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生态养殖泥鳅
44848300000046

第46章 稻田养殖泥鳅有哪两种养殖方式?

稻田饲养商品泥鳅有半精养和粗养两种。半精养是以人工饵料为主,对鳅种、投饵、施肥、管理等均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单产较高。粗养主要是利用水域的天然饵料进行养殖生产,成本低、用劳力较少,但单产较低。

(1)半精养。一般在秋季水稻收割之后,选好田块,搞好稻鱼工程设施,整理好田面。来年水稻栽秧后待秧苗返青,排干田水,太阳暴晒3~4天。每100平方米田面撒米糠20~25千克,次日再施有机肥50千克,使其腐熟,然后蓄水。水深15~30厘米时,每100平方米放养5~6厘米泥鳅苗种10~15千克。放养后不能经常搅动。第一周不必投喂,1周后每隔3~4天投喂炒麦麸和少量蚕蛹粉。开始时均匀撒投田面,以后逐渐集中到食场,最后固定投喂在鱼凼中,以节省劳力和方便冬季聚捕。每隔1个月追施有机肥50千克,另加少量过磷酸钙,增加活饵料繁衍。泥鳅正常吃食后,主要喂麦麸、豆渣、蚯蚓和混合饲料。根据泥鳅在夜晚摄食特点,每天傍晚投饵1次。每天投饵量为在田泥鳅总体重的3%~5%。

投饵做到“四定”,并根据不同情况随时调整投喂量。一般水温22℃以下时以投植物性饵料为主;22℃~25℃时将动、植物饵料混合投喂;25℃~28℃时以动物饲料为主。11月至翌年3月基本不投喂。夏季注意遮阴,可在鱼凼上搭棚,冬季盖稻草保暖防寒。注意经常换水,防止水质恶化。冬季收捕一般每100平方米可收规格10克以上泥鳅30~50千克。

(2)粗养。实行粗养的稻田,同样应按要求做好稻田整修和建设必要的设施。当水稻栽插返青后,田面蓄水10~20厘米后投放泥鳅苗种。只是放养密度不能过大,由于不投饵,所以通常每亩投放3厘米鳅种1.5~2万尾,或每100平方米稻田投放大规格鳅种5千克左右。虽不投饵,但依靠稻田追施有机肥,可有大量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及稻田昆虫供其摄食。夏季高温时应尽量加深田水,以防烫死泥鳅。如为双季稻田,在旱稻收割时,将泥鳅在鱼凼或网箱内暂养,待晚稻栽插后再放养。如防害防逃工作做得好,每亩稻田也可收获体长10厘米(尾鱼8克左右)泥鳅50千克以上。另一种粗养方式是栽秧后,直接向田里放泥鳅亲鳅10~15千克,任其自然繁殖生长,只要加强施肥管理,效果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