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脂居家自疗手册
45075900000046

第46章 来自专家门诊的答疑解惑

1.无症状的高血脂患者也需要治疗吗

许多患有高血脂的患者,认为高血脂不痛不痒,唯一异于常人的只是化验单上血脂高于标准值,因而忽视治疗,也不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因为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只有血管腔明显狭窄、血栓形成、管腔完全堵塞时才会出现症状,而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往往意味着病情严重,损害已经形成,此时才加以治疗,实属亡羊补牢之举。

因此,高血脂应在早期进行防治,确诊后更应立即治疗,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已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应及早诊治,提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血脂降到多少才算达到了正常标准

根据有无冠心病或有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同高血脂患者血脂的调节是不同标准的。对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血脂水平要降得比正常人更低。

拿到血液检查报告单后,患者不能简单地按照参考值自行判断血脂情况是否正常,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医院看医生,医生会根据统一的血脂防治指南,结合体检者的年龄、所患疾病、是否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等情况具体分析,判断血脂水平是否正常。

3.高血脂患者一定要实施药物治疗吗

使用药物治疗高血脂有一定的规范。一般认为,高血脂患者都需要先接受一段时间的非药物治疗,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戒烟、限酒、运动和减肥,这需要执行3~6个月,之后复査血脂,若仍旧未改善,方可考虑使用降血脂药物。

许多患者担心一旦开始服药,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因此不愿进行药物治疗。其实这种顾虑是多余的,服用降脂药物不会产生依赖性,患者配合医嘱,按规定服药治疗,将血脂降至正常,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不要放松非药物治疗,两种治疗相辅相成,既可增加疗效,又可减少用药剂量,既安全合理,又能降低治疗成本。

4.只要把血脂降低就可“高枕无忧”了吗

通过尝试各种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以后,大部分高血脂患者的血脂都可以控制在标准范围值内,但要想保持血脂长期稳定在一个健康的水平是比较困难的,通常的表现是,升了降,降了升,如果这样的现象出现频率过高,对心脑健康造成的危害会更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血脂升高破坏了人体自我调节脂类代谢平衡的能力,短期内单纯的降低血脂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不能有效恢复和加强人体自身的脂类代谢能力。

因此,高血脂患者不能简单地认为把血脂降低就可“高枕无忧”了,而应长期坚持科学的饮食、运动等综合疗法,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才能保持血脂的长期稳定和心脑组织的健康。

5.轻度脂肪肝患者,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已患轻度脂肪肝的患者,生活中应着重改善和调节以下生活细节:

(1)改变生活方式,例如少喝酒,不吸烟,多运动。

(2)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3)改变饮食结构,采用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4)多吃蔬菜,保证大便通畅。

6.哪些患者不宜进行降胆固醇治疗

高血脂患者生活中忌盲目进行降胆固醇治疗,尤其是以下人群:

(1)活动性肝炎的患者不宜服用降胆固醇的药物,因为这类降脂药物在肝脏代谢的过程中,可加重对肝脏的损害。

(2)怀孕或哺乳期女性不宜使用降胆固醇药物。胆固醇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的其他产物是胎儿发育的必需成分,包括类固醇和细胞膜的合成;此外,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过程,妊娠期停用降脂药物对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远期效果影响甚少;且许多药物经人乳分泌,降脂药物潜在的副作用也会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哺乳期女性不宜服用降脂药物。

(3)并非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适合进行降胆固醇治疗,70岁以上高龄的老年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痴呆、晚期脑血管疾病或活动性恶性肿瘤的患者,都不宜采取降脂治疗。

7.高血脂患者能进补吗,应如何进补

生活中,很多高血脂患者对食补和药补存在着顾虑,担心进补后会产生不良后果。其实,只要方法得当,高血脂患者一样可以进补。

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进补的概念除了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包括调整人体脏器各项功能及物质平衡的含义。从广义上说,凡能减少脂质吸收或能促进脂质清除的食物或药物均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一般药物性和食物性补品,绝大多数不会使血脂升高,很多药物和食物补品还具有降脂作用,如中药黄芪、当归、灵芝、杜仲、枸杞、黄精、玉竹、芡实等;在饮食进补方面,新鲜蔬菜、豆类、大蒜、洋葱、香菇、胡萝卜等,都是对降脂有益的食品,应该多吃,而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则应严格控制摄入量。

8.“洗血”降脂法能降低血脂吗

真正意义上的“洗血”是一种血液净化疗法,主要是通过具有血液分离功能的仪器把血液送到体外循环,用物理的方法对血液进行脱脂处理。虽然经过一次“洗血”后,血黏度会得到改善,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各项血脂指标也有明显降低,但高血脂属慢性代谢疾病,仅靠一两次“洗血”是很难得到长期改善的。

此外,普通人群“洗血”还可能面临很多潜在的副作用,如:

(1)洗血过程中的血液输出和回输属于体外循环,不可避免地存在过敏反应和感染等风险;

(2)在清除“坏”血脂的同时,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等也被一起清除;

(3)虽有部分血脂被洗走,但人体内其他部位的脂肪仍可转移到血液中,甚至可能出现血脂反弹升高的现象。

因此,“洗血”降血脂一定要慎重。专家强调,调控血脂无懒可偷,只有遵循一定的生活规律和药物控制,才能健健康康地降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