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44986000000072

第72章 孩子自控能力差怎么办

有一双非常漂亮、非常吸引人的红色舞鞋,女孩子把它穿在脚上,跳起舞来会感到更加轻盈、富有活力。因此,姑娘们见了这双红舞鞋,眼光都发亮,兴奋得喘不过气来,谁都想穿上这双红舞鞋翩翩起舞一番。可是姑娘们都只是想想而已,没有谁敢真的把它穿在脚上去跳舞。因为这双红舞鞋传说还是一双具有魔力的鞋,一旦穿上,跳起舞来就会永无休止地跳下去,直到耗尽舞者的全部精力为止。

但是,有一个擅舞的、年轻可爱的姑娘实在抵挡不住这双红舞鞋的魅力,不听家人的劝告,悄悄地穿上跳起舞来。果然,她的舞姿更加轻盈,她的激情更加奔放,姑娘感到有舞之不尽的热情与动力。她穿着红舞鞋跳过街头巷尾、跳过田野乡村,她跳得青春美丽焕发,真是人见人爱、人见人羡。姑娘自己也感到极大地满足和幸福,她不知疲倦地舞了又舞。

夜幕在不知不觉之中降临了,观看姑娘跳舞的人群也都回家休息了。姑娘也开始感到了倦意,她想停止跳舞,可是,她无法停下脚步,因为红舞鞋还要跳下去。狂风暴雨袭来,姑娘想停下来去躲风避雨,可是脚上的红舞鞋仍然在快速地带着她旋转,姑娘只得勉强在风雨中跳下去。姑娘跳到了陌生的森林,她害怕起来,想回温暖的家,可是红舞鞋还在不知疲倦地带着她往前跳。姑娘只得在黑暗中一面哭一面继续跳下去。最后,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人们发现姑娘安静地躺在一片青青的草地上,她的双脚又红又肿,姑娘累死了,她的旁边散落着那双永不知疲倦的红舞鞋。

读了这个故事,你心里一定很难过,一定会同情那位可爱的姑娘。然而,有时我们也自觉不自觉地步入她的后尘。因为,这个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特别是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太强,尝试力太旺,常凭感情用事,不计较后果,更容易受到“红舞鞋”的引诱。在人生的道路上,像“红舞鞋”这样的诱惑是随时随地可见的。要面对它,而又能够做到心不为所乱、行不为所动,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自控力是能够控制自己、支配自己并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它表现为既善于促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又善于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来说,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神经纤维尚未全部髓鞘化,传递的神经行动容易泛化,不够准确,因此会常表现出自控能力比较弱。比如说:孩子也知道饭前吃零食不好,但当他看到香喷喷的点心和甜甜的巧克力时,禁不住美味的诱惑,趁妈妈不在家就拿来吃了;或者孩子去了医院,在路上,他答应妈妈看病时不哭,但当医生把听诊器放在他的前胸时,他又哇地哭了出来。孩子的这些行为都说明,他们并非有意和大人过不去,而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

自控力是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一种,家长应该注意孩子自控力品质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呢?

一、制订一些规则

给孩子订立规则,要求他持之以恒地执行规则,对于自控力的培养十分有益。暑假开始了,文文和妈妈通过讨论签下暑假规则:每天只吃一次冷饮;每天看半小时动画片;做完一门功课,收拾好课本再做另一门功课;晚上9点30分上床;晚上上床后背两个单词后熄灯;平时打篮球1小时;自己洗运动服。规则不多,只有5条,但订了就坚决执行,不马虎不迁就,更不允许任性骄横,为所欲为。两个月时间,文文进步神速。

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些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家规等行为准则,并利用校规,作为孩子行为的约束,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注意的是,这种行为准则不能过度或过于详细,否则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性。孩子过于“听话”,不利于他的成长,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创造性和开拓性。父母只要抓住主要问题就可以了,待孩子慢慢长大后,再注重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教育。

二、帮助孩子学会评价自己的行为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时,成人要坚持说理,要让孩子知道“要这样做,不可那样做”的道理,让孩子用这些道理来评价判别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这样他就会以此来约束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情。比如,已经很晚了,孩子仍坐在电视机前不肯去睡,家长若硬拖他去睡,一定会引起他的对立情绪。这时家长可以耐心地对他说:“今晚睡得太晚了,你明天早上起不来,到幼儿园就会迟到,会影响大家,还会使爸爸妈妈迟到。”成人坚持这么做,不迁就孩子,又不放弃耐心地说道理,久之就会使孩子渐渐学会评价和判别自己行为的适宜度,增强自我控制力。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幼儿自我控制力的培养,最初可以在生活习惯方面,如要求孩子准时起床、准时就寝,按时饮食,不偏食、挑食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自控能力培养着重于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心等方面,如要求孩子在集体中要遵守集体规则和纪律,不可随心所欲地侵犯别人的利益等等。成人如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不作无原则的迁就,孩子就会逐步学会控制、约束自己。

四、与孩子共同分享自控的过程

家长可找一件对自己而言需要提高自控能力的事情,如少喝咖啡、少抽烟等,让孩子也选择一件,如不要插嘴等,然后同时学着克制。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要让孩子看到作为家长的你是如何战胜冲动的,比如:“我想买那块表,但是我们现在正为假期出游攒钱,所以我就只好忍痛放弃。”并且,可以经常跟孩子互相检查对方在控制冲动上做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