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服从: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
44970000000009

第9章 服从是员工必须遵守的义务

服从是企业中每位员工必须遵守的一项义务。企业员工一定要知道“敬业、责任、进取、合作、忠诚、创新、高效、服从”这几种工作精神。在16字员工精神之中,“服从”又是其中的核心。以服从的精神投身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品质和意识,服从应该成为所有员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因为只有这种对企业的忠诚、责任,对上级决策的服从和执行,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服从,是职工应尽的一种义务。“下属服从上司,是上下级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的关系的前提,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上司观察和评价自己下属的一个尺度。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员工,必须服从上司的命令。”在军队里,下级服从上级是“铁律”,不能有丝毫偏差。企业虽不同于军队,但是要实现生产经营目标,每位员工必须具备较强的服从意识,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能提高执行力,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如果没有服从,对上级安排布置的工作,合心意的就干,不合心意的就不干,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那么这个企业岂不就是一堆散沙?一堆散沙,无论是多还是少,既垒不成块,更砌不成墙。只有树立和增强服从和执行意识,上下团结一致,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

服从,是优秀员工的重要体现。西点军校教育的目的,无一不是在培养学员的意志力、责任心、自制力和主动服从。工作实践证明,每一个优秀的员工虽然工作的岗位不同,能力有大有小,但他们的内在的实质相同,都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心无旁骛,高度投入,精益求精。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与组织始终保持一致的高度自觉精神,体现了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辱使命的奉献精神,体现了比一般职工群众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精神风貌,就是因为他们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以及高度的服从性和较强执行力。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员工,必须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创出一流的业绩。

成功的企业,其组织外部环境是依照市场经济方式进行资源配置,而其内部的资源配置是按计划配置的,尤其是在人力资源上。服从和步调一致,成为其取胜于市场的法宝。

服从与执行,对企业来说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现代企业发展的100年间,有一个现象非常有意思: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化发展成为企业家追求和努力的目标;另一方面,主导世界经济主要力量的大企业,由于竞争和垄断的需要,其内部资源的配置的计划性也越来越强。在企业外部,是市场配置资源;在企业内部,则主要是计划配置资源。由于这个特性,在企业内部,强调一致和统一,强调服从。在企业中,不是你愿意做什么,更多的是企业需要你做什么。

组织的效率来自组织的执行能力。执行能力的具体表现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

服从具有两个层面:从个体来讲,服从是不讲条件的;从组织来讲,要让成员服从,你的“命令”必须是可以操作的。如同“齐步走”口令,在执行中包含了:

(1)士兵听到口令后先迈出左腿;

(2)每一步的步幅为75公分;

(3)每分钟的步频为116步。

这些内容需要组织的统一和规范。没有统一和规范,执行就是一句空话。规范,使组织按照同一机制和程式发展、扩张,从而具有了无性繁殖的能力。这是组织做大的必要条件。

服从,是战士的一种职责。长官告诉战士:“命令就是命令,作为战士,你只需要服从命令,绝对不找借口地去执行。”可以说,军队没有绝对地服从和执行,就称不上军队;不知道服从的战士就不配做战士。

邱少云,这是个所有中国人都不陌生的名字。

1952年10月12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三九一高地反击战在激烈进行。为了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邱少云同志和战友一起潜伏在距敌只有六十多米的草丛里,等待时机向敌人展开攻击。潜伏前,领导规定了严格的纪律:为了保证整个军事行动的秘密,每个同志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绝对不能暴露目标。邱少云和大家向党支部坚决表示:“就是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也不暴露目标;暴露目标,就是革命的罪人。”

潜伏是半夜开始的,要在草丛里度过整整一个白天。蚂蚁、蚯蚓往裤筒里钻,邱少云和他的战友没有动;敌人向草丛中打枪,他们也没有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一颗燃烧弹落在邱少云的附近,火星溅在他的左腿上,一眨眼,腿上插的伪装袋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在他身上冒起来。但是他纹丝不动。邻近的战友真替他着急啊!有的同志想去帮助他一下,可那样势必暴露目标,给更多的战友带来危险。烈火在燃烧着,邻近的战友只听到他在呼哧呼哧地喘着气,不见有别的任何动静。就这样,烈火烧尽了周围的野草,年仅21岁的邱少云同志在烈火中壮烈牺牲了。潜伏任务胜利完成。下午5点30分,同志们向敌人发起攻击,仅20分钟就全部歼灭了面前的敌人。邱少云同志用自己的生命,严格遵守纪律,没有暴露目标,为同志们铺平了通向胜利的道路。

烈陷腾腾,大火烧身。邱少云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献出生命。这个传遍全国、妇孺皆知的故事,昭示我们:军队是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集体,需要铁的纪律。有了严格的纪律,就能把千军万马组织在一起,汇聚成一股拖不垮、打不散、攻必克、守必固的力量;没有严格的纪律,党就无法指挥军队取得斗争的胜利。

