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历练党性的熔炉
42835600000028

第28章 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为党和国家做过不少贡献。没有老同志过去的劳动和创造,就不会有今天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现在他们虽然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但是他们的经历、智慧、经验仍然可以给我们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他们的革命风范和好思想、好作风,对我们后人仍起着激励和影响的作用。

市委党校现有离退休老同志92人,其中离休干部15人,退休干部40人,退休工人37人。长期以来,我校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从搞好全市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出发,全校上下自觉地关心老年人、关心老年人事业,不断增加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增添老年福利设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老年服务体系,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使老年人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基本实现了离退休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一、增强责任意识,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老干部工作的开展

关心、尊重、帮助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了做好老干部工作,市委党校校委一班人以及老干科的同志,带着深厚的感情来做老干部工作,把做好老干部工作当做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为了把老干部工作落到实处,从1984年开始,在校委的职责分工中,就确定由一位副校长来分管老干部工作。从1984年到1996年由宋炳贤副校长分管老干部工作,1997年到2001年由孙祯祥副校长分管老干部工作。2002年到现在,由郭跃进副校长分管老干部工作。随着我校离退休干部人数的增多,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校委请示市委组织部批准,于1998年1月成立了老干部科。2002年7月,党校和行政学院合并以后,针对离退休人员增加的实际情况,校委又进一步充实了老干科的力量,并增设“离退休人员管理处”替代原来的老干科,现有副处长1名,干事两名。

为了做好老干部工作,我校还把老干部工作摆到了校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并且制定了定期研究老干部工作制度、通报情况制度、慰问走访制度。做到了校委每半年集中研究一次老干部工作,有了问题随时研究,及时解决;学校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都要向老干部通报;老干处处长每半月到老干部家里走访一次。校委还规定,在每年的年终工作总结时,要把老干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在校委的正确领导下,老干科不断发展老年福利事业,扩大敬老服务范围,积极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保健服务和健康有益并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体娱乐健身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全校上下营造了良好的敬老、尊老、助老的氛围。

二、强化服务意识,从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老干部

针对老干部渴求关心、希望得到尊敬和重视,担心被遗忘和冷落的心理,党校校委和老干部科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他们,时时挂念、处处关心、事事优待,让他们真正感到了“人虽退、茶未凉”,感到了党组织的体贴和温暖。

(一)政治上关心

离退休同志大多数是党员,他们觉悟高、党性强、作风正、爱学习,时刻关心着党和国家以及党校的事业,校委也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

一是校委和机关党委十分重视老干党支部的建设。自1991年成立老干党支部以来,校委和机关党委在支委的配备上注意选拔党性强、有威望、身体好、认真负责的老同志来担任支部委员,使支委会坚强有力、真正发挥组织领导的作用。在校委和机关党委的领导下,老干支部加强了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老干支部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老有所学、老有所教”的重要指示,把老干部的政治学习放在首位,并把每月的15日定为老干支部的组织活动日,十几年来风雨无阻。

二是为保证老干部的政治待遇不变,按照通报情况制度,校委定时组织老干部座谈会,向他们通报学校的大事,并征求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当学校要提拔干部,校委都要征求老干部的意见;机关党委的各种选举括动,都要通知老干部党员参加。此外,学校的一些重要活动,如全校大会、运动会,文艺活动,旅游参观等校委都要邀请老同志参加,如1998年10月组织老干部参观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火车站、太原飞机场;1999年8月组织老干部到张家界旅游,2000年参观武乡八路军纪念馆、王家峪革命圣地;2001年1月带老干部到山西介休绵山、平遥古城、王家大院旅游,2002年6月带老干部到山西五台山旅游,2003年10月,带老干部参观了长治城市建设及老顶山旅游胜地等。

三是在订阅报刊问题上,校委保证每个老干部都有一份报纸。对担任过校级领导的同志,订报的份数和在职时一样。如遇到报刊涨价,都要相应增加离退休人员的订报费。每当学校给教职工发政治学习书籍和辅导材料时,老同志们也人手一份。

