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实用演讲技法大全
4242500000078

第78章 学术演讲的技法

学术演讲一般在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讲座上进行。它与授课相近,但在表达上很少有课堂教学那种相对固定的程式,也不像课堂教学那样受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约束。学术演讲一般都有科学严谨的内容,而且还要有独到见解,表达上要使用平易准确的语言等特点。

内容要科学严谨

鲁迅先生1927年在广州所做《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就是学术演讲的典范。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大量历史事实为依据,详细论证了魏晋文风形成的原因,并且对曹操、何晏、王弼、嵇康、阮籍以及陶渊明等人的思想的内在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做出了科学的评价。正因为鲁迅的见解完全是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具体分析和严密推理而得出的,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学术演讲要求内容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所阐述的理论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形成完整、全面、连贯、系统的体系。这就要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正确的观点、翔实的材料、充分有力的证据以及严密周全的论证。可以说,内容的科学性是学术演讲的生命,学术演讲离开了严谨科学的内容,就毫无价值可言。一切片面的、支离破碎的、前后矛盾的主观臆断,都不能登大雅之堂。

要有独到见解

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学术演讲正是这样,不仅其严谨科学的内容令人信服,而且所提的见解和所做的分析也特别新颖,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推论中立足历史,面对现实,巧妙地把学术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使学术研究很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这篇演讲可以说是学术演讲为社会服务的典范。

学术演讲不仅要求内容有科学性,还要求有真知灼见,有独到见解,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所谓独创性,是指对原有理论有所突破,能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观点,构成新的理论体系等。独创性是推动科学前进的动力。如果只有简单的继承,而无突破性的发展,科学将难以前进。学术演讲最忌人云亦云,即使是介绍某一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或科学普及教育的演讲,虽然对独创性的要求不高,但也必须尽可能从讲述角度、讲述重点、讲述方法上多做文章,力图讲出一点新意来。事实上,独创性是学术演讲的价值所在。

语言要准确平易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学术演讲中,许多地方就运用了古今通变的手法,把遥远艰涩的历史事实巧妙地与现实联系起来,运用现实与历史的不协调的类比,产生出强烈的幽默讽刺效果。当他讲到晋人“扪虱而谈”时,机智地打趣道:“‘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比方我今天在这里演讲的时候,扪起虱来,那是不大好的。”这种看似与学术无关的话,实际起了调节气氛、增强感染力的作用。

学术演讲的语言要求准确平易。这是由学术资料的内容的科学性和独创性所决定的。为了完整地恰当地表示概念、判断和推理,遣词造句必须非常严谨,表达必须简练明快,例证要求自然恰当。学术演讲是高层次的演讲,常常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专业术语、独特的符号以及独特的表达形式等等。对于内行来说,它们是熟悉、生动、有趣的;而对于一般听众来说,却可能是陌生、艰涩、枯燥、乏味的。因此,演讲者为扩大演讲的影响,在做到语言严谨准确的同时,应力求达到平易、生动,有时甚至需要运用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来表达艰涩的学术观点,做到深入浅出。

借助各种辅助手段

鲁迅在做《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学术演讲时,就利用了板书。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今天所讲的,就是黑板上写着的这样一个题目。”在有关自然科学的学术演讲中,多种辅助手段的使用尤为突出。

为了增强听众的直观效果,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学术演讲常常借助于多种辅助手段,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挂图、板书、实物,以及实际操作、演示等等。

学术演讲是一种高层次的演讲,一般在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讲座上进行。

鲁迅先生1931年在上海同文书院所做《流氓与文学》的演讲,可谓学术演讲的典范。

流氓与文学

流氓是什么呢?流氓等于无赖加壮士、加三百代言。流氓的造成,大约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孔子之徒,就是儒;一种是墨子之徒,就是侠。这两种东西本来也很好,可是后来他们的思想一堕落,就慢慢地演成了所谓流氓。

司马迁说过,“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由此可见儒和侠的流毒了。太史公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因为他是道家,道家是主张“无为而治”的。这种思想可以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简直是空想,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儒墨的思想恰好搅乱道家“无为而治”的主义。司马迁站在道家的立场上,所以要反对他们。可是,也不可太轻视流氓,因为流氓要是得了时机,也是很厉害的。凡是一个时代,政治要是衰弱,流氓就乘机而起,闹得乱七八糟,一塌糊涂,甚至于将政府推翻、取而代之的时候也不少。像刘备,从前就是一个流氓,后来居然也称为先主;刘邦出身也是一个流氓,后来伐秦灭楚,就当了汉高祖。还有朱洪武、明太祖等,都是如此。

以上全说的是流氓。可是和文学又有什么关系?就是说,流氓一得势,文学就要破产。我们看一看,国民党北伐成功以后,新的文学还能存在么?早就灭亡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新的计划,恐怕也“无暇及此”。既然不新,便要复旧。所谓“不进则退”,就是这个意思。

本来它的目的,就是要取得本身的地位。及至本身有了地位,就要用旧的方法来控制一切。如同现在提倡拳术、进行考试制度什么的,这都是旧有的。现在又要推行广大,这岂不是复旧么?为什么在革命未成功的时候,提倡新文化,打倒一切旧有的制度,及至革命成功以后,反倒要复旧呢?我们现在举一个例子来说,比方有一个人在没钱的时候,说人家吃大菜、抽大烟、娶小老婆是不对的,一旦自己有了钱也是这样儿,这就是因为他的目的本来如此。他所用的方法,也不过是“儒的诡辩”和“侠的威胁”。

从前有《奔流》、《拓荒者》、《萌芽月刊》三种刊物,比较都有点儿左倾赤色,现在全被禁止了。听说在禁止之前,就暗地里逮捕作者,秘密枪毙,并且还活埋了一位,你瞧,这比秦始皇还厉害若干倍哪!

兄弟从前写一本《呐喊》,书皮儿用的红颜色,以表示白话、俗话的意思。后来,有一个学生带着这本书到南方来,半路上被官家给检查出来了,硬说他有赤色的嫌疑,就给毙了。这就和刘备禁酒一样。刘备说,凡查着有酿酒器具的,就把他杀了。有一个臣跟他说,凡是男子都该杀,因为他们都有犯淫的器具。可是,他为什么行这种野蛮的手段呢?就是因为他出身微贱,怕人家看不起,所以用这种手段,以禁止人家的讥讪诽谤。这种情形在从前还有,像明太祖出身也很微贱,后来当了皇帝怕人家轻视,所以常看人家的文章。有一个人,他的文章里头有一句是“光天之下”,太祖认为这句的意思是“秃天子之下”,因为明太祖本来当过和尚,所以说有意侮辱他,就把这个人给杀了。像这样儿,还能长久么?所以说:“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之。”

(摘自《演讲经典99》,山东人民出版社,石川,林郁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