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见鬼:一个货车司机的离奇经历
44033600000163

第163章 大元帝国的覆灭

当高月说完僰人诅咒的时候,我也跟着愣住了。突然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才短短的两天,秦教授和高月究竟遇见了什么那?我问道:“小月,你也别难过了。我们上去吧!说说怎么回事!”

高月点点头。

我上前去牵住了高月的手,她的身体还在颤抖。我扭头对老楚说道:“老楚,你赶紧报警把秦教授安置一下。”

老楚有些不爽的鄙视了我一眼,点了点头。

上了三楼,秦教授刚跳楼自杀的房间。房门开着,窗户开着,晚间的微风轻抚,窗纱轻轻起舞。

屋里的灯亮着,但却是带着一股压抑的气氛。秦教授刚刚跳楼自杀了,结束了他五十多载的生命,跨入下一个轮回里去了。

我牵着高月的手,坐在了房间里的床上。

高月紧紧的搂住了我,靠在了我的肩膀上,颤抖的身体在向我诉说着她的失落,恐惧和无助。

我没有说话,轻抚高月的秀发,不免心中又是一阵刺痛。望着高月失落的神情,我想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是话到嘴边我却停住了。我知道,她此刻需要的是安慰和静一静。

我沉默无声的等待着,不知道过了多久,高月的身体不再颤抖了。似乎失落的心情渐渐的得到了平复。我突然想起了周正,那个秦教授的得意学生,此刻他去了哪里。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情,为什么周正却不在?我问道:“小月,周正那?不是跟你们一起的吗?”

高月猛的从我身上起来,起身跑到窗口,在地上捡起了一张纸条,回来递给了我。

“小月,那个人欺骗了我们。我知道我要去藏金洞,秦老师一定不同意,但为了秦老师的安全,我必须回去找到玄冥古鼎。如果秦老师回来,你告诉他我有事出去了。千万替我保密。——周正”

这张纸条是周正离开时留下的。至于周正所说的藏金洞,玄冥古鼎,再一次让我坠入了云海里。我问道:“小月,周正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高月坐在一边,说道:“纸条我是夜里起来去卫生间,在门口看到的。看到纸条后,我就去找秦教授了。只是没想到,秦教授他......”

说到这里,高月又变的激动了。我拍了拍高月的肩膀,说道:“小月,你也别想那么多了。生死有命,世间的一切都逃不过轮回。”

高月点了点头。

“对了,小月,刚才你说的僰人诅咒是怎么回事?”我又问道。

高月扭头望着我说道:“这件事就说来话长了。有时间我在慢慢告诉你。你先看下老师的笔记吧!”说完高月起身从书桌上拿起一个笔记本递给了我。

那是一本封皮被摸的很久的笔记。我翻开了笔记,笔记上的密密麻麻的记载着秦教授关于元朝末年,以及大明王朝初年,有关僰人灭族的史料记载和推理。我大致翻阅了一下,整本笔记都密密麻麻的,被秦教授写的满满的。

看来秦教授下了很多功夫。我叹了口气,好端端的一个学者就这样没了。在我快速的翻阅中,发现,全本笔记而最诡异的记载,便是那个关于僰人的诅咒,以及引发僰人灭族的玄冥古鼎。

笔记的开头中,是秦教授对于元朝末年,当初不可一世的大元帝国如何衰败的记载。

大元帝国的存在只有短短的97年。是自中国结束三国混乱之后,进入统一时期,第二个最短命的王朝。第一个便是只有38年的大隋朝。

而在这些朝代中,元朝的国土是最大的一个,达到了1400万平方公里。

在秦教授的记载和分析中,我看到,元朝的覆灭总结为一点就是没文化。

为什么这么说那?