(二)生活上优待

老干部们为党和人民工作了多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贡献了自己的一生,现在他们年老了、体弱了,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理应在生活中受到更多的照顾和优待。市委党校历届校委,都把老干部们的冷暖放在心上,在生活待遇上总是做到能宽则宽,能优则优。

一是保证老干部的“两费”。我校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保证老干部的工资按时发放不成问题。但是医药费却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在市里实行离休干部医药费包干以前)。市财政除了保证工资以外,每年拨的经费很少,甚至连水电费也不够。但是,校委认为,再困难也要解决老干部的医药费问题。校委一方面打报告,向上面要一点款,一方面千方百计节约经费,保证老干部的医药费每年都能得到解决。十多年来,从未拖欠过老干部的医药费。

二是关心退休干部的健康。离休干部的医药费和体检费问题由市里统筹解决了。退休干部这一块,国家还没有具体的规定。为了保证退休干部的身体健康,在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方面,也给予了较优厚的待遇。从1998年起,校委规定退休干部(包括退休工人)每两年检查一次身体,体检费由校里出。在医药费问题上,每年都要根据财力给每位退休干部(包括工人)解决一部分医药费,而且比在职职工要高出好几百元。退休干部(含工人)住院,住院费按60%报销。此外,每年给老同志组织一次健康知识讲座,如2000年4月,由南开大学张红珠讲师讲常见的高血压、肠胃保健知识。2001年5月,由山西省教育局讲师魏德云同志讲《健康保健知识》。2002年5月,由中国健康教育协会,陈淼同志到我校为老同志进行了义诊,并讲述了老年人自我保健知识。2002年9月,给老干部专门印发了《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国家心血管病科研领导小组洪昭光教授的讲座资料。让老同志增强自我保健能力。特别是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老干处的同志们以离退休老同志的健康和安全为己任,哪里有老同志,他们就深入到哪里。他们为老同志们送去了消毒药片、消毒液和口罩、体温计等防护用品,对老同志的住所进行消毒杀菌和严防死守。为了帮助老同志们正确认识和有效预防“非典”,他们把各种预防“非典”的宣传材料送到每个老同志的手里,这对于老同志掌握预防知识,稳定思想情绪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把温暖送到病房。每当有离退休人员生病住院,校领导、老干处以及其他科室的同志都要去医院探视,并且及时为他们解决经费上的困难,把关怀和温暖送到老干部的床前。此项工作坚持多年,没有遗漏过一次。

四是节假日倍加关怀。每年的重阳节和春节,校委都要向老同志们(包括离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祝贺节日和拜年。除了请老同志们一起会餐以外,每人还发给100元钱的慰问金。

五是给老同志过生日。每当哪位老同志(包括离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过70岁生日时,校长们和有关科室的领导都要登门向老同志及其全家祝贺,并且把生日蛋糕、鲜花和100元钱送到老同志手里,祝他健康长寿。另外,2002年校委作了一个决定,每当一位老同志过80岁生日时,除了本人享受以上待遇以外,还要奖励其家属(或子女)1000元钱;过90岁生日时,奖励其2000元;过100岁生日时,奖励10000元。以此来鼓励家属、子女照顾好老干部,使他们能健康长寿。截止到2003年,校委已为11位满70岁的老同志过了生日,2002年离休干部李昌德、李玉英两位老同志欢度了他们的80岁生日,校委领导亲自登门祝贺,并分别奖励他们的家属1000元。

六是把福利给老同志们送上门。每当学校发放福利时,校领导都要让后勤处的同志把东西送到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家里。

七是为老干部提供专门的活动场所。为了让老同志安度晚年,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1991年,校委按照中央、省、市老干部局的精神,腾出两间房作为老干部活动室。1997年随着离退休人员的增多,校委又重新安排了一个四间房的活动室。2000年校委又为老干部活动室添了一个书柜,两张活动桌,新换了20把椅子,14张沙发,并装上了新椅套和沙发套,配置了暖瓶、茶杯及报架等设施,还购买了扑克、象棋、跳棋、围棋、麻将、乒乓球拍等娱乐用具。老干科管理人员还在室内墙上挂上了各种规章制度、标语等,使老干部活动室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方便老干部活动,我们还把学校的乒乓球室、健身房设在了老干活动室的旁边,使老干部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学校还应老干部的要求,单独给他们开设了一间报刊阅览室,内有报纸、杂志,以使他们有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

