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印象西部——青海
44998300000053

第53章 乐都县

瞿昙寺

国务院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特赐寺额为“瞿昙”。瞿昙即“乔达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姓氏和尊称,从此该寺就称为瞿昙寺。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

游人从瞿昙寺山门中经金刚殿、瞿昙寺殿、宝光殿,最后到达隆国殿,这些主殿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参差错落,配建的亭台楼阁、廊厢偏房,疏密有致而各有特色。整个瞿昙寺建筑既显示了中国传统的宫廷建筑落落大方、雄伟宽宏的气势,又表现了明代建筑艺术的做工纤巧、精雕细琢的独具匠心之美。

位置:乐都县境内,距县城25公里的瞿昙乡。

票价:15元。

开放时间:早8:00到晚17:00.

交通:可到西宁汽车站(火车站对面)乘到乐都的长途客车,路程80公里左右,票价10元左右;中巴的票价是人民币20元,“小面”是人民币25-30元,还可以侃价,两三个人合租,非常合算。从西宁市来回用一天时间足够。

自驾车:从乐都县政府所在地碾伯镇,先沿国道向东走一小段,然后向南拐上省级公路,大约21千米,到达乐都县瞿坛乡马圈沟口即到。

循化县

孟达天池自然保护区

在海拔2500米的林区腹地有一个清澈神秘的高山堰塞湖,叫孟达天池。该地处于黄土与青藏两大高原的过渡地带水深20多米,面积300亩。池水清澈碧澄与蓝天一色,群峰倒影,随波微动。湖中水鸟飞翔,鱼儿舒然游动。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孟达的天池比长白山天池要小。但它有自己的特点。长白山天池周围是水山筑成的几乎是寸草不生的几座山峰,天山的天池外面较远的地方才有茂盛的雪岭云杉林,而孟达的天池却被十分稠密的森林团团的包围起来,从池边到山顶,全被森林覆盖。

池水也与众不同,古木参天,芳草没膝,山花烂漫,鸟雀啾啾,溪水潺潺,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天水一色,相映成趣,犹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万绿丛中,不愧为高原的明珠。

林区中有苏门羚,林麝、狍鹿、岩羊,狐狸、雪鸡、马鸡等珍禽异兽出没。

位置: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西宁东南方110多公里。

票价:25元。

交通:乘西宁到循化的长途车,再转乘当地汽车去天池。西宁汽车站到循化,161公里,票价20元左右,首班车时间为7:00,末班车时间为:13:00.

自驾:从循化到孟达的道路非常险峻。有些路段还是显得狭窄。感觉危险一定要注意安全。汽车只能开到孟达的山脚下,这里距天池还有一大段距离,体力不好的朋可以乘骡子上山,价格是上山30元,下山20元。

撒拉族庭院

撒拉族人家的住居既不同青海汉族的四合院,又不同于土族家的庄廓,而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庭院。他们的院内一般都比较宽敞。多数人家的庭院,向阳的一面盖有平顶式的住房。房屋门面都雕有各种花纹图案,涂以清漆,颇为雅致。加之撒拉族爱好清洁,讲究卫生,院内总是收拾得干干挣净。院内的空地则或作果园,或作菜地。

由于撒拉族善于种植栽培,巧于经营,庭院经济十分发达。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种有花椒、核桃、杏、梨、苹果、葡萄等果木,还种有辣椒、茄子、黄瓜、菲菜等各种蔬菜和花卉。每到春夏之际,庭院里奇花怒放,绿树成荫,环境宜人,而到了秋天,院内果实累累,香气扑鼻。平时,家中要是来了客人,他们就在庭院的果树下招待客人。

街子清真大寺

青海第二大清真寺,撒拉族的祖寺。清真寺的建筑构成了一组完整象征撒拉族东迁定居街子并繁衍生息的纯阿拉伯风格建筑群,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它的南面是充满神话色彩的奥土斯山,北面是汹涌澎湃的黄河,寺内珍藏有撒拉族祖先从中亚撒马尔罕东迁时带来的手抄《古兰经》大寺对面是撒拉族祖先尕勒莽的坟墓(拱北),附近还有骆驼泉。四周田园阡陌,炊烟袅袅,杏红柳绿,果梨花香。这里交通方便,市场繁荣,真是人寿年丰的好地方。街子清真寺气势相当雄伟。可容纳1200多人集体礼拜。

位置: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城以西5公里的街子乡。

票价:10元。

开放时间:早8:00到晚17:00.

交通:从西宁市出发,乘坐长途汽车,穿过平安县、化隆县,就到了循化县所在地积石镇。还可从长途汽车站直接搭“小面”去积石镇西边的街子村的街子清真寺,路费10元。

骆驼泉

该泉与撒拉族的来历有关,它虽是一泓不大的清泉,但却是撒拉族之乡的一处圣迹,也是传说中撒拉族的发祥地。

骆驼泉被撒拉族视为圣泉,在撒拉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几年,当地人民为了保护骆驼泉,在泉边修建了围墙和铁栅栏,围墙内种上了松柏、果树和鲜花,还在园内泉边雕塑了三座不同形状的大型骆驼石雕像,修建了水榭和亭阁。

位置: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西4公里的街子村清真大寺附近。

票价:5元。

交通:县城距西宁省会163公里,东临甘肃省临夏市112公里。从西宁乘班车,三个小时到循化。

班禅故居

班禅大师于1938年2月19日(阴历正月初三日)诞生于循化县文都藏族乡麻日村,俗名贡布才旦。1941年被认定为九世转世灵童,3年后迎请到塔尔寺供养,1949年8月在塔尔寺坐床。1956年6月抵达日喀则扎什伦布寺,1989年1月28日于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圆寂。

班禅故居风景秀丽,景色怡人,有小河自南向北从故居旁流过,故居旁的千年老百杨古树,郁郁葱葱,高耸挺拔,北侧的枝干干枯不少,现被圈起保护。

故居共分三院,东院为停车场、杂物房、仓库等,西院为班禅大师旧居,其老厨房靠柱子系有哈达的地方,是班禅大师诞生之地,东院为两层的藏式楼房,楼北正中为大师颂经的佛堂,其内有班禅大师的佛像,其左侧为大师的卧室和会客房,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极具藏族风情。大师不仅受藏族同胞爱戴,同样在省内外,广受各族群众的爱戴。

班禅故居是人文风景旅游区,为著名的佛教信徒的朝拜地和心目中的圣地。

位置:循化县南文都乡麻日村,距县城20公里。

交通:循同(循化-同仁)公路可直达,距西宁市16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