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石榴种植新技术
45024300000010

第10章 石榴园的土壤管理技术(3)

1.土壤施肥

这是施用基肥和大部分追肥的常用方法。具体方法的采用,应根据树龄大小、根系分布和施肥时期而定。常用的土壤施肥方法,有条状沟施法、环状沟施法、放射状沟施法、全园撒施翻耕法以及穴施法。条沟施和环状沟施,要求开沟深30~50厘米。条状沟施和环状沟施,多用于幼树和初结果树;放射状沟施和穴施,以及全园撒施,则多用于根系已布满全园、不能开深沟和不能伤大根的成年石榴园,也用于生长季节(春、夏季)不允许伤根的追肥。

条状沟施法,是在树冠垂直投影外缘处,顺着行间(或株间)挖两条宽50~60厘米,深30~50厘米,长度以行长为度的施肥沟,并将表土(熟土)堆在树盘内,心土(生土)堆在沟的外缘。挖沟时,对细根(铅笔粗以下)可以切断(根系修剪),而大根(铅笔粗以上)则应尽量保留,不要切断(因带有大量侧根)。施肥沟挖好以后,将农家肥和表土混合填入沟内,再把心土覆于沟上。翌年,将施肥沟换到另一方向的两外侧。如此随着树冠和根系逐年扩大,开沟也逐年外移(30~50厘米),直到施肥沟开遍全园,30~50厘米的土层全部熟化为止。在以后的年份,则采用全园施(基肥)及放射状浅沟施,或者穴施(追肥)的方法,给石榴树施肥。

环状沟施肥法,原则上与条状沟施相同,所不同之处只是一次将树冠投影外缘下的根系几乎全部切断。因为伤根较多(根系修剪偏重),因而往往影响当年的产量。

放射状沟施肥法,是从距树干30厘米处向外开沟,要求所开的施肥沟里浅(10厘米左右)外深(30厘米左右)。穴施,是在树冠投影下,开设间隔40~50厘米、深20~30厘米、直径30厘米的浅穴施肥。这两种方法,都要求少伤根或不伤根。

全园撒施,是将肥料作全园撒布,然后将所撒的肥料用犁翻入土中(20~25厘米深),或用铁锹翻入土中。土壤追肥是在生长季节进行,必须浅施,以免伤根和烧根。

2.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是利用叶、花、果以及嫩茎等地上部器官,通过皮孔、气孔甚至表皮细胞间隙等孔隙,直接吸收一定量的营养元素,并能使其比根系吸收的更快速地进入叶肉、果肉等组织,很快地(可快至几十分钟之内)提高叶、果的光合和同化能力,促进糖的产生和运转,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果实的肥大。

因为叶、果表面对养分的吸收是微量的,有限的,因而为了增强肥效,必须每隔10~15天喷布一次,连续喷布2~3次,才能看出明显的效果来。

实践证明,对石榴树采用根外追肥,可以显著提高坐果率,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的品质以及花芽的形成量。

陕西省临潼园艺站于1983-1986年,在骊山镇和斜口镇的试验证明,在石榴盛花期间,对叶面喷尿素、复合肥(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硼酸)和生长调节剂(赤霉素等)溶液,以及各种元素肥料溶液所配制的混合液,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石榴树的坐果率和产量。

山东省枣庄市林业局1993年试验,在初花期到盛花期,对石榴树喷布0.2%尿素液与稀土400倍液的混合液,能提高石榴树坐果率19.7%。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林业局1990年试验,在盛花期对石榴树喷0.3%和0.5%的硼砂液,比对照(喷清水)提高的坐果率,分别为46.4%和32.8%。

石榴树根外追肥的时间,多安排在生长季节。喷肥时,要选择无风天气;假如天气晴朗,则以上午7~11时或下午4~8时喷肥最为有利,因为此时蒸发量小,喷雾后肥水进入叶片的量较多。

一般能溶于水的肥料,均可用于根外追肥。常用的根外追施氮肥是尿素和腐熟人尿;其他氮素化肥效果差,且易发生肥害(烧叶)。尿素的使用浓度为0.2%~0.5%,人尿的使用浓度为5%~10%。肥液浓度过高,易发生烧叶现象。尿素为一种较稳定的氮素化肥,可以与波尔多液、敌敌畏、辛硫磷和退菌特等农药混合使用,使施肥与喷药一次完成,能收到省工、省时和省水的效果。

常用的根外追施磷肥,为过磷酸钙,使用浓度为2%~3%。此外,喷施1%的磷酸二铵溶液,效果也好。常用的根外追施钾肥,为草木灰(碳酸钾),使用浓度为3%~10%。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等肥的使用浓度为0.3%~0.5%,喷后也都有良好的效果。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或草木灰等肥料,在喷时应提前12小时用少量清水浸泡,然后用澄清液(滤去渣子)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常用的根外追施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有硼酸和硼砂,使用浓度为0.2%~0.5%,多在蕾期和花期喷用。硫酸锌可防治石榴小叶病,浓度以0.3%~0.5%为好,多在萌芽前后喷布。

