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幼儿益智故事
43680500000013

第13章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公园里,绿草如茵,蓝天如碧,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刚会走路的孩子在这儿玩耍,那年轻的妈妈正幸福地望着草地上嬉笑追逐的孩子。忽然由于跑得太快,孩子一下子跌倒在地,“哇哇”地哭开了。

小孩哭着等妈妈来扶,可是那母亲坐在那儿没动,微笑着对孩子说:“宝贝坚强,小男子汉,来,自己爬起来!”小孩哭了半天不见母亲过来扶,就只有自己爬起来,按照妈妈的吩咐,拍拍土,擦擦泪。小孩又高兴地玩去了,不一会儿又跌倒了,他知道哭也没有用,妈妈不喜欢跌倒了只会哭的小孩,很乖的自己起来,拍拍土,又玩去了。

别让自己习惯贫穷

一个人一直过得不太如意,就特地跑去请教一个有名的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左算右算,最后告诉他:“你40岁以前一定是既落魄又贫穷,生活很不如意,对不对?”

这个人听了大为惊讶,觉得算命先生简直是神仙:“大师,你可真厉害!我一直都不顺利,命运很坎坷,再过几天我就40岁了。那40岁以后呢?”他充满了期待,等着算命先生的回答。

“40岁以后你依然贫穷。”

“为什么?”此人疑惑地问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冷冷说道:“因为你已经习惯了!”

毛毛虫的悲剧

有人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这些毛毛虫开始动了,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研究者在毛毛虫队伍旁边摆了一些食物,但这些毛毛虫要想得到食物就得解散队伍,不在一条接一条地前进。

研究者预料,毛毛虫很快就会厌倦这种毫无用处的爬行,而转向食物,可是毛毛虫没有这样做。它们沿着花盆边以同样的速度走了7天7夜,一直走到饿死为止。

这些毛毛虫遵守着它们的本能、习惯、传统、先例、经验、惯例,或者随便你叫它什么好了。它们的付出的确很多,但毫无成果。

马戏团里的小象

小象出生在马戏团中,它的父母也都是马戏团中的老演员。

小象很淘气,总想到处跑动。工作人员在它腿上拴上一条细铁链,另一头系在铁杆上。

小象对这根铁链很不习惯,它用力去挣,挣不脱,无奈的它只好在铁链长度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过了几天,小象又试着想挣脱铁链,可是还是没成功,它只好闷闷不乐地老实下来。

一次又一次,小象总也挣不脱这根铁链。慢慢地,它不再去试了,它习惯铁链了,再看看父母也是一样嘛,好像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小象一天天长大了,以它这时候的力气,扯断那根小铁链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可是它从来也想不到这样做。它认为那根链子对它来说牢不可破。这个强烈的心理暗示早已深深地植入它的头脑中了。

一代又一代,马戏团中的大象们就被一根有形的小铁链和一根无形的大铁链紧紧拴着,活动在一个固定的范围中。

愚者与智者

前面路上纵横交错密布着数不清的网。

一个智者走到网跟前,很优雅地弯下腰,一点一点地慢腾腾地理着网,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找出一条路来!”

一个愚者走到网跟前,看了看网,就果敢地迈步向网中走去,一边走,一边理着网。

几天以后,愚者回来了。他衣衫破烂,身上有一道一道的伤痕,但是他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在那条路上,洒着斑斑点点的血迹。

愚者整理了一下破烂的衣衫,又出发寻找新的道路去了。

那位智者依然在很优雅地理着网,依然在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要找出一条路来!”

三个仆人

主人要出门到远方去。临行前,他把三个仆人召集起来,给他们三个人每人1000两银子,一年过后再归还给主人。

一年后,主人回来了,就把仆人叫到身边,了解他们对银子的使用情况。

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1000两银子,我已用它赚回来了5000两。”

主人听了很高兴,赞赏地说:“好,善良的仆人,你既然在赚钱的事上对我很忠诚,又这样有才能,我要把许多事派给你去管理。”

第二个仆人接着说:“主人,你交给我1000两银子,我已用它赚回来了2000两。”

主人也很高兴,赞赏这个仆人说:“我可以把一些事交给你去管理。”

第三个仆人来到主人面前,打开包裹得整整齐齐的银包说:“尊敬的主人,看哪,您的1000两银子还在这里。我把它埋在地里,听说您要回来,我就把它掘了出来。”

主人的脸色立即沉了下来说道:“你这又愚又懒的仆人,你浪费了我的钱!”

