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决定学习成绩的三大习惯
42919000000015

第15章 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

一、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事半功倍

做错了的题会一错再错,做对了的题又老忘记……很多同学为此备感困扰,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情形发生呢?

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反思做过的题,在很多同学看来似乎有些费力不讨好,有空余的时间还不如多做两道题呢。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无论题目做对还是做错,只要进行反思,我们的大脑都会经历新一轮的思考:

一道题做对了,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真的掌握了知识点,还是胡乱蒙出来的?能不能找着更好的解题方法?这道题是一般的题目,还是值得花大力气总结的经典题型……

一道题做错了,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错?能不能找着正确的解题方法?自己在知识点的掌握上还有什么遗漏?是否有必要再做些有针对性的练习……

这些思考既能帮助我们快速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和技巧,更能检测出我们在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有利于对症下药。只要反思到位了,这种表面的浪费实际是帮我们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这一方法被很多的优秀学子,视为宝贵的学习经验。一位北大的学生上中学时,数学成绩很不好,做了大量的题,成绩也没有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开始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不管对错,都不放过。经过这样的努力,她的数学成绩果然有了质的飞跃。

我们发现,不少同学也很喜欢做题,常常一做完题就迫不及待地对照答案,错了的就更正,对了的就不再看了。这样看起来没有浪费时间,却不会有多大的效果。

学而不思则罔,做题也一样。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题海之中,还不如花少量的时间来反思做过的题。掌握了这种事半功倍的方法,学习效率自然能大大提升。

二、我们建议这样反思

简单来分,做过的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做对了的,一类是做错了的。我们反思时,这两类题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要注意的问题也有所不同。

1. 做错的题我们这样反思

同学们一般都比较重视做错了的题,会认真地对错题进行分析,从中汲取教训。往往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却得不到好的回报,这就是方法的问题。要使我们的反思更加有效,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怎样总结做错的原因?

有的同学反思错题时,只是简单地看看标准答案,了解一下解题思路,而忽略了分析错题的原因。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在总结原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查明错误是出在哪儿,做一个标记,这样能使错误更加明显;再仔细地思考为什么会做错,是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牢、解题方法出了错、没看清题意,还是其他原因;然后,把自己分析的原因写在旁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可以使日后的复习更具有针对性。

问题二:如何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找到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才可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我们阅读题目时,先仔细地阅读条件,从条件中找到知识要点(把具体的条件变成抽象的理论);再认真地看问题,把条件和问题联系起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出题者的意图,找到最为关键的知识点。沿着这样的方式,才可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问题三:找到一种正确的方法就万事大吉了吗?

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道题时,会发现有的方法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有的方法花了很长的时间还得不到正确答案。

因此,解题方法的得当关系到我们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有时候,即使我们掌握了知识点,但方法运用得不当,也会使整个解题过程变得十分复杂,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当我们找着一种正确的方法时,还要思考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好的解题方法应该是又快又准的方法。

问题四:需要专门备一个错题本吗?

备错题本非常有必要。我们复习时,只要翻看错题本就行了。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强了记忆。

但要使错题本做得到位,最好是以下面的形式将错题记录下来。题目

错题的解答过程

分析做错的原因

正确的解答过程

小结

这样,错在哪、为什么错就一目了然了,复习起来十分的方便。

2. 做对了的题我们这样反思

我们知道做错的题是需要反思的。做对的题也需要反思吗?当然,做对的题也是有必要反思的。通过反思做对的题,我们能够总结解题经验,深入了解知识点。为了使反思更有效,我们要注意几个问题。

问题一:还需要认真读题吗?

很多同学在重新读题的时候,只是很匆忙地看了一下条件和问题,马上就去看解题方法了。可是,这样的读题方式得不到好的功效。

我们通过认真读题,能够找出出题者的意图,出题者的意图是解题的突破。

只要掌握了意图,解题思路就清晰了。在重新读题时,我们要认真分析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弄清楚出题者要考查哪些知识,找出他的意图。

通过这些经验的积累,在做题时,只要看条件和问题,就可以立即知道解题的着手点了。

问题二:还要寻求新的解题方法吗?

有些同学十分注重结果,只要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过程怎样都不重要。其实,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

许多题目的解法不只有一种,特别是理科题。我们找到一种正确的解题方法后,还要思考是否能从其他的角度来解题。从其他的角度来思考,如果是正确的解法,就还要想想各种解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果不是正确的解法,就还要思考不能这样解答的原因。

问题三:需要把解题方法全部背下来吗?

不需要。

运用解题方法,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灵活。

有些同学知道解题方法很重要,于是就把解题方法给死记了下来,在做题的时候直接套用所记的方法。结果当然无法令人满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理解解题方法。题目是灵活多变的,稍稍的变动就造成了答案的变化。如果死套方法,只要题目有所变化,答案就错了。一旦理解了解题方法,掌握了解题的精粹,无论题目怎样变化,都能应变自如。

问题四:经典题要记下来吗?

经典题是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题。像老师在课堂里面补充的题一般都是经典题。

它具有典型性,包含了同一类型题的共性。如果可以通过一道题来掌握这类题的特点,做到一通百通,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样的题记下来呢?像记错题那样也准备一个小本,把认为有价值的那些题记下来,不时地翻开看看,加深记忆。

考试的时候,遇到同类型的题就不会害怕了。

评估与发展

表3-3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评估自己处于哪个级别。如果你想达到最优秀的级别,最好先找准自己现在的级别,与下一级别的要求仔细对照,结合上文的建议找到改进的方法,及早实施。

表3-3

自测对照描述及格 良好 优秀

· 重视做过的题,会对它们进行总结

·基本上能够通过重新读题发现自己在知识上所存在的不足

·对错过的题进行总结,避免再错,但是对做对的题比较忽视

·很少会注意到多种解题方法,基本上只搞清楚错题的原因

·有意识地寻找解题规律,比较善于总结

·能够通过重新读题及时地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并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有效的练习

·做过的题无论对错都会进行反思总结,基本上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了·比较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

·能很好地弄清解题思路,善于寻找解题规律

·通过重新读题迅速地发现自己的水平程度,使平时的练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经过总结反思后,不会犯相同的错误

·能从不同的角度对题目进行思考,灵活运用多种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自我

评估

整改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