下面是秦教授的分析和注释。

元朝起于蒙古族,由成吉思汗铁木真征伐好战所带来的强大局面。他的强大是一群马背上的蒙古人打下来的。

但这个庞大的军队群体,一群游牧民族,只有蛮力和好战的血性在骨子里,唯独缺失了文化。

没有文化,只有一味的蛮力战争,杀伐,看似很强大,但却是最脆弱不堪一击的。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命脉的主导。统治者和庞大的军队,是一群没文化的牧民,即使是有汉人辅助,但他们的人性也没有把文化发展当回事,所以元朝的覆灭是必然的历史结果。

有人说元朝是强大的,它有14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但那样,不能真的算是强大。只能说是武力上的强大,用武力的胁迫,去征服那些弱小。所以,元朝不算强大。而真正意义上的强大,一个国家不仅仅是在武力上强大,还有在文治上强大,只有文治武功并重,国家才能够强盛和壮大。

大唐王朝基业28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文治武功上都很厉害,所以开创了大唐盛世,国力强盛,引来万国朝圣的情景。大唐的强盛,是因为李世民注重经济文化的发展。因为经济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只有抓住了这个命脉,你才能强大。

在最后,是秦教授对大元帝国覆灭的惋惜和感叹。

秦教授说元朝是个武功很厉害的人,只会用蛮力去打架,去征服别人,却不懂的怀柔之道。文化的缺失,使得大元帝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一直缓慢,就算是全盛时期的生产力依然赶不上宋朝衰败的时候。

这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缺失所造成的诟病。

当有一天,一个国家忘记了自己的文化,那么它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看完秦教授这些分析,让我感叹不已。

而在此记载中有一个让人最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元廷每年都会派人去乌蒙路(今昭通元朝时置乌蒙路),会见僰人的族长,至于是什么事情,史料中却没有记载。

这一点让我好生奇怪,元廷为什么会派人去乌蒙,会见僰人?而这种奇怪的举动,直到元廷覆灭的前一年才结束。

那么奇怪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元廷会一直派人接近僰人?或者说僰人有着什么样的秘密,让元廷窥伺已久。再或者就是僰人为元廷守护着什么秘密。

以至于就连大明朝也进来插一脚,甚至把僰人都给灭族了,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的僰人悬棺。

当我正准备往下看的时候,老楚的喊声惊醒了我。

只见老楚的身后跟着一个警察。

“小月,这位同志想请你回去跟他坐下笔录。”老楚说道。

高月起身,擦了擦湿润的眼角,“好!我跟你去!”

警察同志点点头,带着高月出去了,回派出所。

“我说老楚,你不去陪着你的小月月?你就忍心她一个人去派出所?”我看着老楚那一身的邋遢样说道。

老楚瞪了我一眼,骂道:“******,我跟你说咱俩是友尽了。你明知道我喜欢小月月,还跟我争,咱还是兄弟吗?”

老楚有些十分的不爽。我回道:“你大爷的老楚,你不是不知道我的情况,我是不可能跟她在一起的。我可对她没那个意思。你小子别多想。你说你以前好好的帅小伙,现在整的跟犀利哥似的,人家见了你不吓跑才怪。”

“你少转移话题。刚才你们俩聊什么了?”老楚问。

“等会儿有时间我在告诉你。你还是赶紧去看看你的小月月。”我笑道。

老楚上前给了我胸口一拳,转身跑了出去。

我知道,我在说那话的时候,心里都在痛。

老楚走了,我关上了房门,坐在秦教授的房间里继续看秦教授的记叙。

翻开笔记,接着便是秦教授这两天的见闻。他的一个朋友在乌蒙的豆沙关,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秘密,那就是有关僰人悬棺的玄冥古鼎。

说起豆沙关,位于滇东北云川交界处的盐津县豆沙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就了锁滇扼蜀的雄关天堑,为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要隘。因其对岸壁立千仞的石岩,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称“石门关”。

石门关(关隘建筑)始建于隋朝,以前有一尺二厚的两扇门,门一关,门杠一顶,中原和边疆两面就隔绝了。特别在唐朝的时候,天宝年间战争爆发,南诏叛唐后,石门关就关闭了,一关就是40多年。到了袁滋受命赴南诏去册封异牟寻,才重新打开了石门关。

现在的豆沙古镇,是在2006年“7·22”地震之后重新修建的,2008年开放旅游。虽是重建,却不失古韵。维新而不篡改,使得这个崭新的千年古镇,依旧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青石板的街和各种商铺与“马栈”,均悬挂着古色古香的匾额楹联,凡词句书法,皆隐现着抹不开化不去的万古云烟,有人言道“南有和顺,北有豆沙”。豆沙关有著名的“五尺道”遗迹、唐袁滋摩岩、“僰人悬棺”等著名的景点,一些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重点文物。

而在接下来的研究记载中,秦教授详细的分析了僰人悬棺的由来,以及跟元廷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