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印象西部——青海
44998300000042

第42章 格尔木市

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中南部,是一座50年代开始兴建的城市,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格尔木河畔,从地理位置讲,格尔木南临昆仑山脉,北临察尔汗盐湖,气候较低、温差大、日照长、降水少,这里的人口主要是汉族移民,居世界屋脊,境内雪峰连绵,冰川广布,冰塔林立,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

对旅游者来说,格尔木以东是西宁,以北是敦煌,以南是拉萨,或许是因为这种中转地理位置使格尔木变得有趣,许多游客可以在格尔木下车稍做停留后前往新疆、西藏等地。

昆仑山口

青藏公路上的一大关隘,因山谷隘口而得名,亦称“昆仑山垭口”。

昆仑山口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仑山脉的必经之地,咽喉之所,是世界屋脊汽车探险线的必经之地,昆仑六月雪观光的重要景点。许多过往行人来到这里后,都要在此驻足观赏。

站在山口眺望莽莽昆仑景象十分壮观。山口南坡处有高原石碑,碑分为主碑、副碑等五部分,碑南有昆仑山口纪念碑及杰桑?索南达杰纪念碑。

位置:格尔木市南部,109国道2899公里处。

交通:延青藏公路拉萨方向南行200公里即到达昆仑山口。

玉虚峰、玉仙峰

离昆仑山口不远的东西两侧,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虚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终年银装素裹,云雾缭绕,形成闻名遐迩的“昆仑六月雪奇观”。

位置:昆仑山口东面。

昆仑神泉

海拔3700米,地处著名的小镇纳赤台正中,是昆仑山中一眼四季不冻的优良天然清泉。

最近流行的网络小说《鬼吹灯》中所提到过的“昆仑神泉”就是这眼泉水,泉水快乐的在井中翻滚着,手伸下去,泉水在寒冷的天气中显得温润无比。

昆仑神泉的水是昆仑山顶的冰川融化水经地下循环后涌出,水循环周期长达25年,水质晶莹透明,清凉甘润且无菌无污染,是上等的“雪山甘露”。昆仑神泉是周边地区的生命泉,附近西大滩村每日的生活用水便是用卡车从这里运去的。

大、小神泉潭内还将放养红鳟鱼,可以观景、垂钓、休闲。西大滩村也就成了青藏公路自驾车旅游,或者徒步自行车旅游的很好的休息地。

位置:青海格尔木市西南方向约90公里处。

交通:如果专门去昆仑山口去旅游,只能乘坐去西藏的长途车然后半道下车,只是回来的时候车不方便,只能搭顺路车。

西王母瑶池

天然高原平湖。东西长约12000米,南北宽约5000米,湖水最深度达107米,湖水粼粼,碧绿如染,清澈透亮。水鸟云集,或翔于湖面,或戏于水中,金风送爽,瑞气蒸腾,一派祥和景象,湖畔水草丰美,野牦牛、野驴、棕熊、黄羊、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

美猴王孙悟空偷吃蟠桃,大闹天宫(《西游记》)均出于此。距黑海不远处是《封神演义》中描写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立有“西王母瑶池”纪念碑石,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特别是台湾和港澳同胞,到此朝拜寻根者甚众。

位置:格尔木市西南部200公里处。

交通:要到达西王母瑶池则必须在格尔木包车,路况很好,但往返需耗时将近一天。格尔木一条包车的价格在300-500之间。

察尔汗盐湖

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盐湖地处戈壁瀚海,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水份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异常坚硬。

盐湖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盐层厚约为2-20米,面积5800平方公里,湖中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

察尔汗盐湖就象一片刚刚耕耘过的陆地沃野,但上面却没有一株青草。风和日丽时,浩瀚无垠的湖面,热气升腾,波光闪闪,好象是碧波万倾的海洋,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蜃楼”,人们从老远就可以看到湖面上不断闪现的座座山峰,片片林海,或幢幢高楼。

盐湖上的万丈盐桥,盐海玉波等已成为格尔木的一道靓丽的景观。

察尔汗盐湖是柴达木四大盐湖中面积最大、储量最丰的一个,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盐湖,在世界排名第二。

位置:位于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市察尔汗乡,南距格尔木60公里,北距大柴旦110多公里。

票价:30元。

自驾:从格尔木到察汗尔是沿215国道的柳园至格尔木市这一段向北行驶最多一小时就看到白茫茫的盐湖了。

万丈盐桥

万丈盐桥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察尔汗盐湖之上。公路就像一座桥浮在卤水上面,盐桥全长为32公里,折合市制可达万丈,横跨整个察尔汗盐湖,素称“万丈盐桥”。它是举世罕见的一种路桥,也是柴达木盆地的一大奇观。