三、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余热”,从各方面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老干部们虽然退下来了,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热情,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关心着党校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们的优势依然存在。他们一般党性都比较强、觉悟比较高,办事认真、讲原则,许多老同志有着丰富的阅历、智慧和经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退下来的老同志当中,有许多人的身体还比较健康,还可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了利用好老干部这一块宝贵的人力资源,调动老干部的积极性,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和市老干局的号召,在老干部中组织开展了创建“五个功臣”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党校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发挥老干部的监督作用。按照我校校委制定的通报情况制度,校委每一季度(或遇到学校有重要决策、重要活动、重要工作时)都要由校委领导向老干部们通报一次情况。老干部们也非常关心党校事业的发展,对我们的许多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上,给我们指出了许多漏洞和不足,要求校委健全制度、从严管理。在财务管理上,提出要加大公开力度,财会人员要定期向全校公开财务开支情况等。2002年在我校修建新校门时,老干部们提出要量力而行,不要追求豪华,不要贪大浪费。校委根据老干部们提的意见,缩小了校门的规模,减少了建设开支。再如,在全市开展县处级干部“三讲”教育中,校委聘请担任过县处级以上实职的老干部和担任过副教授以上技术职务的老教师帮助校委搞“三讲”教育,老干部、老教师们为校委班子及其成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搞好党校的“三讲”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发挥老干部的宣传作用。为了加强对教职工的“三观”和“四信”教育,校委经常利用重大节日或教职工集体学习时间请老干部上党课,充分发挥老同志凝聚群众、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例如,去年“七一”,我们就请老书记马富强同志给教职工作了《永远保持党的光荣传统》的报告。1991年,老教授黄洵余、秦淑贤夫妇从美国探亲回来,以及老校长甄天仁从美国考察回来以后,我们分别请他们作了《对美国社会的看法》、《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之比较》的专题报告。这些报告帮助教职工们正确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增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了社会主义观念。

三是发挥老干部的“传、帮、带”作用。为了提高党校教师的讲课水平,1998年7月20日成立视导组,由籍传厚、李廷贤等组成。校委从离退休干部中聘请了几名有丰富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的老领导、高级记者甄天仁、杨玉环、李廷贤作为督导室的成员,并请老校长甄天仁同志担任督导室主任。督导室的工作职责就是通过抽査听课、召开学员座谈会来帮助在职教师提高授课水平,改进教学内容。督导室的老同志们工作非常认真,他们把每个教师讲课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经过分析研究以后,再一一反馈给他们,帮助教师们提高教学水平。为了调动更多老同志的积极性,校委还在学校各种班次的考试中,抽调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同志参加监考工作。校委每年还要组织部分老同志深入到各县、市、区党校去搞调研,为校委指导好各县、市、区党校的工作献计献策。为搞好校园环境,学校特聘退下来的何子胜老师回校种植并管理全校的花卉、草坪、树木的剪枝、修理,使我校面貌焕然一新。在校委的领导下,我校老干部充分发挥“余热”,争当“三个代表”,在党的干部教育战线上继续贡献着力量,劳心、劳力、劳智,余热生辉。近年来,我校多次被山西省委、省政府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被长治市委组织部、长治市老干局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有多人被市里评为“为离退休干部服务先进个人”。

2002年7月党校与长治行政学院合并,离退休人员大大增加了(原来不足30人,现在增加到92人),而且居住比较分散,管理任务艰巨。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校校委决心学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与时俱进做好老干工作。同时要加强老干部队伍业务素质的培训,强化使命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要使老干部工作者爱岗敬业,想老干部所想,急老干部所急,把老干部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带着对老干部的深厚感情,切实解决好老干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把党的老干部工作政策落到实处,努力开创我校老干部工作新局面,力争使我校老干部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六章 能力培养和素质培训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