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幼儿教育之打怪十八式(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3018600000007

第7章 第七招:打击羡慕嫉妒恨

各位下午好,这周要和大家聊的,是关于羡慕嫉妒恨的那点事儿。和前面讨论的愤怒和骄纵一样,羡慕、嫉妒、恨,也是孩子们的原始冲动。从羡慕开始升级,嫉妒逐步升温,最后升级到憎恨,症状呢,一般是胡闹、报复、给同伴穿小鞋、甚至性格阴暗、长大后专出阴招损招等等。

当然,我相信大多孩子都还停留在羡慕和嫉妒的阶段里,如果常常升级到恨的阶段,家长大约要腾出大量的时间给孩子做心里疏导了。那么,到底什么是嫉妒呢?

有家长振振有词的回答说,我家孩子应该不算是嫉妒,他贼拉爱我,我抱抱别的小朋友他都要哭,甚至去打人家;还有人说,我家孩子超有进取心,有了不如别人的地方,她回家都要气好几天,不超过别人家小朋友都不和人家玩;还有人说,我家孩子天生就是做明星的料,什么场合都要出风头,别管焦点在哪个孩子身上,她不抢来就不会安分,以后啊,一定会有大出息。

可是我们冷眼旁观,看到这些羡慕嫉妒恨了吗?天真的孩子可不会理性的看着比自己好的孩子感叹一句:“羡慕嫉妒恨啊!”然后继续过自己的生活。嫉妒的种子在心里发芽,慢慢长成自私、偏执、不和群的小苗,最终会阻挡孩子的社会生活。他们在学校生了闷气,会不会想办法给小朋友使绊子,告黑状?他们会不会偷偷弄坏让另一个孩子出风头的高级玩具?他们会不会稍遇冷落就和父母大发雷霆?

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其实很容易被老师和家长忽略:不过是一点小事情,谁家孩子还不闹点情绪,没点小个性呢?哪有你说的那么恐怖的结果呢?在你一边挖着鼻屎一边翻白眼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把自己的孩子丢到了水深火热之中。

羡慕嫉妒恨,最直观的会给一个成人带来什么呢?回想一下作为一个成人的嫉妒心——没错,是痛苦、焦虑,和不幸福。在嫉妒的影响下,你的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头脑发热,心头上百个蚂蚁爬来爬去。在煎熬里,你恨不能像电脑里删除文件一样删除你的嫉妒对象,你会丑态百出,会被栖栖遑遑,最后一口老痰卡在胸口,简直憋得头疼脑热,无法度日。

你能想象你的孩子在度过这样抓心挠肺的日子吗?为了同班的小朋友穿了一条比自己好看的花裙子?为了一个你无意中过度热情的小男孩?为了老师发给其他小朋友而不是自己的一朵破纸花?

笑话。你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小宝贝生活在这样的痛苦和煎熬里。妒火中烧的人由于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进步与成绩,错误地认为别人的进步就是对自己的贬低,于是心理上自然产生一种痛苦的体验。这种消极的情绪反应持续久长将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会引起多种心理问题与疾病。这你怎么能舍得呢?你想尽办法让他/她幸福,为此你愿意奉献自己的生命、财富、青春,可是你怎么能简单的忽略正在发芽的嫉妒心呢?

要做点什么,才能把嫉妒的惯性扼杀在摇篮里,让你的孩子变成一个豁达、开朗、活泼的小盆友呢?你要做点什么,才能让他明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必要同其他人斤斤计较的作比较呢?

第一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别让“别人家的孩子”住到你们家去。一个健康的家庭,三室一厅,顶多就能住上5个人,父慈子孝,其乐融融,那还能住的了那么多的“别人家的孩子”呀?

当我带班的时候,总是能碰上一大堆这样忧心忡忡的家长,扶着眼睛在墙边仔细的数着孩子一周得到的小红花,把第一名的名字记到笔记本上,然后回家的路上就开始教育:“囡囡啊,你怎么没有把妈妈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为什么小明的美术得了第一名?你的作业本上为什么比隔壁邻居婶婶的侄子的大外甥的小舅子的成绩低了5分?你是不是应该做点反思呢?你要像‘别人家的孩子’多学习听见了没有?”

