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幼儿教育之打怪十八式(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3018600000005

第5章 第五招:愤怒管理

愤怒大约人类最基本的感情。作为一种动物性的原始情感,即使是一个成年人也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好对自己愤怒的管理,这大约是因为人类不能脱离动物本能的缘故。

百度百科上说,愤怒是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当你愤怒的时候,你会感到血压升高,脸红,心跳,并不受控制的做出一系列的报复性行动,例如咒骂,摔东西,打架等等。

事实上,在人类成长到3个月左右的时候,愤怒这种情绪就伴随成长而出现了。当一个婴儿对外界的探索受到限制:得不到喜爱的玩具,被要求强行睡觉,或者吃到讨厌的辅食,都会用哭泣或者手舞足蹈来表现自己的愤怒。等他们具有了语言表达能力,由于不达到自己的愿望而与其他人争吵成为了最常见的愤怒表达形式。如果情况一直恶化升级,他们大约会把行为升级到暴力的等级。

看到这里,请你回想一下自己宝贝发脾气的不堪回首的场面吧。他会不会随便乱摔东西?有没有在公共场合撒泼打滚?他们会不会把自己未完成的画作偷偷毁掉?

当然啦,愤怒这玩意儿你即使作为一个成年人也不能很好的控制,更何况一个孩子呢?你该怎么做才能让你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善于管理自己脾气的好的manager呢?首先,你自己是个好的愤怒管理者吗?

有人说过,愤怒的根源来源于无能。有时候,孩子的愤怒并不是单方面的,更多的是来自于和成人的无效沟通之中。通常,孩子的无理愤怒很容易让成人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愤怒中,然而,由于年纪和生理条件的绝对优势,你可以打他,可以怒吼,可以很容易的控制他/她的愤怒,可是久而久之,胆小怕事,唯唯诺诺,也许成了你的孩子不良性格之一。那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我个人觉得最头疼的任务就是半途去接一个中班或者大班去管理。因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规矩和生活模式,孩子已经养成了某种生活方式,一个新老师的介入这就好像是第三者跑到其他家庭重新管理人家家的孩子一样,必然要受到各种的反抗和不合作。去年夏天,由于班级需要重新整合,我不得不去接了一个还差一学期就毕业的大班。

由于班额比较大,加之孩子们各种强龙不压地头蛇的态度,班里的常规只剩下了一个字——乱。玩具随处乱扔,中午不能好好午觉,浪费食物,各种问题简直按下葫芦浮起了瓢,根本没法管。

这样的情况下,我每天的心情都糟糕透顶,有好几次都想体罚一下这些不听话的小猴子。可以说,作为两个对立的群体,我们双方都陷入了一种不能自拔的愤怒之中。为此,我反复尝试了几个办法,并且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第一个办法是教孩子认识时间。

请各位不要觉得不耐烦,也许大班的很多孩子都可以很好的辨识时钟,可以准确的说出此时此刻的时间,可是,孩子们还没有好好的认识时间呢。

在第一天,我教孩子们看时钟,坚持坐到5分钟,在这5分钟里,我们大家相互自我介绍,但是不容许任何人采取私自行动并且窃窃私语。这短短的5分钟,是属于我们集体的共同5分钟。作为一个新的开始,孩子们开始还比较散漫,控制能力很差,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在坚持不懈的几天之后,大家的控制能力就明显增强了。

这个时候,我增加了一些时间,逐步控制到讲一个故事,用3分钟讲讲自己一天的期待、计划、或者失望。我把集体的时间扩展的同时,给了孩子们发挥自我的私人时间,到了最后,我们开始互相比赛才艺,展开了非常好的互动。孩子们在时间的管理下,逐渐意识到什么时候应该把自己让渡给集体,什么时间应该合理的发挥自我,并且只有在这种相互尊重的合作之中,我们才有可能互相理解,去解决引发愤怒的一些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渐渐开始期待这个特殊的时间,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会等到这个总结的时候说出来:“苏老师,我今天不高兴,本来应该是我给小朋友发彩纸的,你却让李毅杰发。”“苏老师,我今天尿床了,但是大家没有笑话我,谢谢大家。”“孩子们,老师今天觉得很失望,因为大家没有及时的把垃圾收拾好,大家觉得这样做对不对呢?”“今天岩苑同学学了新的故事,大家不如让她给大家展示一下好不好?”

