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44986000000004

第4章 培养孩子做事细心的习惯

圆圆上大班了,妈妈却忧虑起来:孩子就要上小学了,可是对于幼儿园老师安排的一点点学习任务,圆圆就表现出马虎、丢三落四的毛病,不是很简单的算术题答错了,就是书本找不到了。要知道,这仅仅是漫长读书生涯的开始呀,不开一个好头,怎么能让孩子养成学习细心的好习惯呢?为此,圆圆妈妈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的确,对于培养孩子细心的习惯,家长和教师是不遗余力的。在家里,父母经常嘱咐孩子做事要细心;在学校里,教师常教导学生做题要认真、检查要细心。结果呢,孩子还是免不了出差儿,例如:很简单的事却办砸了,会做的题却出错了。对此,父母和老师只会叹气怪孩子没细心,仿佛这细心是与生俱来的,是由人的性格所决定而无法改变的。殊不知,细心也是人的一种习惯,需要后天的培养。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小学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细心的孩子,学习、做事认真细致,不会犯“低级”错误,这对他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细心的良好习惯,也就成了每一位家长和教师的重要职责。

但是,养成细心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持之以恒的结果,孩子不可能自己养成,是环境和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方法,可以作为借鉴。

一、培养细心越早越好

培养细心的习惯越早越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涂画,你把他涂黑,他就变黑,你把他涂红,他就变红。因此,越小培养良好的习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当小孩染上恶习后,要改变他,那就难了。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细心的前提是细心观察,应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从自己到他人,从家里到幼儿园,从昨天到今天到明天。其次,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经常指导、督促孩子有条理地做事。告诉孩子,房间摆设要井井有条,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以免需要的时候却找不到;晚上睡觉之前,要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并督促他们做好。这些对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很重要。

三、在玩中培养细致的习惯

游戏永远是孩子的最爱,游戏能培养孩子的各种优良品质。经常和孩子玩拼图、七巧板、“找不同”、“找错”等游戏对培养孩子细心的品质有重要作用。比如:跟他们一起玩数豆豆,看谁数得对,数错了几个,刮几下鼻子;打扑克牌,算加减,从两张牌的加减开始玩,看谁又快又准,到孩子学乘除后,就四张牌加减乘除一起算,这样即可以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细心。

四、亲子之间共同学习

亲子之间共同学习,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孩子养成细心的习惯。在亲子阅读中,妈妈和孩子一起用手指着故事内容,你一段我一段,其乐融融;在科学小实验中,爸爸和孩子一起睁大眼睛,密切注视着实验的变化;在音乐欣赏中,一起仔细聆听每一个音符的跳动……亲子共同学习,孩子受益匪浅,家长的善意提醒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指南针,家长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动力,家长自身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

五、培养孩子自己检查的习惯

有的家长等孩子做完作业以后,主动帮着检查,一发现错误马上指出,让其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养成马虎、随便做作业的习惯,导致作业错误不仅不会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家长的做法导致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从而更加马虎。最好的办法,就是如果发现了孩子的错误,先不动声色,鼓励孩子再检查一次,或是划定出错范围,让孩子自己查证,等孩子检查出来改正后,给予鼓励表扬。如果一点错也没有,就给予高度的表扬,小小的物质奖励也是可以的。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的,这对他们的学习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父母要教给孩子检查的窍门。比如:做数学时,就教他打草稿,而且草稿不要太草,在草稿上写计算竖式,一定要从上至下排列好题序,便于检查;做任何题目,必须把题目的要求看清楚,无论是试题还是作业,如果题目都不看就动笔做了,就会导致很简单的地方出现错误。

六、培养孩子细心阅读的习惯

养成细心阅读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缜密的思维。专家认为,掌握正确阅读方法的本身,也可以固化为良好的习惯,成为孩子有效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孩子读更多的书,获取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乐趣。很多名人在一生的学习中从不同方面总结出科学的读书方法。例如:著名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需要读三遍,即通读、精读和消化。第一遍对整本书的内容、风格和结构做简单的了解;第二遍仔细研读,对书中的内容做细致的分析和解剖;第三遍是回过头来再通读全书,对整本书进行总结和概括。这种读书方法也同样适用于阅读短文。孩子在根据短文回答问题前一定要多读,有时也许不只读三遍,甚至读五遍、六遍,总之要到读懂为止,且每一遍读都要有目的。

七、制订惩罚的措施

为了克服孩子粗心的毛病,制订一些惩罚措施是很必要的。比如:由于太马虎,作业或考试出了问题,就可以取消某项外出游玩的计划,或取消一次看电视或电影之类的娱乐活动;也可以罚他背诵两段有关讲认真、不马虎的格言、名言、谚语,或者学讲一个有关的故事。当然,当成绩有进步的时候家长就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并且“说话要算话”,这对他们继续坚持、努力能起到很大的正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