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职场妈妈的第一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3014700000022

第22章 在婆婆面前争取新妈妈话语权,是实力和情商的综合考验

在新妈妈的科学育儿和婆婆经验育儿的PK中我痛苦不已,我意识到,这样纠结的状态,其实是比把屎把尿或是事情本身更对宝有不好的影响的。始终得面对和解决。哪种育儿方式的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与与你观点分歧很大的婆婆继续合作下去。

直到宝爸跟我沟通的时候,他说,你不能拿我妈和你妈一样的相处。

我刚开始的时候愣了一下,本能的想反驳,我是北方人,又是北方人里性格非常直爽的人,所以向来没有什么弯弯绕跟婆婆虽然屡次因为育儿观点不同而争执,但我始终都是大大咧咧就算吵架也是说过就忘记了,基本上不会放在心上。从内心里,我也没有跟婆婆见外过,从公司里的八卦消息到菜市场的价格什么的也都是张口就来,想到什么说什么。

我反省了一下,略带犹豫的说,你的意思是,我对你妈的感觉,太随意了?

宝爸意味深长的说,你需要花点心思。

我的第一反应又是排斥,一家人啊,谈什么心思不心思的。在公司上班天斗智斗勇的,这回到家还要花心思讨婆婆欢心,我活的也太累了吧。

仔细想一想,宝爸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非要到了和婆婆频繁起冲突的时候,我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平时的关系没有维护好,非要等到出了问题才来重视。

我在婆婆面前没有话语权,其实并不是生完孩子之后才出现的新问题。在我生孩子之前和婆婆相处的那半年多时间里,也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只是那时,我自己觉得不需要话语权。又要上班,又要工作,家里的事情,饮食起居,都是婆婆操心,且她也是能干的性格,自然是没有什么矛盾。在我结婚后怀孕前,婆婆在老家,我在广州,平时来往很少,也就是过年打个电话的是事情。所以平时的交流并不多。

但是,生了孩子之后,我突然晋级为妈妈,作为母亲保护孩子的本能,唤醒了我心中的话语权,但在婆婆眼里,我还是那个大大咧咧不怎么操心的媳妇,她并没有意识到我的角色转换。而我,一夜之间转换了角色后,却没有做好准备,或者说,能力没有跟上。

婆婆郁闷的是,以前什么事情也不管的媳妇,怎么生了孩子之后,事无巨细的都要亲自做才放心,这一方面,她也习惯了我服从领导的强势地位,另一方面,她要强的性格和一家之主的权威,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她不明白,一直都是这样带孩子的,且带了2个儿子,1个孙女,怎么到了这个屁都不懂的年轻媳妇面前,几十年的育儿观念就被颠覆了呢。用她的话说,活了60多岁,从来没有人质疑过她,而我,就凭着读了几本死书,就有这个资格质疑她了吗?

我曾经和她讨论过这个话题。我说妈,我承认我在做家务方面是很差的,在理财方面也不如您精明,但是每个人都是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地方。科学育儿,与是否能在菜市场挑出最物美价廉的菜没有太大关系。我承认,您在家庭管理方面是一把好手,我也是非常佩服您的,但是我觉得,您仅仅靠着每天看电视里的健康讲座和所谓老中医谈养生,就一知半解的给孩子吃各种防感冒和补钙偏方,是不太靠谱的。

这样的谈话,往往是没有结果的。

我尝试着站着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在想,也许带孩子的婆婆,同样需要属于奶奶的话语权,并且传统的中国家庭,的确是经验丰富的奶奶的话语权,大于人母的妈妈的话语权,她有这样想法,应该也并不奇怪。但作为妈妈的角度,又需要自身母亲的角色得到承认,自然对于这样的地位不甘心的反抗,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曾和公司的一些新手妈妈交流。JESSIE就说,她在家里本来就是比较强势的,当婆婆也质疑她母乳时间过长的时候,她毫不客气的说,THIS IS MY CHILD,THIS IS MY CHOICE.她习惯了外语夹杂英文的表达,但是若是我这样跟婆婆飙英文,恐怕会被骂死吧。JESSIE的话语权,在孩子出生之前,她就已经用自己的实力,争取到了,所以,在生孩子之后,面对同样的质疑,她会比我更轻松的化解。

说到底,还是我的实力不够,并不足以让婆婆信服。倘若我是那种,家里事情料理的利利索索,财务计划的妥妥当当,只怕婆婆暗暗对媳妇心生佩服的时候,自然会相信她的育儿观点吧。

那么既然,我的实力没有跟上,我只能在其他的方面下功夫。硬实力不行的时候,只能拼情商。说到底,就是沟通的方式。

我内心对婆婆的观点非常抵触,所以表达的方式也是生硬的,不行,妈你这样是害了她。这样的态度,哪个做婆婆的听了会高兴,她当然也是连我的态度带我的观点一起更强烈的抵触。我只顾着自己是母亲的角色,却没有顾忌自己是媳妇的角色。我不得不承认,与婆婆相处,直爽真的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尤其我婆婆是南方人,我是北方人。

我暗暗告诫自己,无论怎么样,无论沟通的目的是否实现,一定要保证沟通的过程和颜悦色,不能激动,不能着急,不能吵架。

同时我也采用了以前最不屑的一种方式,就是买东西收买婆婆。以前我很少买,一来是她经济不错,不需要我买,二来是我自己也不是哪种非常细心的人。

但现在,我决定使用这一招。不是为了讨好,而是为了缓和关系。在她生日的时候,我去某个自己都舍不得的品牌店买了包包送给她,虽然她并不喜欢,并且自己拿着包去换了2件衣服,但是作为我自己是突破了;换季的时候,买鞋子送给她,虽然不是特别贵,总是她自己挑好的;她有时虽然嘴上也说你们要还房贷都没什么钱的,但很明显,收到东西的时候还是高兴的。

这一招见效后,我又开始趁热打铁,平时多说些好听的。以前我会觉得这样特别假特别虚伪,但是现在觉得这招也是特别好用的。适时地恭维一下婆婆,她还是很受用的。

当然,这两招,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并不是说从此以后大家就完全没有任何摩擦了。不愉快也还是会有,观点不同的时候,双方还是忍不住的会高声辩论几句,但总归矛盾没有之前那么频繁和尖锐了。

我也明白,这些只是缓冲剂,并不能在根源上解决问题。我在得不到话语权的问题上越是痛苦,就越是暴露了我的软弱和无能。我对婆婆强势的投诉,实际上是对自己弱小的投射。要取得话语权,归根结底,还是要强大自己。我又一次提醒自己,工作对于我的重要性。在工作上一团槽的女人,很少会把家庭打理好,在事业上能干成功的女人,管理不好家庭的比例也很小。当然,有的女强人可能会因为照顾家庭忽略丈夫,但我这里说的是,在婆婆与媳妇之间的话语权,是女人与女人的博弈,实力占很大的因素。

为母则强,成为母亲,看似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成为一个强大的母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有的强大,需要长时间的修炼。我现在,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正视自己的弱小,承认自己在家庭沟通方面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