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农村体育健身常识——篮球
42866500000013

第13章 篮球的运球技术

运球技术概述

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按拍和迎引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就叫运球。它是一项重要的进攻技术。比赛中,队员杂耍般的运球为比赛增添了极大的观赏价值,也为球迷所津津乐道,喜爱其中。

关于运球的规则也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最早的篮球比赛是不允许运球的,1893年才允许用一只手(不能换手)运球,1898年改为可以换手运球。1901年规定运球队员不能投篮,1908年改为运球队员可以投篮,但禁止队员两次运球。1922年前两次运球与带球跑属于“技术犯规”,以后改为“违例”。

在现代篮球比赛中,随着攻击性防守技、战术的不断发展,大大促进了运球技术的提高。这主要表现在:运动员运球时的身体重心越来越低,这不仅扩大了保护球的范围,而且还使运球易于与其他动作结合,易于快速变化;另外,运球的动作由原来面对防守者变为侧对防守者;再者手、球接触时间的延长,使球更易于控制,动作变化更多。

运球可以提高手对球的感应能力,熟悉球性,从而提高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经常做各种运球练习,对传、接球和投篮等技术都有很大促进作用。在比赛中运动员经常通过必要的运球发动快攻或调整位置,组织配合。有时也可运球来吸引对手或突破防守,以寻找有利的传球或投篮机会。所以掌握运球技术和正确合理地运球,对于限制和战胜对方,发挥本方的技、战术及个人特长起着极大的作用。如韩国女篮虽然身材不高,却多次获得亚洲冠军,就是因为她们善于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运球超越技术,制造中远距离投篮时机。所以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熟练地掌握各种运球技术,具有过硬的手上功夫和控制球、支配球能力,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个人攻击力,而且也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和条件。

运球的主要动作

运球技术的关键在于手对球的控制能力、脚步动作的熟练程度、眼的观察能力以及手、脚、眼的协调配合和身体保护球的能力。运球动作包括四个环节,即身体姿势、手的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配合等。

1.身体姿势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头抬起,目平视,非运球手臂屈肘平抬,用以保护球。运球时,脚步动作的幅度和下肢各关节的屈度随运球的速度和高度的不同有所变化。慢速高运球时,则脚步动作幅度小、而各关节的角度则大;快速高运球时,则脚步动作幅度大、各关节的角度小。低运球时,脚步动作幅度和各关节角度均小。

2.手的动作手臂动作包括球接触手的部位、运球时的动作、拍按球的部位和力量运用。运球时,五指分开,扩大控制面积,用手指和手指的根部以及手掌的外缘接触球、控制球,手心空出。

由于比赛场上情况千变万化,运球的方法也不同,超低运球时,主要以腕关节为轴,用手腕、手指的力量运球;身前高运球和变向高运球时主要以肘关节为轴,用前臂和手指力量运球,这种运球动作幅度较小,灵活性大,速度快。体侧或侧后的提拉式高运球主要是以肩关节为轴,用上臂、前臂、手腕和手指力量运球,这种运球方式控制球时间长,活动范围大,便于保护球。拍按球时,应随球上下迎送,尽量延长控制球的时间,这样有利于保护球、改变动作和观察场上情况。

拍按球的部位是由运球的方向和速度来决定的,因为拍按球的部位不同,使运球的入射角和球反弹的高度和速度也不同。原地运球时,拍按球的上方;向前运球时,拍按球的后上方。

3.控制球的落点运球时,运球的速度、方向和攻守情况不同,所需的落点也不同。在无人防守或消极防守情况下的直线高运球,球的落点在运球手同侧脚前外侧约20厘米处,速度越快,落点越靠前,离自己越远,反之越近。在对手积极防守的情况下,运球的落点应在体侧或侧后方,以便护球。变向运球(包括身前变向、背后变向、转身变向等)其落点基本上位于异侧体侧或侧前方。胯下运球的落点位于胯下中间的地面上。

4.手脚和身体的配合运球时既要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在移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否保持脚步动作和手部动作协调一致,在速度上同步进行,关键在于拍按球的部位、落点的选择和力量大小的运用。脚步移动越快,拍按球的部位越是靠后方,落点越远,反弹起来的力量越大。反之,部位越靠上,落点越近,力量越小。运球时,手、脚动作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和节奏。一般直线运球,运球一次,跑两步或三步。在个别情况下则不受此限。

运球超越技术动作方法

运球超越,即控制球队员利用脚步动作和运球超越对手的技术。分为移动中超越,如急停急起运球超越、体前变向运球超越、胯下变向运球超越以及运球转身超越等;原地持球超越,如交叉步运球超越、顺步运球超越、后转身运球超越以及前转身运球超越等。

篮球属于身体直接接触性的对抗项目,运球队员应具有完善的心理过程、情绪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定式、顽强的意志、篮球意识以及直接的身体对抗条件下完成运球超越的技术能力。篮球技能的运用和完成,主要信息来源于人体外部,这种技能一般是根据环境因素变化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动作。开放性技能要求运动员对临场情况作出恰当而准确的判断或预测,并随时准备应付各种情况的发生,如有球超越。具有一定技、战术水平和战术素养的运动员,在获得球与控制球已不成为多大问题的情况下,他的技术动作的完成主要依据防守运动员的具体防守情况以及习惯动作特点来做出相应的攻击动作。下面介绍比赛中常用的一些运球超越技术。