在我们的互相理解下,大家一起想出一些解决的办法,愤怒的情绪渐渐消失了,反而更多的是相互的包容和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很好的化解了一种集体的消极情绪。各位家长,当你们的家庭气氛由于你们本身的工作压力而紧张时,当孩子难以沟通的时候,你们不妨也可以试试这样的愤怒管理时间法。

首先,你要给愤怒一个缓冲的时间,5分钟的沉默总是好的。其次,你可以在你小小的家庭5分钟里给孩子和自己一个个人的倾诉时间,在没有任何打扰的5分钟里,畅快淋漓的负面情绪倾倒是一个很好的发泄。其他人可以理智的思考解决办法,又或者,当愤怒被倾倒之后,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同时,不用害怕孩子还小这个问题,你也可以适当的把自己的压力和愤怒理智的讲给孩子听。5岁以上的孩子基本都具有情感理解能力了,当他理解了你的愤怒,下一次也会做出妥协和包容。

当孩子认识了时间,他们会明白他们生活在一个有规则的世界里,他们的愤怒,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和时机里才能够有机会解决。他们以后也会更容易学会选择时机,合理的处理自己的情绪。同时,在诉说和倾听的过程里,他们能够很快的成长,学会理解,形成一套自己的愤怒管理模式。

那么,在认识时间这一招之后我们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如果他一意孤行的要发脾气呢?如果他压根不能好好的坐在那里倾听和诉说呢?一般来说,这样的愤怒者都是非常情绪化并且有个性的孩子,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觉得投其所好是另一个好用的办法。可能有人会说,投其所好?那不就是无条件的谄媚和妥协吗?万一孩子变成了不讲道理的小皇帝,小霸王,那可该怎么办呢?其实,投其所好也是要讲究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具体情况的。

当孩子感到愤怒的时候,他/她很可能感到一种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感。在这种时候,孩子是脆弱而敏感的生物,需要你格外的投放注意力。投其所好不等同与万事顺意,你当然不能用满足他所有的愿望这样愚蠢的办法去平息愤怒,但是,你可以用他喜欢的东西换取另外一种正面乐观的情绪。

在学校里,我的做法通常是根据每个孩子的能力和性格安排每件事情。比如为了平息孩子的竞争落差而产生的愤怒感,我允许比赛中输掉的孩子(可能是一个稍稍有强迫症的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整理床铺,可以在喝水前再次消毒水杯。这样一来,她感受到自己的特殊与特别,就很容易从没有得到奖励的羞耻感和愤怒感中走出来了。

作为家长,大可以用孩子的某些偏好与孩子愤怒的情绪做一个交换,当这笔交易合算时,孩子很容易忘记自己本身的不快,将注意力转移。等他们变成了成人,也不容出现偏执的性格,在不良情绪里长期郁郁寡欢。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样的交易千万不能是毫无条件的“哄”,他如果想得到这样的东西,就必须完全放弃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坏的行为,这是一种理智的交换,而不是一种你为了满足他而做出的妥协。

在这个投其所好的过程中,互惠互利是一定要把握的原则,千万不要把它变成一种割地求和,奉承献媚的行为。

最后,要教给大家的是学会鼓励强化积极情绪。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不断的闪烁出让你吃惊的闪光点的,不要吝惜你的话语,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鼓励,要让他们常常感受到一种把握世界的积极愉快情绪。

听起来挺大,其实做起来很容易。比如在早上点名时,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把孩子带到好的情绪中去。“杨丹宇”“到!今天我很高兴!”“看到你笑眯眯的样子,我也很高兴,你笑起来真好看!”“艾妮。”“到,老师我今天带了新玩具。”“真好,我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欢,要爱护玩具,和大家一起玩。”“武宁。”“到,老师你的衣服真好看。”“谢谢你,你今天梳的辫子更好看。”

你瞧,简单的几句话,孩子们的积极性就能够明显的被调动起来,当你带着工作的疲惫回家的时候,记得只是花费简单的几分钟,表扬一下孩子今天得到的小红花,夸夸她试图洗却没洗干净的手帕。那怕她主动承认做了一件错事,也是一种勇气,千万不要让你的愤怒破坏了孩子小心翼翼的情绪控制。

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与人交流的欲望,当你不断的强化她的积极情绪的时候,他们的语言能力就会更加完整,孩子和家长或者老师就会在温馨的氛围里得到良好的交流,孩子也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无论是常规还是日常情绪管理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不过,情绪管理是一件长时间的事情,也是一件需要相互学习的事情,当孩子提醒你,“妈妈我都承认错误了,你怎么还发这么大火”的时候,也请你做好情绪管理,以身作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好脾气,请好好练习这一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