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44986000000051

第51章 让孩子学会倾听

有一次,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采访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这个回答一时令观众感到有些不解。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个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孩子的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听话不要听一半,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强加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去,那样就会曲解人意。

孩子的表现欲望其实是非常强烈的。例如,老师课堂上每提出一个问题,教室里的小手便举得像一片小树林。有的孩子来不及举手就即兴发言、发问,有的孩子在听别人回答问题时,显得极不耐烦,不等同学说完,小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说着:“我会”、“我也会”。这时如果同学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教室里就会像炸开了锅,“我来”、“我来”的声音此起彼伏。

但是,这种没有耐心的行为,不管是对成人还是对孩子,都属于一种不良习惯。

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给人两只耳朵,而只给人一张嘴,意思就是要人少讲多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学会倾听,不但能给予他人自信,使自己取得信赖、赢得友谊,也是了解别人的最好的方式。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的倾听者,能从中听到财富。

“听”是人们直接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听”,并且“听”与语言是同时产生的,一个人语言的习惯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首先从“听”开始。有资料显示,“听”占人的语言活动的45%左右,几乎与“说”的活动总量相当。

对孩子来说,倾听将直接影响到他学习新知识、新本领的能力。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正如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所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因而,家长应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一、告诉孩子必须倾听的原因

让孩子学会倾听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明白前因后果。孩子懂得一些做事情的理由了,就会开始考虑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比如,为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他必须准时到幼儿园,你可以告诉他:“老师希望你们都能按时到幼儿园,这样谁都不会错过连续故事的下一集了。如果你迟到了,我上班也就迟到了。”

二、调整说话的方式

如果面对你的要求,你的孩子总是没有任何回应,那么你就有必要先问问自己,是不是自己一次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过多了。父母一下子对孩子提出几个要求并不罕见。有的父母会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时间到了,先把玩具收好,然后去刷牙、洗手、洗脸了。别忘换上睡衣再上床。”但是,对孩子来说,他很难记住所有的要求。所以,父母首先要使自己的要求简单化,提出要求后还要等30秒钟,看看孩子是否有回应,如果没有就再重复一遍。

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到要求后马上行动,不要浪费时间。但这样的理想并不可能成为现实。不过,父母可以想办法让孩子缩短拖延的时间。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父母需要改变以前那种隔着很远命令孩子做这做那的习惯,而是要让孩子看着你的眼睛,这样他才能明白父母说的话是很重要的,不能当耳旁风。

三、做倾听的好榜样

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倾听的最好榜样。通常自家人在交谈时比较随意,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孩子。因此,即使是在家里爸爸妈妈也要特别注意交谈时的方式和礼仪,专心听对方讲话,不要同时做其他的事。其次,告诉孩子在听对方讲话时应耐心听完,不要抢话、插嘴;特别是在上课时要做到安静地听、专心地听,不做小动作,不影响别人,让孩子懂得影响别人的听讲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

四、教会孩子如何提问

倾听他人,就是要给人更多的说话时间。如果孩子能够掌握恰当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他把说的机会给他人。

对于不认识的同学,在交谈的时候,两人往往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但是怎样提问却是有讲究的。比如,有些孩子会这样问:“你是从外地转学来的吧?”“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你有兄弟姐妹吗?”“你现在住在哪里呢?”“我们两个交朋友好吗?”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往往会让对方感到压抑,同时,这种提问往往三言两语就可以回答。

如果孩子换一种方式提问,把回答改成开放式的,那么,就可以引导他人畅所欲言。比如,“你是从什么地方转学过来的吧?”“你们那里有没有好玩的地方?”“你能不能谈谈你来这里后的所见所闻?”这样,对方就可能介绍一些提问者不太了解的事情。这种提问方式无疑是应该提倡的。

不过,应该让孩子注意,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涉及对方隐私和敏感的话题。

五、多表扬和鼓励

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去拼搏、去努力取得成就,目的就是为了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许和重视。一个人的辛勤努力,长期得不到肯定,那就有可能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在“听”的培养中,家长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让孩子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例如,“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孩子就能养成“听”的习惯。

六、通过训练增强倾听能力

下面是几个锻炼孩子倾听能力的方法:

1.按指令行事法

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按照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事,执行一些小任务,或完成一些相应的动作,在锻炼倾听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在引导孩子的时候,除了语言,还可以配一些动作和手势,综合培养他的注意力。

2.传话法

比如,妈妈可以向孩子说一段话或者讲一个故事,要求孩子认真仔细地听完,然后再把这段话或者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听,妈妈则听听孩子讲得是否准确。或者,全家人每个人各说出一段话传给其他人,当最后一个人把话传到发话人的时候,原话往往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这种游戏比较有趣味性,孩子往往会比较喜欢。

3.听辨错误法

父母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错误的、与事实相反的语句,引导孩子进行识别,并请他纠正。注意:设计的语句一定要建立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比如:小鸡嘎嘎地叫着,猫咪蹲在门口啃肉骨头等。

4.听故事法

在给孩子讲故事前,不妨先设置几个小问题,比如:故事的名称、时间、地点和内容分别是什么?故事中关键的对话有哪些?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讲完故事后和孩子一起分析,让他一一作答。如果是简短的故事还可以让孩子复述一遍,以此检验他的倾听能力和记忆能力。

5.听乐曲法

听音乐、听歌曲也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并感受音乐的内涵。听音乐前你可以让孩子特别注意:能听出几种乐器的声音?能不能模仿乐器的音效?欣赏歌曲时同样可以向孩子提出问题,比如:歌词唱的是什么?要是能模仿唱两句就更棒了。挑选适合孩子的音乐和歌曲,并以朋友的身份引领孩子一起听、一起想、一起做,孩子肯定兴趣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