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实用演讲技法大全
4242500000066

第66章 幽默诙谐语言的表达技巧(2)

就像“过分”会使人感到可笑一样,“不够”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对某一状况明显的轻描淡写或令人痛惜的淡漠反应会使听众感到惊讶和好笑。

当超负荷的用电使高峰期的信号灯全部熄灭时,交通的效率会明显地下降。

雨使道路变成了河口,于是我把汽车停在山脚下,徒步向山上走去。朋友的房子仍然立在那里,但是泥石流把房子塞成了大杂烩。前门被堵死了。我从贴着画的破玻璃窗爬了进去,发现朋友正在为通向小房间铲出一条路。他看见我后放下手中的铁锹,握了握我的手说:“天气不太好。”

幽默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毛泽东同志在陕北时,有一天夜间进入田次湾,住在一个老大娘家里,大娘见毛泽东与十几个同志挤在一座窑里睡,心里不安,一再说:

“这窑洞太小了,地方太小了,对不住首长了。”

毛泽东听了这话,依着房东大娘说话的节律喃喃道:

“我们队伍太多了,人马太多了,对不住大娘了。”

房东大娘和大家听罢都哈哈大笑起来。一阵会心的笑声,打消了房东大娘的顾虑。

恩格斯说:“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优越的表现。”列宁则认为,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

幽默要讲究幽默的方式,常见的有解惑式幽默,形象式幽默,夸张式幽默,曲解式幽默等。幽默不能随便使用,也有一定的原则。幽默的内容要高雅,态度要友善,而且幽默还要分清场合。

幽默的几种方式

幽默常见的方式有下面几种。

一、解惑式幽默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同志怀着深情与敬意为主席站岗放哨,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一天,毛泽东突然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对我为什么这么好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才想通。原来你们这些同志都只能为官,不能为人。”工作人员被主席的话惊呆了:“这句话的分量实在太重了。我们全心全意照顾主席,他怎么这样批评我们呢?”大家都感到困惑不解,心情也紧张。接着,毛泽东笑着解释说:“说你们只能为官,这就是说你们对我这么好,不都是为了我这个当官的吗?说你们不能为人,是说你们不能为个人考虑考虑嘛?我看到你们这么多的人在我这里站岗放哨,一待就是好几年,要是你们在前方,早就是什么长了。”经主席这么解释大家茅塞顿开,不由得变“惊”为笑,心情轻松了。

毛泽东同志对全心全意保卫他、照顾他的同志心存感激,但他没用褒奖之词,而是用了“你们都只能为官,不能为人”的批评式赞扬,故意使对方疑窦丛生,造成错觉,形成心理压力。然后解释,使之冰释雪消,起伏中顿生幽默。

二、形象式幽默

有一次,孙中山在广东大学讲民族主义。礼堂非常小,听众很多,天气闷热,很多人都没精打采。孙中山便穿插一个故事:那年我在香港读书时,看见许多苦力聚在一起谈话,听的人哈哈大笑。我觉得奇怪,便走上前去。有一个苦力说:“后生哥,读书好了,知道我们的事对你没有什么帮助。”又一个告诉我:“我们当中一个行家,牢牢记住那马票上面的号码,把它藏在日常用来挑东西的竹杠里。等到开奖,竟真的中了头奖,他欢喜万分,以为领奖后可以买洋房、做生意,这一生再也不用这根挑东西的杠子过生活了,一激动就把竹杠狠狠地扔到大海里。不消说,连那张马票也一起丢了。因为钱没有到手先丢了竹杠,结果是空欢喜一场。”孙中山风趣的话,引来台下一片笑声。孙中山接着回到本题:“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民族主义就是这根竹杠,千万不能丢啊!”孙中山先生这个充满幽默感的故事不仅让昏昏欲睡的人们清醒过来,也使得自己的演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语言要富有幽默感,必须言之有物,使其形象生动。以实求幽默,幽默有;以虚求幽默,幽默无。语言真实形象生动,能促人联想,产生“具象”,让人感觉余味无穷。

三、夸张式幽默

马克·吐温有一次坐火车到一所大学讲课。因为离讲课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十分着急,可是火车却开得很慢,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发泄怨气的办法。当列车员过来查票时,马克·吐温递给他一张儿童票。这位列车员也挺幽默,故意仔细打量,说:“真有意思,看不出您还是个孩子哩。”马克·吐温说:“我现在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我买火车票时还是孩子,火车开得实在太慢了。”火车开得很慢确是事实,但也不至于慢到让一个人从小孩长成大人。这里便是将缓慢的程度进行了无限制的夸张,产生了特殊的幽默效果,令人捧腹。

将事实进行无限制的夸张,造成一种极不协调的喜剧效果,也是产生幽默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曲解式幽默

