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服从: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
44970000000024

第24章 服从领导的安排

服从是金,员工要以服从为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员工不懂得服从,思想上没有服从的观念,那么将会被企业所淘汰。服从是自制的一种形式,每位员工都必须服从领导的安排。

一个各自为政的组织,只能是无政府主义,要知道,无头的苍蝇乱撞,断了尾巴的狼乱嚎。

任何一个企业的员工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自觉自愿地服从于领导,为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勇于承担责任。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忠诚于公司,忠实于他人,诚信经营,互利合作。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平常的心从事工作,以真诚赢得信任。服从领导时一定要顾全大局,真正做到“公司兴则我兴,公司亡则我衰”,与公司共命运。

企业内部要团结,不能搞一人专权,要发扬民主,深入开展工作。其次,员工必须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不搞“窝里反”。

员工服从领导,是领导开展工作并保持正常工作关系的前提条件,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领导观察和评价自己员工的一个尺度。所以说,作为企业中一名合格的员工,首先必须服从于领导的命令。

员工要服从领导,要敢于挑战,不管问题再多、困难再大、矛盾再复杂、任务再艰巨,也要努力克服,要防止和避免推诿扯皮、敷衍推卸等不负责任的言行。

那么员工怎样才能做到服从呢?例如:在某公司的训导中有这样一条:敬业爱岗。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每天早上从每个员工的嘴里读出,可是每天读时大家都能从中领悟到什么呢?在工作中,只要每个人从心底里尊敬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岗位,就能做到服从。试想一下,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所学与职业不对口,本身就对这个职业有排斥,更不要说热爱自己的岗位了,只是为了三餐而应付自己的工作而已,这样怎么能在工作中有突破,怎么能做出成绩呢?不妨想一想,你喜欢哪一种工作伙伴呢?是那些总在抱怨、总在找借口的人呢?还是那些乐于助人、有活力、值得依赖的人呢?那么你自己又是哪一种人呢?

有人曾说过一句话:“我们要经常做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缺点,从而去改正、去做到更好!不要小看“敬业爱岗”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中蕴含了极其深刻的意义。如果奥运健儿不热爱自己的职业,他们就没有夺金的原动力,就更谈不上如何为国争光了。所以,我们要敬业爱岗,这样在我们的工作中才有精神支柱,才有工作的激情与动力!

在工作中,你是否常常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如果给你机会,你会做得更好——这就是你做不好工作的借口。机会是什么呢?机会是一个小偷,来的时候悄然无息,走的时候却让你损失惨重。不要抱怨自己没有机会,运气不好,阿尔伯特·哈伯德在书中这样说:机会来自于苦干,命运掌握在勤奋工作的人手上。是的,机会时时都会出现在你的身旁,你也许没有察觉,如果你在工作中持苦干实干的态度,那么机会就会牢牢地抓住你;如果你对工作不屑一顾、满是抱怨的话,机会就会一次又一次地从你身边悄悄地溜走,所以说,只要你肯干,机会总会有的!

上帝不偏爱任何一个人,世界上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而成就自己的事业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轻而易举得来的财富和成功,即使有也不会长久,就像是中大奖一样。不要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只要勤奋努力,你一定能成功!

员工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公司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得失。要服从领导的安排,尊重企业的决定。在企业面前,没有个人得失,没有利益多寡,只有无条件地服从。

尽管说“服从是金”,但在企业中工作多年的员工会有这样一种比较深刻的体会:服从一次十分容易,但如果事事依从领导就很难做到。企业中的员工差不多曾经都有和领导作对的经历。

在平时,许多员工都能很好地与领导相处。而一旦面临特殊情况,才能真正检验出员工的服从素质。员工可能是刚受到领导的批评,便情绪化地对待领导的命令,不服从甚至顶撞领导随之而来的安排;或许是因为领导的原因使自己的利益不能满足,引发抵触心理,便跟领导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还有可能是领导的决策与自己有根本性分歧,或交办的事情对自己并无好处且有可能得罪同事,便不愿执行领导的决定。身临其境时,绝不可抗拒,一定要以宽广胸怀明智地服从。

善于服从、巧于服从更不应忽视。巧妙地服从,其实也是一种人生策略。

如果你是个才华出众的下属,能不折不扣地服从领导安排的工作,在执行中妥善地弥补领导的失误,在服从中显示你不凡的才智,这样,你就获得了优于他人的优势。当领导交代的任务确实有难度、其他同事畏缩不前时,要有勇气站出来承担,关键时刻显示你的能力、胆略和勇气。

毋庸置疑,每个领导都喜欢听赞美的话,就连包拯也喜欢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但善于用语言来赞美领导的人却未必是领导最喜欢的下属,也未必能得到领导的信任和赏识。真正敬重领导的人却未必能说出甜蜜的语言,而是以自己的行动来贯彻领导的意志,使领导的权威和威信得到认可、维护和巩固。无疑,聪明的领导也最喜欢这样的赞美。这样的员工一定会受到领导的青睐。

刘秀登基称帝后,在南方尚有更始帝手下的郾王尹尊等将领拒不投降,成为刘秀的心病。刘秀决定灭掉更始帝手下的这些拒不投降的将领,完成统一大业,使人民安居乐业。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诸大臣时,大臣们纷纷称赞刘秀“居庙堂之高而思其远”的心意,刘秀也越发感到统一的必要。但当他召集众将商讨对策时,谁都不愿去,谁也不愿拿主意。刘秀感到很丧气,最后以“木简”敲着地问道:“郾势力最强,宛居其次,谁能前去征讨?”

此时贾复应道:“请让为臣征伐郾王!”刘秀开怀笑道:“有执金吾贾复进击郾王,我还有什么担心的。”后来评功论赏时,贾复一声不吭,但刘秀却说:“贾复的功劳,我自己是一清二楚的。”贾复不是个善于逢场做戏、喜欢拍马的人,他的行为无疑是对刘秀决策的最大的支持和赞同。而一些人口头上说好,但让他去干却又极不愿意,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与贾复比起来结果怎样呢?刘秀说他的心里最有数。

当然,服从领导并不是要求盲目服从,不是领导说的都要听从,不是领导的决定都要遵从,如果服从的是错误的决策和命令,对别人对自己都没有好处。例如,李斯就是个死心塌地跟秦始皇走的人,对秦始皇逆来顺受、言听计从。秦始皇大兴土木,工程很多。为行建功立业之实,下定决心要“东填大海、西建阿房宫、南修五岭、北筑长城”,群臣们听后喧哗不止,劝谏者颇众,秦王十分不高兴。

此时,李斯却称赞秦始皇的计划道:“陛下操谋远虑,此数举措置得宜,导万民于千百世之鸿利。目下诸多困境,可致后世无穷之基业,奈何着眼于近途,而遗千古之功。”秦始皇听完很高兴,自觉没有看错人,认为李斯是个人才。李斯见秦始皇龙颜大悦,更是明目张胆地大肆吹嘘:“今陛下动众兴工,圣王之举也,奈何言之涌涌,尽阻基业之创就,臣不知何由至此?”秦始皇高兴地说:“丞相所言极是,朕意已决,众卿无需赘言。”自此把李斯视为知己。

李斯在大兴土木方面盲目信从秦始皇,并为之歌功颂德,只为一人着想,却害苦了天下老百姓,助长了秦朝的苛政,不仅激怒了民众,而且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溃。

聪明的员工既尊重领导的决策和命令,又能有分辨地执行领导的决定,只要事情解决得完满,同样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