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历练党性的熔炉
42835600000004

第4章 教学方针和教学特点

一、教学方针

中共长治市委党校从建校到1956年,在市委直接领导下,在教学上始终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并突出了为当前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方向。这一时期,党校的教学具有“时间短,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特点。

这一时期,我国处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党担负着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配合党的中心任务,党校在教学上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党员干部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敞开思想,提高认识,统一行动,提高指导生产和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特点

1.比较重视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教育,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上去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

当时,从先后举办的29期干部训练班学员中了解到有些学员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和各项政策缺乏深刻认识。比如,对当时的“统购统销”政策提出不少意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则表现为“左”的情绪。针对这些情况,学校除组织学员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有关文件外,还开设了《中共党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等课程,让学员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教学中还紧密联系学员在学习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员从理论上分清是非,搞清楚各种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使学员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组织学员讨论方面,注意引导大家自觉联系思想实际,澄清不正确的观念,进一步树立和加强了实现党的总路线的信心和决心。

2.根据短期训练班的特点(时间短、内容集中),教学中采取了重点讲解、典型经验介绍、一事一议、小组讨论等方法,形式多样,方法灵活,适应了干部教育的特点。

在教学时间的安排和形式上,前半学期集中时间学习、考试;后半学期整风过关,典型发言,大会批判。在整风中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达到纠正错误、克服缺点、团结同志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学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了学员的党性。

总之,从1954年到1956年,党校在办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学上始终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吃透“两头”,一头是中央和省市委的指示及国家的方针政策;一头是本市实际和广大领导干部的思想实际,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学员的思想行动。党校领导还十分重视教与学两支队伍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教学水平;使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认真进行自身的党性锻炼。

§§第二章 初步发展时期和“文革”前期(1956年7月—196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