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石榴种植新技术
45024300000012

第12章 石榴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1)

石榴的虫害和病害,是石榴生产的大敌。它们不仅危害石榴树体的根茎枝叶,妨碍树体的健康生长,而且危害花芽、花朵和果实,对石榴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甚至达到死树毁园的惨重程度。因此,要想使石榴树茁壮生长,获得优质丰产的最佳效益,就必须及时、有效并且无公害地防治好石榴的病虫害。

危害石榴的病害约有20多种,虫害约有60多种,但主要病虫害约20余种。这些病虫害对石榴的危害程度,因地区不同、品种不同和管理方法不同而相异。对石榴病虫害的防治,各地应在当地农业植保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各地石榴果园,除了病虫害防治工作外,一些危害石榴的自然灾害,如北方常见的冻害、各地常见的花期低温阴雨,以及采前裂果等,也是妨碍石榴生产的重要不利因素,亦应加以认真的预防。

就无公害石榴生产技术规程来说,各项病虫防治技术和灾害预防技术,都要符合无公害生产的要求。特别是喷洒农药,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和准则。国家明文规定禁用的、成分不明的以及未经国家批准生产的农药等,均不能使用。特别是在采果前20~25天,要禁止喷洒农药,以防农药对果实的污染和造成对消费者的伤害。

另外,在防治工作中应贯彻治早、治少,综合防治(药物、人工及生物防治等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防治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一节)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石榴干腐病

石榴干腐病,是石榴树的主要病害之一。除新疆外,全国各地石榴产区都有发生。该病可导致死枝和烂果,给石榴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1.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果实,也侵染花器、果台、枝干和新梢。

花瓣受害,部分变褐;花萼受害,初期产生黑褐色椭圆形凹陷小病斑。病斑有光泽。也可在萼筒胴部或末端产生病斑。

病斑逐渐扩大,变为浅褐色,组织腐烂,后期产生褐色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幼果染病后,一般在萼筒周围发生豆粒大小的浅褐色不规则病斑,后逐渐向四周扩展,直至整个果实腐烂。扩展速度每天可达到0.47~2.25厘米,颜色由浅变深,形成中间褐色、边缘浅褐、界线明显的不凹陷病斑。发病5~6天,即可从先发病部位逐渐向外产生黑点(分生孢子器)。子室内腐烂较快。从树上落下的无病果,3~14天即可发病腐烂。7~9月份,果实贴叶下面易发生病斑。果实发病后较少脱落,而是失水变为褐色僵果。在贮藏期间染病的果实,会造成果实腐烂,以后果实表面产生密集小黑点。有些品种,幼果发病后病斑会扩大成深褐色凹陷裂口,果实籽粒从病口处开始腐烂,直至整个果实烂完。

新梢、果台发病后变为褐色,表面可产生分生孢子器。

枝干被害后,树皮变为深褐色,干枯,其上发生密集小黑点。病部和健部交界处往往裂开,病皮翘起,以至剥离。病枝衰弱,叶片变黄。树皮烂透后,上部全枝很快枯死。

2.病原菌

属半知菌。目前,在自然及人工培养条件下均未发现有性世代。分生孢子器为球形或扁球形,肉质。大小为(64.8~126)微米×(79.2~244)微米。分生孢子器四周附有厚薄不均匀的黄绿色寄生组织,底部壁上有一个无色的丘状突起,其上束生杆状和无隔、无色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为菱形,单孢无色,大小为(3.2~4)微米×(10.8~18)微米。分生孢子常与黏液结合在一起。

3.发生规律

干腐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果、病果台和病枝上越冬,果皮、果台带病菌率最高,籽粒次之,以越冬病枝带菌率最低。它们既是初侵染源,又是再侵染源。当年被侵染的花果和病枝,都是再侵染源。分生孢子在<;10℃或>;35℃,不能萌发。其最适萌发温度为25℃,菌丝生长最高温度为35℃。在田间,孢子主要靠雨水传播。风不能单独传播。

风雨交加时,可导致石榴株间病菌的扩散。

从花蕾期至果实采收前,均可发病。在离体接种情况下,花蕾、花和果枝都可发病,潜育期为3~4天。而在树上接种,花的发病率为100%,果实的发病率为50%,枝的发病率为70%,潜育期为3~8天,不刺伤时潜育期为16天。这证明干腐病菌寄生力弱。在田间发病,一般病菌先在伤口死组织上生长一段时间,再侵染活组织。在无伤口的情况下,干腐病菌也可侵入,只是潜育期较长,发病较慢。

该病一般于5月中旬至6月初开始发生。其发病早晚取决于降雨情况和空气湿度。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孢子萌发率为99%;相对湿度在90%时,孢子也将近全部萌发,但萌发速度慢;相对湿度小于90%时,孢子几乎不萌发。7~8月份气温高,孢子萌发受到抑制。假如此时突然降雨,温度骤降,果实又易自然裂口,外渗物质多。这时,在适宜温度下,孢子萌发入侵只需4个小时,便会造成大批果实发病。一般果实发病高峰期为7月下旬。发病末期为8月下旬。雨量多的年份,该病害发生严重。桃蛀螟使果实上造成伤口,从而加重该病害的蔓延。在果实成熟期和贮藏期,因为其生活力降低,很易发病;而健壮的花、果、枝、干,则不易发病。