遵守纪律要自觉,不能像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邱少云能够这样做,不是任何人强迫命令的结果,完全是心甘情愿的服从。也正如人们说:“这个军队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

一个企业的运行,也需要服从。优秀的商品之所以能够站稳脚跟,就是因为它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同,服从了市场。

在当今的商品社会,人在某种意义上也变成了商品。商品是通过交换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样,一个员工,就是通过交换自己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要想在这个社会生存下来,就必须把自己推销出去;要想把自己推销出去,就必须赢得别人的信任;要想赢得别人的信任,就要学会服从。

在欧美职场中,所有的管理者和所有的员工都熟知一条定理——老板定理:第一条,老板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当老板不对时,请参照第一条。

老板定理要求我们把服从当作员工最核心的素质来看待,每个员工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工作第一,个人第二”的观念。有令必行、有纪必守的企业才有高效率,才有竞争力。

如今,很多企业都会对新员工进行军事化的培训,这一方面是要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和面对困难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新员工的服从意识。其实,这些员工参加的就是“稍息”、“立正”和一些简单的列队训练。但你千万不要轻视这些简单的动作,它们都是服从精神最本质的体现。列队让人明白,自己处在一个团队里,自己只是团队的一部分。

个人必须服从团队,没有服从,就没有团队的胜利,当然也就没有个人的胜利。所有团队运作的前提条件就是服从。没有服从就没有一切,所谓的宏伟蓝图、长远规划等都是在服从的前提下才成立,否则一切的计划都等于零。

服从是遵照、听从,而盲从是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与盲目随从。我们提倡服从,但不提倡盲从,就如同我们提倡尊重领导,但不提倡讨好领导一样。很多人误解了服从,认为服从就是去做领导所说的一切,这是把服从简单地理解为对人的服从了。我们说服从不仅仅要对人,还要对规章制度。也就是说,所做的事情必须符合法律、制度和道德的要求。

如果领导的指令不是从组织利益出发,而是从个人利益出发的,甚至是以牺牲组织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的,那么这样的指令还要服从吗?当然不能,因为这可能丧失了道德,违反了规定,触犯了法律。对这样的指令盲目服从,就不仅仅是为虎作伥,更有可能伤害到自己。

因此,对于一些领导的指令,下属也许不知道指令的原因和作用是什么,但是首先要考虑这个指令是否具有“合法性”,如果是“非法”指令,就一定不能盲从。

有些时候,领导指令的“合法性”很容易辨别,但为什么你不愿意服从?因为你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时,身为下属就应该具有这样的服从意识:总有你该服从的理由,只是你不知道。

杨广在一家酒店工作。最近酒店请了一个咨询顾问,为企业设计了一套标准化服务流程,并制定了一套服务手册。在这位顾问没有为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杨广对此很不理解,认为服务手册上的这些服务标准和规定都没有实际意义,但经过咨询顾问的培训之后,杨广发现原来这些规定真的非常有意义。

例如,在服务过程中,为什么不能用左手递物品?因为在一些国家,特别是伊斯兰国家,他们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用左手递物品是不尊重他们的行为。为什么清扫客房的时候抹布要折叠使用?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每次擦拭用的都是干净抹面。在进行卧具整理的时候,为什么枕套的开口一侧必须与床头柜的方向相反?这是为了避免客人将物品放进枕套后忘记了。厨师为什么不能穿拖鞋进厨房?因为他需要与开水、热油打交道,地面会打滑,会很危险等。

因为这位顾问是专门负责这个项目的,所以会很详细地为员工解释每个条款为什么一定要服从,要照做。但是,在其他工作中,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会把所有的原因告诉你,即便他有这个意愿,恐怕也没有这个时间。你要相信,任何一个管理者的“合法”指令,都是有其原因的,只不过是自己不理解、不知道而已。因此,对于“合法”的指令,不理解的也要服从。

正如上面所言,很多时候你并不能完全明确服从的理由是什么,也不清楚指令的原因是什么,会很容易产生对指令的怀疑。但想一想,很多时候你是怎样去判断问题的?你是不是往往以个人的角度去判断一个问题?由于你所处位置的高度和视野不够,因此所能获得的信息也就没有领导那样的全面和完整。信息的缺失,是下属不能完全理解领导的意图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A希望投标一个比较大的开发项目,但是由于能力不够,希望同另外一家公司B合作投标。但由于A公司和B公司在某个相对较小的项目上有竞争,彼此之间关系不是很融洽,于是,A公司领导决定放弃这个小项目,以同B公司缓解紧张关系。可是A公司小项目的负责人对此很不理解,也不支持和服从。他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把小项目拿到手,为什么要让给别人?这就是由于他所考虑的问题和信息与公司领导所考虑的不在一个层级上而造成的。因此,身为下属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理解的,不代表领导就是错误的,因为彼此考虑问题的层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