万丈盐桥,实际上是一条修筑在盐湖之上的用盐铺成的宽阔大道。它既无桥墩,又无栏杆,整个路面平整光滑,坦荡如砥,看上去,几乎同城市里的柏油马路无两样。有趣的是,万丈盐桥由于路面过于光滑,汽车开得太快,就会打滑翻车,所以,桥头的木牌上限定最高时速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盐桥的养护方法十分奇特。平时,一旦路面出现坑凹,养路工人从附近的盐盖上砸一些盐粒,然后到路边挖好的盐水坑里滔一勺浓浓的卤水,往上一浇,盐粒很快融化,并凝结在路面上,坑凹处便完好如初。

位置:南距格尔木约60公里,北距锡铁山约30公里。

格尔木胡杨林

青海唯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胡杨林。胡杨林南靠巍巍昆仑山脉,北面是茫茫戈壁盐滩,夹在其中的沙漠化地带里,尤其显得珍贵。一条叫托拉海的季节河从沙地中流淌过来,划着美妙的曲线绕过树林。林中伴生著芦苇,梭梭,红柳,盐爪爪,骆驼刺等沙生植物,与这里栖息的野生动物野鸡、狐狸、狼、野兔等,共同?成一个特殊的生态系?。被认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荒漠和沙地上,胡杨是唯一能天然成林的树种。胡杨已经有300万到600万年的历史。胡杨根系可长至长达15米,向四周蔓延,为了在极端干旱的环境里吸收到水分,它可深入到地下13米左右。

每年的十月,胡杨就会由浓绿变为金黄,如同苍茫中燃烧的火焰,似乎将整个沙漠都染成了金色,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顽强。

位置:都兰县巴隆乡阿尔顿曲克草原西北部。托拉黑河周边的托勒海地区,西距格尔木市区约60公里。

交通:胡杨林没有班车,必须租车或自驾车前往,但很方便。租用格尔木的夏利一般价格在50-60元,包括往返全程,司机还可以在路边等上几个钟头,进入胡杨林有两个路径,一是从景区标志牌附近往西南进入,那里的胡杨高大茂密,幼树较多,还能登临河边,观赏拍摄沙河风光,但路途较远;一是再往前行驶约3公里往正南,翻越多道沙梁进入,特色是胡杨苍劲,枯树较多,沙漠跌宕起伏,景观很有特色。

旅行小贴示:

一年四季,各具特色,不过,要数金秋的胡杨更具风采。要拍金色的胡杨,最好在每年十月,胡杨由绿转黄之时。在这时间以前,胡杨尚是绿色的,而到了十一月份,胡杨就己落叶凋零。胡杨树叶转黄随着每年气候的不同也不一致,所以行前最好向当地电话证实胡杨是否己转黄,以免浪费时间或失去良机。雪野里的胡杨林别具特色,但由于格尔木地区干旱少雨,冬季下雪更是极为难得,如果能遇上如此雪景,那真是太有福气了。

当地有狼群出没,尤其早晚更应注意,最好有三四人结伴前往,准备几把鞭炮吓狼往往有效。沙地行走鞋子非常重要,有条件最好能准备合适的高腰旅行鞋。

野牛沟岩画

此沟为当地牧民的夏季草场。岩画所处的四道沟山梁海拔3900米左右,相对高度30米左右,东南-西北走向。

野牛沟岩画系用铁制工具打凿而成。约略有200个个体形象。从内容上可分为牛、鹿、骆驼、狼、豹、鹰、狩猎、出行等。牛的形象在岩画中占很大的比例。除了少数处于被狩猎状态外,大多为单独的、静态的牛。其创作手法带有浓厚的模式化色彩。

位置:海西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得乡西北约70公里处的昆仑山脚下。

唐古拉山口

长江和怒江的分水岭,海拔5231米,这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青藏铁路有唐古拉山站及观景台。可眺望雄伟的唐古拉山。

唐古拉车站距离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约30公里,海拔5068米,是青藏铁路最重要的旅游观光车站。向南可以眺望一望无际的羌塘草原,向东可以看到秀美的雪山,向北可以展望到唐古拉山的雄壮。火车在车站停车两分钟。

唐古拉山口一带是大片冻土,气温长期处于冰点以下。泥土层的水分长年结冰,令路面很容易损坏。山口天气极不稳定,即使夏天,公路也经常被大雪所封,冰雹,霜雪更是常见现象。此处空气含氧量只有水平线的六成,所以一般乘客路过唐古拉山口,会有明显的高山反应,客车通常会在这里稍作停留,不要错过在(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的石碑旁留影。

