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服从: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
44970000000002

第2章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的纪律,就会变成一盘散沙。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由企业领导班子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是企业领导与劳动者在工作中所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本质上讲,企业规章制度属于行为规范的范畴,企业规章制度应当具有明示性、合法性以及对员工行为的指导性。企业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立法”,是企业规范运作和行使用人权的重要方式之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目标要求。制定必要的企业规章,有利于在微观上建立企业的组织行为架构,使现代企业制度中已经法律化的权利和义务在实践中更具有可操作性,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如决策层与管理层的分工,职、权、责的划分,章程的细化,都有赖于企业的规章制度来体现、实施和保障。规章制度所具有的明确性的特点,有助于规范企业内部各组织、各部门及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使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恪尽职守。

一个好的规章制度体现了职、权、责的统一,能够充分调动企业部门、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员工在了解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后,才能目标明确,行为统一,形成完整的企业文化。

孙子成功训练吴国宫女的故事,就证明了严明纪律的作用。他主张用爱心感化士兵后,就要用严法、赏罚来命令他们,让他们既感恩,又畏威,不敢以身试法。他认为只有严明纪律,才能使全军将士“齐勇若一”,指挥整个军队,就像指挥一个人一样整齐统一。一个部队如此,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一个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任何行业的规章制度,都必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规章制度都是一定具体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客观产物,存续时间愈长久,说明其制度中可能愈是包含着科学合理的内核。此外,任何规章制度对其实施范围内的人而言,都是一样的,它对企业全体员工都是同样对待的。管理行为应当依据规章制度,被管理者的行为亦应当依据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公正性。

要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一方面,管理者如何对待下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即是否善于与员工交流;另一方面,员工对规章制度的认识、理解也是企业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

孔明认为:“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他认为训练一支士气高昂、纪律严明、听从指挥的军队,是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因而他十分重视对军队的治理。同样,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注意从诸多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对企业的治理。企业管理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对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根本。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虽有担心,但马谡表示愿意立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交代马谡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驻兵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时,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而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

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想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

“纪律可以促使一个人走上成功之路。”怡安管理顾问公司的陈怡安博士曾说过,“领导者的气势有多大,就看他纪律有多深。”一个好的领导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坚持带动团队遵守纪律的人。

火炉面前人人平等,谁摸谁挨烫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不同的人从事不同的管理工作,其方法也是相异的,但基本的东西却是相同的,其根本就是规章制度。此外还有方式方法、人格魅力等等。能够自觉地依据完善的规章制度实施管理,其管理必然是行之有效的。

《左传》记载:孙武去见吴王阖闾,与他谈论带兵打仗之事,说得头头是道。吴王心想:“纸上谈兵管什么用,让我来考考他。”便出了个难题,让孙武替他操练姬妃宫女。孙武挑选了100个宫女,让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

孙武将列队操练的要领讲得清清楚楚,但正式喊口令时,这些女人笑作一堆,乱作一团,谁也不听他的。孙武再次讲解了要领,并要两个队长以身作则。但他一喊口令,宫女们还是满不在乎,两个当队长的宠姬更是笑弯了腰。孙武严厉地说道:“这里是演武场,不是王宫;你们现在是军人,不是宫女;我的口令就是军令,不是玩笑。你们不按口令操练,两个队长带头不听指挥,这就是公然违反军法,理当斩首!”说完,便叫武士将两个宠姬杀了。

场上顿时肃静,宫女们吓得谁也不敢出声,当孙武再喊口令时,她们步调整齐,动作划一,真正成了训练有素的军人。孙武派人请吴王来检阅,吴王正为失去两个宠姬而惋惜,没有心思来看宫女操练,只是派人告诉孙武:“先生的带兵之道我已领教,由你指挥的军队一定纪律严明,能打胜仗。”孙武没有说什么废话,而是从立信出发,换得了军纪严明、令出必行的效果。

做人难,做个优秀的管理人才更难。尤其是担任管理职务的中层干部,在推行政策的时候常常因为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而无法施展。这些人或许比自己职位高,或许有一定的背景,他们形成的阻碍会让你进退两难。

管理者应该坚持正确的原则,因为你的政策如果推行不下去,就会影响到你的前途。这就是经济学上最常用的一种理论:博弈论。其实,只要你客观公正地执行政策,而不是过多地纠缠于自己的私利,你成功的机会就很大。

制度的制定是为了保证组织成员行为的一致性。实际上,任何组织都一样。要使组织成员能够具有统一的行为,组织者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建章立制”,确定游戏规则。所以,一个明智清醒的管理者,其在组织建设上都把很大精力放到规则的制定上。

换一个角度说,使命和目标是指组织要干什么;而建章立制则主要是指这个组织和组织成员不能干什么。

1985年,张瑞敏到海尔任厂长时,他规定的第一条纪律竟是“不准在车间大小便”。20年后的今天,我们听起来可能感到有些可笑,但是,如果不这样,就可能没有今天的海尔。

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也是从制定“小”规定开始带领联想走向世界的。柳传志自己讲,由于是知识分子办企业,最初大家没有时间观念,开会经常迟到早退。为此,他规定:谁迟到,谁罚站。但第一个犯规的是柳传志的老朋友、公司副总经理。怎么办?柳传志硬着头皮执行了纪律,自己也吓出了一身汗。

15年后,2004年底,当联想宣布收购国际著名IT企业IBM的全球PC业务时,尽管有人怀疑这个“蛇吞象”能否消化,但没有人质疑联想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