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孔子的故事
4316700000012

第12章 多方求学(6)

第二年孔子出使齐国,齐国是姜太公开建的,是韶乐和武乐的正统流传之地。正逢齐王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痛快淋漓地聆听了三天韶乐和武乐的演奏,进一步印证了苌弘的见解。而孔子出于儒家礼仪教化的信念,对韶乐情有独锺,终日弹琴演唱,如痴如醉,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

【子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启示】

孔子说,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这里不是说酒肉朋友到来,大家一起饮酒作乐,而是指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访,大家在一起相互切磋学问、共同提高,还可以增进友谊,相互激励,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

六、小童为师

《三字经》有这样几句:“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这里说的是孔子勤学的故事。孔子说过,“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学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还是要学习,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聪明,但是不认真求学问,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为,就把自己给毁了。孔子是圣人,也还是活到老学到老,他曾向七岁的项橐请教问题,给后人做了好榜样。

项橐是春秋时期的神童,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问题,所以被后世尊为“圣公”。孔子有一次与弟子们东游。待车马行至齐地纪障城的时候,大道边上有几个戏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于路中不动。子路见状,停车呵斥道:“小孩子怎么不让车呢?碰到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