1.急停急起运球变速运球超越。当运球队员被对手盯得很紧而不能快速运球超越时,可利用突然降低速度或突然急停,迫使防守队员也降低速度或急停时,运球队员突然用力蹬地,加快运球速度,利用时间差超越对手。

2.体前变向运球超越。运球队员与对手接近时,为了摆脱和超越对手,可运用变向运球技术进行超越。运球队员从对手右侧超越时,先向防守队员左侧运球,当防守队员重心转移时。突然向右侧变向。变向时,右手拍按球的右上方,把球从,自己的右侧拍按到左侧前方,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上体左转以臂和腿保护球,然后换手运球加速利用位置差超越对手。

3.背后变向运球超越当防守队员重心转移到有球一侧进行阻截,当防守人紧逼防守而无法用体前变向运球时,运球队员可突然运用背后运球变向超越。运动员若从对手右侧超越时,可用右手向防守队员左侧运球。当防守队员重心向左移动时,运球队员突然用右手按拍球的外侧,从背后向自己的左侧前方按拍球,左脚上步的同时,使球从背后反弹至左侧的前方,右脚迅速向左前方跨步,侧肩靠近对手右侧,以手臂和腿保护球,换左手运球快速超越。

4.胯下运球超越当防守队员迎面堵截抢球时,无法运用体前变向超越时,也可运用胯下运球超越。以右手运球为例,变向时,左脚在前,右手拍按球的右侧上方,将球从两腿之间运至身体左侧,然后上右脚,换手运球,加速超越运球。

5.运球后转身超越当运球队员向对手某一侧超越而路线被对手堵住,双方距离很近,无须用变向运球超越时,可运用后转身运球超越。如用右手运球,就把球运到身体右侧,左脚跨前一步,右脚蹬地做后转身动作,右手按拍球的前上方,将球引拉至身体的后侧方,然后换左手,从对手右侧快速运球超越。

6.原地持球后转身运球超越(以左脚做中枢脚为例)背向篮站立,两脚平行(或前后)开立,两腿弯曲,重心降低,两手持球于腹前。超越时,以左脚为轴转身,右脚向右侧后方跨步,上体右转,脚尖指向侧后方,右手向脚前方放球,左脚内侧迅速蹬地,向球篮方向跨出,运球超越防守。

7.原地持球前转身超越(以左脚做中枢脚为例)超越前的准备动作与后转身准备动作相同。超越时重心移至左脚上,右脚前脚掌内侧蹬地,以左脚为轴,右脚随着前转身而向球篮方向跨步时,左肩向球篮方向压,右手运球后左脚蹬地,向前跨出,超越对手。

8.原地持球交叉步运球超越(以右脚做中枢脚为例)两脚左右开立,两膝微屈,身体重心降低,持球于胸腹之间。超越时,左脚前脚掌内侧迅速蹬地,上体稍向右转,左肩向前下压,重心向右前方移动,左脚向右侧前方跨出,将球引于右侧,接着运球,中枢脚蹬地向前迅速超越防守。

9.原地持球顺步(同侧步)运球超越(以左脚做中枢脚为例)

准备姿势和超越前的动作要求与交叉步相同。超越时,右脚向右前方跨出一步,向右转体探肩,重心前移,右手运球,左脚前脚掌迅速蹬地,向右前方跨出,超越防守。

灵活运用各种技术

现代篮球比赛中,由于三分远投的增多,迫使防区扩大。另外,由于全场与半场扩大紧逼盯人战术的运用,致使三分线外乃至半场、全场都成为激烈争夺的战场。战线拉长,造成了腹地空虚,运球过人必然成为超越防守的主要手段。通过超越能使持球者直接运球至篮下得分,也可以形成新的战术配合,或打破对方的防守部署,破坏对方原来的防守组织,进而给自己的同伴造成中远距离投篮的机会。

同时,运球超越进攻方法还容易造成对方犯规。在“一打一”或同等人数进攻中,进攻紧逼人盯人时,往往由于突破防守者而创造以多打少的局面。然而,任何攻防技术的应用都具有相对性,尽管运球是一项锐利的进攻武器,但是,过多地依赖运球就会降低进攻速度,贻误战机。许多运动员喜欢获球后就立即运球,这样经常会形成被动。因为运球时对方有明确的防守目标,并可以放松离球较远的人。而传球时,队员都在动,防守较困难。在进攻中,无论是推进球还是转移球,传球总要比运球快,因此,在能够传球的时候就不运球。合理地掌握运球时机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比赛中,运球的时机有两大类,一是战术需要;二是技术运用需要。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运球:

(1)对方防守不好,或篮下出现空当,运球摆脱后可以投篮时。

(2)同伴都被对方暂时盯住,不能立即传球时。

(3)为了进入到防守薄弱区域投篮时。

(4)能为同伴创造进攻条件时。

(5)为了扩大进攻的空隙,把球从防守或拥挤的区域转移出来时。

(6)为了把盯人防守者引离有利的位置时。

(7)当对方采用扩大紧逼防守时。

(8)当快攻结束阶段已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时。

(9)根据战术需要,调整进攻队形,组织和发动阵地配合时。

(10)抢断球后快速起动运球推进时。

(11)结合假动作与转身摆脱防守运球突破时。

(12)“控制球战术”中,用运球来消磨时间并控制球。

此外,运球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运球;不要运球到场角与边线处,因为这些是易受夹击的地方。而一旦当运球到这些区域时,要急停、变向或换手,尽快地将球运出或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