4.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新建园应注意选用无病苗木或抗病品种(青色品种抗病,酸石榴较甜石榴抗病)。要清洁果园。在冬季,结合修剪将病枝、烂果等清理出园,并立即烧毁。在夏季和秋季,要随时摘除病果和落果,并予以深埋或烧毁。

(2)保护树体,防止受伤在石榴树的生长季节,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并避免树体的各种机械伤害。对于已出现的伤口,要涂药保护,防止病菌侵入。

(3)刮除枝干病斑发病初期,病部一般仅限于枝干表层。

应经常检查树体,发现病斑即及时刮治。病部刮治后,要用药剂(如福美胂)消毒保护,并集中焚毁刮下的病屑。枝干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在生长季进行重刮皮,并销毁病屑病皮,以消灭所带病菌,达到不扩散病体的目的。

(4)果实套袋刚坐住果即行套袋,防效可达88.75%,并可兼治疮痂病(防效达100%)和桃蛀螟危害(防效达89.02%)。套袋果个体大,果面光洁,均匀一致,为黄绿色,因此,果实套袋是生产高档石榴的最好方法。

(5)药剂防治在石榴树休眠期,喷施40%福美胂600倍液或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5~8月间,喷施1∶1∶160的波尔多液,或4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15~20天喷一次,共喷5~6次,防治效果良好。

二、石榴褐斑病

石榴褐斑病,在我国各石榴产区均有发生,但多见于南方多雨地区。该病害严重时,造成叶片早期大量脱落,使树势早衰,妨碍生长和结果。引起早期落叶的病害,还有圆斑病和轮纹斑病等数种,其中以褐斑病的危害最为严重。

1.症状

叶片受侵染后,初为黑褐色小斑点。扩展后,变为近圆形,靠中脉及侧脉处为方形或多角形,直径为1~2毫米。相邻病斑融合后成不规则形;病斑边缘为黑色至黑褐色,微凸,中间为灰色。叶片背面与正面的症状相同。病斑正反面上均产生灰黑色绒状微小粒点,即病菌的子座组织。果实上的病斑近圆形,或为不规则形,黑色微凹,亦有灰色绒状小粒点。

果实着色后,病斑外缘为淡黄白色。

2.病原菌

属半知菌。子座组织球形,直径为10~60微米。其上密生分生孢子梗。孢子梗短,直生,无色,不分隔或偶有分隔,大小为(10~55)微米×(2.5~3.5)微米。分生孢子顶生,直溜或弯曲,无色,鞭形,有1~5个分隔,大小为(18.5~57.5)微米×(2.5~3.5)微米。萌发时,往往从中间一个细胞长出芽管。菌丝丛为灰黑色,在25℃时生长良好。

3.发生规律

病菌在病落叶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起,病落叶上形成分生孢子,为初次侵染源。6月份后,病叶浸入雨水而霉烂后,不能再产生分生孢子。其再次侵染源,为新病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枝条及芽均不带菌。一般5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病菌在秋季仍继续进行侵染。重病园病叶率达90%~100%,8~9月份即大量落叶。每次降雨后,为其分生孢子传播高峰期。日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上,日均温在15℃以上时,适于分生孢子的形成。

4.防治方法

(1)加强培管理:要加强果园土、肥、水的管理,合理进行修剪,增强树势,不断提高树体抗病能力。仅此,就可以减少落叶50%。

(2)清洁果园:落叶后,将果园中所有叶片及落果集中起来,予以焚毁或深埋。

(3)药剂防治:用140倍的等量式波尔多液,或80%超微多菌灵600~8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布一次,防治效果分别达74.3%和60%左右。若能连续喷施数次,防治效果更佳。

三、煤污病

在衰老及通风不良的石榴果园,易发生煤污病。蚜虫和蚧类危害严重的石榴果园,也易发生此病。

1.症状

病菌在石榴叶、果表皮上形成菌丝层,菌丝错综分枝,有许多厚壁的褐色细胞。有时菌丝体结成小粒体,以后可发展为分生孢子器,但很少产生分生孢子。煤污病妨碍光合作用,损害果实商品价值。

2.防治方法

(1)合理修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健全果园排水系统。通过以上方法,降低果园湿度,可以防止发病。

(2)防治龟蜡蚧和蚜虫,减少这些虫体的粪便污染物,避免使其成为煤污病的发病条件。

(3)喷布1∶1∶200的波尔多液,预防该病发生。

四、烂果病

1.症状

据初步观察,认为烂果病(暂定名)为真菌病害,可侵染果实。6月上中旬,染病幼果,皮上出现黄褐色水渍状斑点。病斑扩展较快,较大的病斑能显出不明显的轮纹,果皮糟软,籽粒及隔膜腐烂。对果皮稍加挤压,就可流出黄褐色汁液。此病可导致整个果实腐烂。贮藏期果实仍受其侵害。

雨季高温高湿,此病发病严重。旺树发病轻,弱树发病重。

红皮品种发病重。

2.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建园时要选用抗病品种。

(2)采收石榴时,应注意轻拿轻放,减少碰伤和压伤。

(3)在生长季喷布波尔多液或其他杀菌剂,保护果实。

(4)采果前或采果后,对果实进行必要的药物处理。

(第二节)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一、桃蛀螟

桃蛀螟,又名桃蟗螟、豹纹斑螟和桃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它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幼虫危害桃、李、柿、栗、苹果、梨、石榴、山楂、松、杉、玉米、高粱、向日葵、棉花、蓖麻和姜等多种作物果实或种子。

1.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