主人于是夺回他这1000两,给那个挣了5000两银子的仆人,并说:“凡是有的,还要加倍给他;没有的,连你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一个穷人的致富梦

一个富人看到一个穷人很可怜,发善心愿意帮助他致富。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贫穷了。

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开荒,可是没有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付诸了行动,只是当他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他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还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卖鸡蛋立刻可以赚些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

穷人的计划又付诸了行动,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又艰难了,他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破灭了。穷人心想:致富是无望了,还不如把这只鸡卖了,打回来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很快春天来了,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地送来种子,赫然发现穷人正就着咸菜喝酒,牛早就没有了,房子里依然一贫如洗。

智慧的少女

有位商人欠了一位放高利贷的债主一笔巨款。那个又老又丑的债主,看上了商人青春美丽的女儿,便要求商人用女儿来抵债。商人和女儿听到这个提议都十分恐慌。

狡猾伪善的高利贷债主故作仁慈,建议这件事听从上天安排。他说,他将在空钱袋里放入一颗黑石子,一颗白石子,然后让商人的女儿伸手摸出一颗石子,如果她拣中的是黑石子,她就要成为他的妻子,商人的债务还要还;如果她拣中的是白石子,她不但可以回到父亲身边,债务也一笔勾销。但是,假如她拒绝探手一试,她父亲就要入狱。

虽然是不情愿,商人的女儿还是答应试一试。当时,他们正走在花园中铺满石子的小径上。协议之后,高利贷的债主随即弯腰拾起两颗小石子,放入袋中。敏锐的少女突然察觉:两颗小石子竟然全是黑的!

如果你是那个不幸的少女,你会怎么办?

女孩不发一语,冷静地伸手探入袋中,漫不经心似的,眼睛看着别处,摸出一颗石子。突然,手一松,石子便顺势滚落到路上的石子堆里,分辨不出是哪一颗了。

“噢!看我笨手笨脚的,”女孩说道,“不过,没有关系,现在只需看看袋子里剩下的这颗石子是什么颜色,就可以知道我刚才选的那一颗是黑是白了。”

当然,袋子里剩下的石子一定是黑的。恶债主既然不能承认自己的诡诈,也就只好承认她选中的是一粒白石子。

老人钓鱼

一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坐在他旁边的一个老人也在守望着一根长长的渔竿。

一段时间过去了,奇怪的是,老人不时地就能钓到一条银光闪闪的鱼,可是年轻人的浮标却没有动静。年轻人迷惑不解地问老人:“我们钓鱼的地方相同,您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诱饵,为什么我就毫无所获呢?”

老人微笑着说:“这就是你们年轻人的通病,容易浮躁,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烦乱不安。我钓鱼的时候,常常达到了浑然忘我的地步,我只是静静地守候,不像你会时不时地动动鱼竿,叹息一两声。我这边的鱼根本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的举动和心态只会把鱼吓走,当然就钓不到鱼了。”

风景,就在我们身边

一条河隔开了两岸,此岸住着凡夫俗子,彼岸住着僧人。凡夫俗子们看到僧人们每天无忧无虑,只是诵经撞钟,十分羡慕他们;僧人们看到凡夫俗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十分向往那样的生活。日子久了,他们都各自在心中渴望着:到对岸去。

终于有一天,凡夫俗子们和僧人们达成了协议。于是,凡夫俗子们过起了僧人的生活,僧人们过上了凡夫俗子的日子。

没有过多久,成了僧人的凡夫俗子们就发现,原来僧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悠闲自在的日子只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便又怀念起以前当凡夫俗子的生活来。

成了凡夫俗子的僧人们也体会到,他们根本无法忍受世间的种种烦恼、辛劳、困惑。于是也想起做和尚的种种好处。

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各自心中又开始渴望着:到对岸去。

天堂与地狱

一个人想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正在吃粥,但奇怪的是,一个个面黄肌瘦,饿得嗷嗷直叫。原来他们使用的勺子有一米长,虽然争先恐后盛粥往各自嘴里送,但由于勺子比手长,就是吃不着。

“地狱真悲惨啊!”这个人想。

然后,这个人又来到天堂。天堂的人正好也在吃粥,一个个却红光满面。但奇怪的是,天堂的人使用的也是一米长的勺子,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互相喂对方!

这是件好事

很久以前,一位国王非常信任自己手下的一位充满智慧的大臣。这位大臣的口头禅是:“很好,这是件好事。”

有一天,国王在探试宝剑时,不小心将自己左手的小指头割断,智慧大臣闻讯赶到皇宫。见到国王正在包扎鲜血淋漓的左手,智慧大臣的口头禅又来了:“很好,这是件好事。”国王的伤口正疼得厉害,听见这句话顿时大怒,下令将他关进大牢。智慧大臣仍然说:“很好,这是件好事。”

几个月后,国王到森林里狩猎,国王着迷于追逐一只羚羊,无意间竟然穿越了国界,进入了食人族的地盘。食人族将国王及随从的大臣全都抓了起来,见到国王服饰华丽,巫师便决定用国王来献祭。正要举行祭礼的时候,巫师突然发现国王左手少了一根小指头。根据食人族的规矩,肢体不健全的人是不能用来贡献给祖先的。当下酋长大怒,将国王逐了出去。而那些跟随的大臣,一个也没有活着回来。

九死一生的国王回到宫中,想起了智慧大臣的话,连忙下令将他从牢里释放出来。国王深觉在他割断小指头时,智慧大臣所说的话很有道理,并为了这几个月的冤屈向他道歉。智慧大臣还是那句口头禅:“很好,这是件好事。”

国王说:“你说我少了小指头是件好事,我相信。但是我关了你这么久,让你受了这么多苦,难道对你也是件好事?”智慧大臣笑着点点头:“当然是件好事!如果我不是在牢里,一定会陪您去打猎,那么我今天就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