位置:格尔木市唐古拉乡南与西藏交界处。

交通:西宁-格尔木:从西宁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也有很多到格尔木的长途汽车。一般的票价80元,卧铺票价130-150元左右。

各拉丹东冰川

各拉丹冬是唐古拉山脉最壮观巍峨的一组雪山群雕。海拔为6621米的主峰位于青藏公路唐古拉兵站以西大约80千米,唐古拉山以北大约50千米的地方。

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30公里,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平方公里,有冰川130条。雪线高度北坡5570米,南坡侧各有一条弧形冰川,南支姜根迪如冰川,长12.8厘米,宽1.6厘米,尾部有5公里,长的冰塔林,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周围为优良的天然草场。有野牛、野驴、藏羊羚、鸡等珍禽异兽和水晶石。这里是探险旅游、登山、猎奇、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格拉丹冬冰山群属于山岳冰川,银盔白甲,高耸入云,一座挨一座,有的象撑天玉柱,有的如摩天水晶楼,还有银雕玉琢的冰斗、冰舌、冰湖、冰沟……神工鬼斧,冰清玉洁,简直是一座奇美无比的艺术长廊。夏秋季节,山上银装素裹,山下野花烂漫。格拉丹冬冰峰附近海拔六公里以上蕴藏的冰山水晶石,被称为“江源瑰宝”。

位置: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境内。

进山路线:攀登各拉丹冬的进山路线,是由南向北,经过两个藏族的牧业点,在尕日曲以南的湖泊的西南方向就是登山大本营。

从大本营出发有一南一北两条登山线路,南线经过大冰川的北沿,北线则是绕过海拔为6214米的山峰。这两条线路目前都是比较成熟的登山线路。

旅游小贴示

青海省登山协会有时会组织各拉丹冬的登山活动,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和他们联系。登山协会的地址是:青海省西宁市体育巷7号;

电话是:0971-8238877

长江源头第一桥

长江源头的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从青藏公路入藏,会经过“长江源”碑刻。石碑附近还有一座大桥,因为它是长江从上游算起的第一座桥,因而被称为“长江源头第一桥”。

全长近1400米,42孔桥墩托举着黑色的钢轨,有如长虹一样跨越沱沱河。

沱沱河是长江的正源,由此向东流到当曲后,称通天河,过青海玉树的直达门流入四川境内后,改称金沙江。

位置:沱沱河镇。

交通:沱沱河距离格尔木市400多公里,可以乘格儿木-拉萨的大巴车前往,自驾车也很不错,但一定要带氧气带。

唐蕃古道

唐蕃古道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交通大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道路,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唐蕃古道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唐蕃古道它的形成和畅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这条大道的起点是唐王朝的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终点是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4个省区,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

在西段的古道线路中,从西宁到玉树、从那曲到拉萨这两段线路大体上是沿着今天的青康公路和青藏公路行进的。

昆仑山大地震遗址

2001年11月14日发生于昆仑山口西的8.1级大地震是50多年来我国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全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最大的地震。地震所形成的地表破裂等现象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世界罕见且保存最完整、最壮观、最新的地震遗址。这些地表破裂现象内含深厚、丰富多彩,地震鼓包错列有致,地震裂缝深不可测,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景观。

这些地震遗迹处于自然状态下,会不断受到风、沙、雨、雪、气温等自然力的侵蚀、冲刷、掩埋、冻融作用的破坏,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很快消失殆尽,那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8级以上地震具有千年以上周期,到下一次如此规模的地震到来可能是千年以后的事了。所以昆仑山大地震遗址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世界罕见且保存最完整、最壮观的地震遗址。

位置:格尔木市昆仑山口西。

可可西里

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也被称为“美丽的少女”。

青藏铁路穿越的我国最大“无人区”――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北有昆仑雪山,南接唐古拉山。

这里现代冰川分布广泛。雪山,峡谷,石林,石环,盐湖边盛开的朵朵“盐花”以及冰川下热气蒸腾的沸泉等,组成了特有的雪域景观。

可可西里素有青藏高原“动物王国”的美誉,动物资源的特点是种群大、数量多。这里栖息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雪豹、棕熊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同时,蓝天白云下飞翔着金雕、黑颈鹤、大天鹅等鸟类,湖中游动着裸腹叶须鱼等鱼类,这些均为青藏高原特有物种。

沿青藏公路驱车经过可可西里时,公路两旁自由自在活动的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会让游客大饱眼福。

位置:青海省西南部,昆仑山以南,青藏公路以西的所有地区。

交通:乘车由青藏公路越过昆仑山口,择路进入可可西里腹地,一般选择从五道梁附近沿楚玛尔河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