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历练党性的熔炉
42835600000036

第36章 生活服务与管理工作

2004年以来,在历届校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处室的帮助支持下,我处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后勤服务工作,不断落实各级领导对后勤服务工作的指示精神,努力探索后勤服务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圆满完成了后勤服务的各项工作任务,有力保障了本校和广大学员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得到了广大职工和学员的好评和肯定。

一、踏踏实实搞后勤,真诚服务结硕果

2004年5月,按照校院委的安排,我处承担了学校五十周年庆典的接待任务。校庆期间,共接待全省各地市分管党校工作的副书记、党校常务副校长、市四套班子成员、各县市区委书记等300余人,圆满完成了接待任务。

2006年7月,校读书楼竣工,正式开始承担接待培训任务。运行四年多以来,共接待各类培训班和大型会议263次,主体培训班31期;培训各类人员33400人;客房接待人数21741人。其中:

——2004年11月接待全省基层党校长治现场会200余人;

——2006年11月,接待全省党校函授教育工作会议一行97人;

——2007年7月,接待上海市委党校党务干部考察团一行26人;

——2009年7月,接待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办公室农产品内检员培训班一行254人;

——2010年8月,接待省纪检委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纪检监察干部综合业务培训班一行166人;

——2010年10月,接待全省纪检监察系统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及网评骨干专题培训班一行82人;

另外,我们还多次接待了全国性的会议、培训班,如:三北地区党校校长会议、全国攀岩锦标赛、海军飞行学院岗位比武等。

二、创新求变抓管理,夯实基础谋发展

1.多措并举,创新食堂建设思路。即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标准,培育特色窗口,争创饮食品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一是坚持走品牌发展之路,提出了“让利给学员、让学员得到实惠”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提高食堂工作标准,不断翻新菜品,增加花色品种,合理搭配膳食,要求百菜百味,突出特色,并特备十余种调味品,满足各类学员的不同口味需求;特别是在物价连续上涨的情况下,坚持食堂饭菜“价不涨、量不减、质不降”,确保学员既能吃饱又能吃好。二是坚持严把食品质量关。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紧扣食品贮存、加工、制作、出售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好食品卫生和质量关口,确保学院吃到“放心菜、安心饭”。三是坚持用人考核制度,实行人员动态管理。根据考核成绩,本着“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原则及时调整员工工作岗位,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主动性,确保在品牌战略管理中始终领先一步。

2.创新机制,用完善的制度规范后勤服务。坚持“以制度为纲、以服务为本”的理念,创新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一是紧紧围绕“抓管理、正秩序、强素质”的思路,完善了日晨会、周例会、不定期楼层工作会的“三会”制度,进一步加强信息的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促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建立了征求意见卡制度,广泛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积极听取入住学员的建议,了解学员的需要,并以此为依据,不断改进管理措施,提高服务水平。三是针对读书楼前厅的工作性质和重要性,制定了详细的前厅工作程序和标准,把责任落实到人,且悬挂在明显位置,时刻警醒每一位职工注意言行,规范服务。四是进一步严格库房管理。建立了物品出入库制度,制定了楼层一次性物品登记簿、物品变动报表、物品盘点表等,使各项物资出入库均有证可依,有据可查。五是坚持加强服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力度,提高后勤服务队伍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使其在工作中既各司其职,又默契配合,真正形成合力,打造了一支既能团结战斗,又能和谐共处的后勤服务队伍。

三、树立典型模范,争创服务先锋

2004年以来,在处后勤服务战线上,涌现出了很多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党校干部教育事业的干部职工,他们的辛勤付出在保障我校后勤服务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也得到了校院委、社会各界和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

2004—2008年,生活服务处连续五年被校院委评为先进处室;

2004—2009年,生活服务处王志强同志被校院委评为先进个人;

2007、2009年,生活服务处被市委评为全市党校系统先进集体;

2006、2008年,生活服务处王志强同志被市委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

2009年11月,生活服务王志强同志被市委评为全市党校系统先进个人。

在党成立90周年之际,作为见证我党干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有信心,用我们对干部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和执著追求,为继续搞好后勤服务工作做出新的贡献,为建设三晋一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