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44986000000021

第21章 培养孩子直面生活的勇气

萧萧两三岁时,是个很活泼的孩子,一见到大人,就会在大人身边跑来绕去;后来上小学了,就开始变得胆小怕事了,很难看到她脸上露出笑容。在学校,萧萧见到老师、同学都是怯生生的,上课不敢发言,回答问题也总是低着头,声音小得只有她自己才听得到。因为胆小,不爱说话,她没有朋友,课间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有时有调皮的同学故意招惹她,她也不敢反抗,只是悄悄地躲开。回到家里,萧萧也是抑郁寡欢,有时妈妈大声叫她都会把她吓一跳。妈妈非常失望地说:“这孩子怎么越来越没出息呢?”

勇气是一种宠辱不惊、勇于接受挑战、面对现实的态度。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勇气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克服困难需要勇气,承认错误需要勇气,坚持自我需要勇气,放下世俗也需要勇气。勇气是一种不偏不倚、岿然独立的人格。

孩子们并非真想生活在父母温柔的庇佑之下,他们虽然享受着父母的爱和关心,有时也会反感父母的过度保护。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但并不需要父母过于细致的关心和事无巨细的过问。父母越是怕孩子冒险,越是阻止孩子做事,孩子可能越会反感,有时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执拗地去做父母不让做的一切事情。这时,教育就走进了死胡同。

所以,尽管防止孩子受到意外伤害是父母应该考虑的,但父母不应该庇护孩子。实际上,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更深层次上是担心万一孩子受到伤害,自己的感情也会受到伤害,这种表现实际上是父母的一种自我保护。要锻炼孩子的勇气,就要从考验父母自身的勇气开始。

因此,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锻炼孩子的勇气和在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本领是十分必要的。

在培养孩子勇气方面,外国父母的经验值得借鉴。这里以英国为例。受传统力量的左右,英国人的家庭教育以培养“淑女”、“绅士”为目标。即便如此,在英国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要求仍然是十分全面的。其中,尤其强调对孩子勇气的培养。勇气是一个人主动进取的动力。英国父母深知这一点,所以对孩子勇气的开发和培养也就成为英国人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英国,父母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探险活动。

英国西南部的瓦伊河畔,有一所由少年探险组织建立的河流探险训练中心,专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8~16岁的少年儿童提供探险活动的机会,以训练孩子们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每年夏天,这里都有大批的孩子来参加为期一周的训练。孩子们每天一早离开营地来到河边,进行水中安全和救护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学习,然后,孩子们练习登艇和划艇本领。登艇并非易事,每一次练习都有孩子落水;划艇就更加困难,在激流中划艇要有顽强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由于平日艰苦的训练,很多孩子都已经掌握了划艇要领,所以在激流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安然无恙。但这个过程中仍然会有一些孩子落水,尽管孩子们都穿着防水服和救生衣,整个训练过程还是很危险的。孩子们在这里不仅仅是学习划艇技术,更重要的是锻炼意志,培养勇敢精神,同时也懂得了互助友爱、团结协作。类似的活动在英国的很多地方都有,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某种技巧,而是为了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为孩子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必要的准备。

英国人认为,在大人们看来是危险的不适合孩子做的事情,很可能是孩子可以胜任的,只是父母出于怜爱之心或对孩子的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阻止孩子去探索新事物、新环境,这无形中也就剥夺了孩子锻炼自己勇气的机会。

作为中国的家长,在学习借鉴这种教育理念和方式时,还要着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

一、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勇气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要有勇气承认错误,面对错误担负后果,没有责任感的人是无能的、无用的人。现在对自己学习的责任、生活的责任,将来对职业的责任,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在中国,家长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麻痹孩子,让孩子推卸责任。这个问题是相当普遍的,但意识到这一点的家长还很少,应当引起重视,要让孩子在自己的错误面前负起自己的责任,努力地表现自己,不要去辩解。

二、摔倒了站起来的勇气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老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这位老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边,3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不过,这3个月里面,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

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老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

老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汉气概?”

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3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老师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呢?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啊!”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也许会一次又一次将人击倒。毕竟,人不是泰山,不是磐石,不会永远屹立不动。但是,只要你在跌倒后马上站起来,就具备了勇气和毅力。只要有了这种勇气和毅力,跌倒了并不可怕,因为还会站起来,重新开始。

家长们不妨想想,你的孩子经受过挫折吗?你的孩子跌倒了能站起来吗?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有可能取得人生的成功。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剥夺孩子“跌倒”的权利,而是要着眼于培养孩子百折不挠的精神,让孩子具有跌倒了又站起来的勇气,因为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三、面对挫折的勇气

现在的不少孩子都是由祖辈带养的,而祖辈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等,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个性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空间,而这些“非物质的东西”,正是适应我们的社会发展需求所必需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心理方面的需求,在孩子失落的时候去安慰他、鼓励他。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快乐、失望和痛苦。这些,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家长的鼓励和引导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