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擅长不同,老师的偏好也有所不同,可是家长偏偏看不到这么显著的差异,锱铢必较的盯着老师发给的一两个破纸花,非要用伤害自己孩子自尊心的办法,让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决高下,这样真的好吗?

其次,夸奖孩子是一门艺术,在你不断请其他孩子住到自己家的过程中,你是不是也在努力让自己家的孩子挤到别人家的门里呢?

“我们家方丽长得最漂亮了,我今天给她买了个最贵的公主裙,你们看好不好看?”在面子的影响下,你的话一递出来,其他的人必须必的得好好夸夸你们家的孩子。虚荣哪个人类会不喜欢呢?久而久之,你的孩子怎么能不嫉妒比她美,比她白,比她富的姑娘呢?她可能会忘了,她还拥有善良,拥有好食欲,拥有好心情呀。

相信微信的朋友圈里,你已经看过无数关于夸奖孩子的技巧,不妨摘掉有色眼镜,拿那些方法在自己的孩子试一试,比如自己不要狭隘的评论,而是让第三者,例如老师、门口买菜的王阿姨去夸奖你的孩子,这样也许更客观,也更容易让你的孩子意识到自己真正拥有些什么。你的孩子值得在自己的家中平静幸福的成长,没有理由非要虚无缥缈的变成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也许活到四、五十岁,我们才能明白,人活一世,我们常常得面对各种不如意,各种狗血,各种捶胸顿足,可是如果事事挂在心上,大约活不到40,我们就得带着心脏病驾鹤西去了。每个人都得经历20岁职场的竞争,30岁社会压力的反击,40岁花花世界的诱惑,50岁不想要病痛的袭击,可是这一切,可以因为没有看到别人发生而避免吗?

你想要告诉孩子这一切总会发生,你首先得了解孩子正在经历这什么,即使了解孩子嫉妒的直接起因。这样,你才能从具体事情着手解决孩子的嫉妒心理,告诉他们这些你总结了半辈子的人生经验。花时间在孩子身上已经是我们不断提及的话题了,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的心里感受,你才能帮助他们从这样的心里中走出来。

“你怎么这么幼稚?”“你傻啊,这有神马好嫉妒的,切。”“你真是无聊,想这些干什么。”都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家长劝导孩子话语。可是,你的孩子如果不幼稚不无聊不简单还要你们做父母的干什么呢?盲目对孩子的嫉妒行为进行严厉批评,不去理解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产生的痛苦情绪,孩子只好另寻渠道不健康的发泄自己的嫉妒心了。

倾听之后要做点啥呢?首先得拿出咱们作为成人最大的优势来。我们是大人,我们有理性嘛。去正确的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根源,全面分析造成自己孩子和所嫉妒对象之间的差距产生的原因,看看这些差距能否缩短,以及缩短差距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使孩子能正确与他人进行比较,以积极的方式缩短实际存在的差距,最终化解孩子内心的不平衡。

就算这些是不能解决的差距,你也不要因为自己生了个不会做数学题而会画画的孩子感到焦躁,你得多开发开发他/她的优势,让他/她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而感到自豪。他不会讲故事,你可以让他试试画画,不会画画,可以试试跳舞,每个孩子都会有让人自豪的特长的。

而对于有的事情,你也得帮助孩子去面对残酷的现实。你得让他们知道,虽然妈妈对待别人的孩子很好,可是你也不能失望,因为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永远爱你,你必须有一颗坚强而独立的心,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好好的生活下去。你的数学做不好,很有可能一辈子都赶不上那些最强大脑的神童了,可是没关系,你仍旧得笑着生活下去,否则你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开心起来了。

最后,咱们得帮助孩子们去培养豁达乐观的性格。要让每个孩子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劣势,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道理。引导孩子扬长避短,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认可别人的优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的成功来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喝彩。

家长要对孩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同情,不可以武断的判断事情,要告诉孩子“我也曾经深受这种事情的困扰,可是我还是想办法走出了这样的心理”。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自尊心受伤害,不会觉得自己傻,不会做出更加过激的行为。

羡慕嫉妒恨作为一种人之常情,不是我们可以消灭的了的,既然不能改变事实,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就更应该教给孩子一种正确的心态和良性的处理方式,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发开朗起来,让他们学会幸福的方法。

毕竟,孩子是我们世界中的重要部分,他们有个好性格,咱们的世界也会更好,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