(第五节)灌水与防涝

一、土壤水分的重要性

石榴果实的87%是水分,枝、叶、根也含50%左右的水分。因此,水是石榴生命存在的主要条件之一,是石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有机物质合成的主要原料。水能参与物质的代谢和转化,又能调节树体的温度。树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转和利用,以及生长发育各过程的进行,都离不开水。每生产1千克光合产物,需蒸腾300~800升水。枝条生长、开花、坐果、果实肥大以及花芽分化等过程,都需要有水分的充分供给。

根系吸收水分,除少部分用来建造新组织和合成其他有机物质外,95%以上的水分通过叶、枝、果实上的气孔和皮孔蒸腾掉了。但只有通过蒸腾,才能将大量的土壤营养元素带到树体各个器官,并参与树体的营养循环。这些通过导管和筛管进行的营养循环,像人体血液流通一样,是石榴树生长、结果的生理基础。

二、土壤水分的适宜度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应保持在60%或80%。另外,有40%或20%的空隙应为空气。根系在土壤中生活和生长,必须进行呼吸代谢,假如缺乏空气(主要是氧气),就会死亡。因而,根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氧和缺水。果园土壤管理工作,如深耕松土,蓄水保墒,灌水防涝等,都是为了保持土壤的含水量为60%或80%,空气含量为40%或20%。

三、灌水时期的确定

在年降水量为500毫米以上的地区,假如土壤蓄水保墒工作(修梯田、覆草、覆地膜等)做得好,在生产中就完全可以保证石榴园早果、高产、稳产、优质和低成本目标的实现。但是,有的年份雨量分布不均,一些地区常有旱灾发生。因此,对石榴的防旱和抗旱问题,应引起充分注意,对进行灌溉应有所准备。石榴的灌水时期,应根据树体需水情况和土壤墒情而定。石榴需水量大的重要时期有四个,即封冻水、萌芽水、花后水和催果水。

1.封冻水

在采收石榴果实后到土壤封冻前(10~12月份),视雨水多少,结合秋季深耕、施基肥,在封冻之前(12月份)灌水一次。其作用是:①可促使基肥的腐烂分解,有利于新根的发生和根系吸收营养元素在体内同化的作用;②有利于冬春季节花芽的分化和发育;③保持土壤的充足水分,防止越冬中的旱冻危害,保证翌年开花结果的正常进行。假如秋季雨水比较多,封冻水可以免浇。

2.萌芽水

早春萌芽前后,往往有春旱发生,假如没有地膜覆盖、覆草等防旱条件,可以灌水一次。其作用是:①促使萌芽整齐和花蕾正常发育,防止花蕾退化早落;②促进新梢生长和叶面积的扩大,增强光合效能,提高正常花的比例;③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轻晚霜的危害程度。

3.花后水

盛花期过后(6月份),幼果迅速发育,加上天气转暖,石榴树需水量特多。此时灌水的作用是:①减少落花落果,促进果实肥大,在提高产量上起重大作用;②促进新梢的进一步生长和叶面积的扩大,提高光合速率。

4.催果水

盛花后1个月左右(7月份),盛夏来临,石榴树的枝叶果蒸腾旺盛,往往数天的高温干旱,就会导致果实发育的停滞。

如能及时灌水,对提高一级果率,促进籽粒增大,提高含糖量,以及果皮着色,均有重要作用。应视当时雨量情况,灌水1~3次。干旱时,大约每半个月要灌水一次。

四、灌水方法的选择

常用的灌水方法,大致有畦灌(顺树行做畦)、沟灌(顺树行两边开沟)和穴灌(在树下挖坑灌,多见山地缺水,人工担水供应时采用)。另外,还有一种微灌。这就是在有条件的地方修建蓄水池和地下管道,每株树下布设有细塑料支管1~2个。旱时,总管开放,细支管注水于树盘下,人为控制灌水量,以达到树盘下土壤湿润为准。此法节约水量,又不破坏土壤结构,可以省去松土工夫;如能结合覆草、覆膜措施,则省水更多。只是蓄水池和管道等一次性投资较大,应视资金条件而确定对其是否采用。

五、灌水量的掌握

灌水量的多少,以灌后水分能渗入土壤50~100厘米深处为度(10~100厘米为根系分布区)。过少时不能满足需要,过多时水分又会将肥料冲洗到无根的区域(100厘米以下),既造成肥水流失浪费,又浪费水电和人工,对石榴树的生长与结果也不利。

检查灌水的程度,可在灌水2~3小时后,于灌水树盘外围挖坑,以可看到的渗水深度来衡量。

六、注意防涝及排水

因为夏季和秋雨季节有过多和过于集中的大雨与暴雨,往往使山洪暴发,梯田冲垮,洼地积水,造成露根和淹水之害。

轻者落花落果,枝叶徒长;重者植株因露根或淹水而死亡。淹水后,根系因缺乏氧气而窒息死亡。在高温天气下,淹水3~4小时,就会使石榴树的根系死亡。因此,对低洼积水处,应设法及时排除积水,待地皮略干后进行松土通气,以保护根系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