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历练党性的熔炉
42835600000016

第16章 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党校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党校教师应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和学术水平,有坚强的党性,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领导工作经验”的要求,十几年来,市委党校注意抓了教师队伍建设。

一、面向全市,调进教师

1983年,中共长治市委党校教育正规化时面临的严重问题是教师缺额很大,为了9月1日开办正规化大专学历班,党校领导研究决定面向全市调进一批有大专文化程度的、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来充实党校教师队伍。这一决定得到市委领导的大力支持。经过政审、外调、业务考核,本着保证质量、好中选优的原则,先后调入籍传厚等13名教师。这些教师绝大多数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年龄在50岁以下,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在教学岗位执教多年,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又先后分来崔文雄、刘金旺等11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这样,长治市委党校就形成了一支以中年教师为主体,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教师队伍。

对于调入和分来的教师,党校坚持“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的方针,尽量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使调入教师安心地搞好教学工作。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在充实和加强师资力量的同时,市委党校还抓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工作。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修。通过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修养,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一方面结合教学和理论研究,自学深造;另一方面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和可能,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脱产进修。从1983年以来,共有60人次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学习。二是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增长才干。党校正规化教学十年来,由于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班次逐年增多,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丰富和积累教学经验提供了条件。许多教师来自国民教育第一线,缺乏成人教育的经验,更缺乏对党校教育的对象、特点、要求的了解。通过教学,他们了解了教育对象,熟悉了党校教育的特点,积累了适合党校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学经验。三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各教研室对青年教师普遍采取了以老带新的办法,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分工对他们从思想上帮,教学上带,组织他们随堂听课,为学员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对青年教师还实行试讲制度,在他们顺利通过试讲之后,大胆地安排他们给学员讲课。实践证明,登上讲台的青年教师由于备课认真、肯下工夫,绝大多数受到了学员的好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四是重视培养各学科学术带头人,加强学科自身建设。目前,各教研室都有了一定数量的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学骨干,为各门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五是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报考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进修,进修费由党校支付,参加91级本科学习的4名教师已如期毕业,93级又有8名教师考试入学,积极提高业务素质。六是鼓励和组织教师到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七是参加全国性的或党校系统的讨论会、学科年会,参加各种学术团体,开阔教师的视野,加强对社会的接触,了解各方面最新信息。

三、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

为了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党校不断加强了对教师队伍的管理。

十年来,党校不断建立和完善教师管理的各项制度,先后建立了《教师工作量制度》、《关于教师外出兼课的暂行规定》、《教师职务聘任制暂行规定》、《关于教师授课质量评估试行办法》、《新教师授课前的试讲制度》等等,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业务提高提供了依据,使教师队伍管理逐步制度化、科学化。

四、进行教师业务技术职称评定工作

从1987年开始,到1989年6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山西省、长治市有关职称改革的文件精神,根据《山西省党校系统教师职务聘任实施细则》,成立了党校教师职务评审组和职称改革办公室,并由市委党校、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共同抽人组成长治市党校系统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按照规定的程序,认真进行了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推荐并评出经高评委批复副教授4人,讲师17人,助教16人。在技术职务评审的基础上,进行了职务聘任工作。按照政策规定,落实了各方面的待遇,进一步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加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起了巩固队伍的作用。

1993年年底又进行了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牵头并成立了长治市党校系统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还成立了市党校系统中评委和办公室,大家积极工作,评出并经省高评委、职改办审查批准了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馆员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