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空中武器
45096200000001

第1章 美国“发现者”号侦察卫星

世界上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是美国于1959年2月28日用“雷神-阿金纳”A运载火箭发射的“发现者”1号卫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美国就开始研究利用人造天体实施军事侦察的可能性,此后又拟订了一项照相侦察卫星综合试验计划,即“发现者”计划。“发现者”1号照相侦察卫星,由美国空军委托,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基本成功,但由于“发现者”1号的稳定系统发生故障,它在空中翻起了筋斗,飞行并不理想。发射“发现者”号侦察卫星的目的是:测试侦察卫星的技术性能,拍摄照片对其他国家进行侦察。

该卫星的技术性能是:形状为带有前锥体的圆柱形,其直径152米、长585米,运转质量600千克,有效载荷质量1111千克,轨道倾角8970°,运转周期9590分,近地点165千米,远地点970千米,寿命5天,终止日期1959年3月5日。

1959年4月13日美国发射了“发现者”2号,虽然顺利飞行,但胶卷弹射出来却向前苏联方向飘去,没有回收成功。到1962年2月,美国共发射了38颗“发现者”号侦察卫星。其中“发现者”2号是世界上第一颗进入近圆形极轨道的卫星,“发现者”13号是世界上第一颗在轨道上接收地面指令控制、弹射出一个载入密封舱并在海上回收的卫星。

“发现者”13号侦察卫星全长为58米(1-15)号或76米(16-38)号,组合体直径为15米,卫星质量为111~200千克。卫星上专用系统是一架454千克的16毫米相机和885千克的胶卷密封舱。第一代“发现者”系列照相侦察卫星的分辨率较低,详查型2~3米,普查型3米;工作寿命较短,详查型2~3天,普查型20天。

“发现者”号照相侦察卫星主要是用于空间照相侦察,其次是进行空间环境探测、导弹预警试验;电子侦察实验等。它的主要任务有:侦察敌方的各种军事和经济战略目标;提供敌国领土的准确测量图;侦察敌方部队武器装备部署和调动情况;监视各种战略协定执行情况以及发生武装冲突双方的军事活动情况,等等。“发现者”号卫星的主要用户是美国中央情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