两颗卫星。由于前苏联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部分领土处在北极圈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无法为北纬77°以北地区提供通信。因此,前苏联优先发展了“闪电”通信卫星系统,采用了远地点在北半球上空高度约4万千米、近地点在南半球上空高度约460-630千米、倾角为65°,周期约为12小时、偏心率很大的大椭圆轨道,使卫星经过前苏联上空的时间较长,从而提供较长的通信时间。每天同一颗卫星两次飞经前苏联上空、第一圈在前苏联上空持续飞行约8~10小时,可覆盖它的大部分领土,第二圈约6小时。如果在同一轨道面上等距离配置3~4颗卫星,即可保证24小时不间断的通信。

“闪电”I型是当时前苏联的主要战略通信卫星,主要用于军事指挥、控制和通信,尤其是为前苏联的战略火箭部队提供指挥与控制通信勤务,为前苏联指挥机关与武装部队(包括东欧驻军)之间的战略通信业务服务。“闪电”卫星的地面系统称为“轨道系统”,由85个地面终端站组成了一个卫星通信网。这个系统还与以前苏联为主的所谓“国际卫星组织”成员国的地面站相连。

“闪电”Ⅱ型是前苏联国内通信卫星,主要是提供民用电视、电话线路,同时也提供部分军用通信线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前苏联已停止发射这种型号的卫星。“闪电”I型卫星发射了62颗,“闪电”Ⅱ型卫星发射了23颗。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闪电”卫星已发展三代,“闪电”Ⅲ型卫星是前苏联用于国际通信的卫星,它向以前苏联为首的、“国际卫星组织”提供通信线路,也为美苏“热线”提供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