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生态养殖泥鳅
44848300000040

第40章 生态养殖泥鳅,池塘应该怎样建造?

池塘养殖泥鳅可以是土池、水泥池。可根据生产目的,放养不同规格的鳅种和稀放鳅苗,收获不同规格要求的商品泥鳅。

池塘的建造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因素。

(1)面积。养殖泥鳅池塘的面积一般来说不宜过大,以利于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资金、人力、土地面积、水量、饲料肥料来源、技术、市场等进行规模设计。可单池建造、连片建造和苗池、种池、成品池配套建造。初期上马应尽量利用原有塘、坑、洼地等略加改造成池,以减少基建投入,有盈利后再安排扩大或改造。

泥鳅鱼苗池(兼为产卵、孵化池)每口8~12平方米,鱼种培育池每口16~40平方米,成鳅池每口100~200平方米。

(2)土池。选择保水性能好的黏土或壤土地进行挖方建池,池壁有一定的倾斜。有条件的可用砖、石护坡,水泥勾缝。池底及四壁必须夯实。池深0.6~1米,水深30~50厘米。

(3)水泥池。可建成地下式、地上式或半地上式。池壁多用砖、石砌成,水泥光面,壁顶设约12厘米的防逃倒檐(约半块砖)。水泥池池底处理非常关键,必要时应先打一层“三合土”,其上铺垫一层油毛毡或加厚的塑料膜,以防渗漏,然后再在上面浇一层厚5厘米的混凝土。池深根据饲养方式而不同,有土饲养时为0.7~0.8米,无土流水饲养时为0.5米。回填到池底的泥土最好用壤土而不能用黏土。

每口土池和水泥池均应设独立的进排水口、溢水口。池底应有2%~3%的比降,以使水能排尽。进水口高于池水水面,排水口设在池底集鱼坑的底面。集鱼坑大小根据池子大小建造。有土饲养时在集鱼坑四周应设挡泥壁,并在泥面水平处增设一个排水口,以便于换水。进排水口及溢水口均应设防逃栅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