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孔子的故事
4316700000039

第39章 辅治鲁国(8)

大夫黎钮连忙说道:“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花言巧语来推托,君子有了过错,就会用行动来表示自己的诚意,国君如果真的感到了愧歉,就把鲁昭公安葬的郓城和阳虎所占的汶阳等地归还给鲁国以示修好吧。”

郓城和汶阳从前是鲁国的领地,后来齐国从阳虎手中夺得,一直占为己有。齐景公这次接受了黎钮的建议,派出使者将郓城和汶阳归还给了鲁国,并修书向鲁定公表示歉意。

经过这一次的外交,孔子在鲁定公心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鲁国上下的名声也达到了顶峰,大家都知道孔子文武兼备,将鲁国管理得蒸蒸日上,日渐强大起来。

【子曰】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启示】

孔子说, 一个人,在利益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即使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算是十全十美的人了。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人,往往是那些临危受命挺身而出的人,真正的君子,是不会见利忘义的。孔子就以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出了他有所担当的一面。

六、以礼行事

一天上午,大司寇孔子由几名弟子陪同,徒步在鲁都城内巡查社会治安,来至南菜市时,发现一群人围观两个打架斗殴者。

孔子住步,只见:两筐青菜撒在地上,被践踏得不成样子;两个厮打的人蓬头垢面,踏掉了鞋子,扯破了衣服,抓破了脸皮。那个四十多岁的壮年人猛使一个别脚,把那个少年摔倒了,跨腿骑到他身上,正欲举拳猛打其头,孔子上前抓住了那壮年人的拳头,大喝一声:“不许打人!”

围观者怒指壮年,愤愤评说:“冉仁是个老无赖!”“冉仁欺负孩子!”“冉仁挤占少年的摊位,还撒人家的青菜!”

两个打架人垂手站立在大司寇面前。那少年说:“回禀大司寇,小人叫程敬,我先来此卖菜,冉仁硬把菜挑子放在我的摊位上,他让我‘滚蛋!’我与他辩理,他不仅将我的一担青菜撒了,还打人。请大人给小民做主!”

“对,对!就是这么回事!”众人不约而同地说。

在大司寇面前,冉仁刚才的那副凶相一扫而光,吓得目瞪口呆,面色苍白。

“你冉仁,要学仁,不害人!”大司寇威严地说。

子路扯了一下孔子的衣衫,与老师低声耳语:“这冉仁是冉雍的父亲。”

“啊!”孔子十分惊奇,转身走至随在最后边的冉雍跟前说:“这事由你处理!”说完,离开了南菜市。

孔子弟子冉雍冉雍掏出银子,交给程敬说:“小兄弟,你受惊了、吃亏了,权且收下这四两纹银作为对你的补赏吧!”

程敬接过银子,对冉仁说:“你也向这位小哥学学!”

回到家里,冉雍对坐立不安的父亲说:“爹啊!你老人家再这样做下去,孩儿还能在曲阜立身做人吗?我是夫子的学生,处处以礼行事,你这样蛮横无理,我还有脸做孔子的学生吗?”

冉仁羞愧地低下头,对儿子说:“千错万错,都是爹的错。这次,被夫子碰上,大司寇给留了这么大的面子,对于他说的话,我全记住了,今后一定做一个站得住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