有一次,一名新闻记者问萧伯纳:“请问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区别何在?”这是一个范围很大且很抽象的问题。如果要从理论上做出一个准确的回答,恐怕得费好大劲也不一定能令对方满意。于是他说:“假如这里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到这瓶酒的人如果高喊:‘太好了,还有一半!’这就是乐观主义者;如果悲叹:‘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那就是悲观主义者。”在这里,萧伯纳巧妙地使用“以偏概全”的方法,选择了一个生动的事例,化大为小,回答得轻松自如,不仅颇有幽默感而且令人回味无穷。

所谓曲解,就是对对象进行“歪曲”,“荒诞”地进行解释,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将两个表面上毫不沾边的东西联系起来,造成一种不和谐、不合情理、出人意料的效果,从而产生幽默感。

五、模仿式幽默

一位女教师总爱板着面孔上课,动不动就批评学生的顽劣,弄得学生怨声载道。一次她在课堂上提问:“‘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去死’这句话是谁说的?”过了一会儿,有人用不熟练的英语答道:“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对。同学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是日本学生,你们生长在美国却回答不出来,而来自遥远的日本的学生却能回答,多么可怜啊?”“把日本人干掉?”教室里传来一声怪叫。女教师气得满脸通红,问:“谁?这是谁说的?”沉默了一会儿,有人答道:“1945年,杜鲁门总统说的。”这位同学模仿老师的提问做了回答,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模仿现存的词、句及语气等而创造新的语言,是幽默方式中很常见的一种,往往借助于某种违背正常逻辑的想象和联想,把原来的语言要素用于新的语言环境中,造成幽默感。

幽默得体原则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轻松幽默地开个得体的玩笑,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营造出一个适于交际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因而诙谐的人常常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

但是,玩笑开得不好,幽默过了头则会适得其反,伤害感情,因此开玩笑要掌握好分寸,幽默要遵循得体原则。

一、内容高雅

幽默的内容取决于幽默者的思想情趣与文化修养。幽默内容粗俗或不雅,虽有时也能博人一笑,但过后就会变得乏味。而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玩笑所产生的幽默,不仅能给对方启迪和精神享受,而且也是对自己美好形象的有力塑造。

钢琴家波奇一次演奏时,发现全场有一半座位空着,他对听众说:“朋友们,我发现这个城市的人们都很有钱,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个座位的票。”于是这半屋子听众放声大笑。

二、态度友善

对人友善是做人的一个原则,也是幽默的一个标准。一般来讲,幽默的过程,是感情互相交流传递的过程,如果借着开玩笑对别人冷嘲热讽,发泄内心厌恶、不满的感情,那么这种玩笑就无法称得上幽默。

也许有些人不如你口齿伶俐,表面上你占到上风,但别人会认为你不能尊重他人,从而不愿与你交往。

三、区别对象

生活中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心情不同,对玩笑的承受能力也不同。同样一个玩笑,能对甲开,不一定能对乙开,能对乙开,也不一定能对甲开。一般来说,晚辈不宜同前辈开玩笑;下级不宜同上级开玩笑;男性不宜同女性开玩笑。在同辈人之间开玩笑,则要掌握对方的性格特征与情绪信息。对方性格外向,能宽容忍耐,玩笑稍微过大也能得到谅解。对方性格内向,喜欢琢磨言外之意,开玩笑就应慎重。对方尽管平时生性开朗,假如恰好碰上不愉快或伤心之事,就不能随便与之开玩笑。相反,对方性格内向,但正好喜事临门,此时与他开个玩笑,幽默的氛围会一下突现出来,效果也会出乎意料得好。

四、分清场合

美国总统里根一次在国会开会前,为了试试麦克风是否好使,张口便说:“先生们请注意,五分钟之后,我们将对苏联进行轰炸。”一语既出众皆哗然。里根在不恰当的场合、时间里,开了一个极为荒唐的玩笑。为此,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

总的来说,幽默要注意场合,在庄重严肃的场合不宜开玩笑。

使用幽默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演讲中恰当地运用幽默的手法,既可活跃气氛,振奋听众精神,又能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演讲中常用的幽默手法有正话反说法、妙用笑话法、以矛攻盾法、大事化小法、适度夸张法、自我解嘲法,等等。当然,在演讲中运用幽默手法必须恰当,如果运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运用幽默手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切忌使用那些具有歧视性的幽默,演讲时要把自己摆进去,这样才不至于刺伤听众。

②运用幽默手法时,一定要分清对象,分清是对敌人还是对朋友。这里有个态度和分寸问题,如果忽视了这个问题,就容易伤了自己的同志。

③运用幽默手法一定要注意场合、注意内容。那些肃穆、隆重的演讲,需要有严肃的气氛,一般不使用幽默的语言,否则会冲淡严肃、庄重的气氛,引起不良的后果。

④切忌使用粗下庸俗或肤浅滑稽的幽默,否则,不仅不会增强演讲的效果,反而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不同的演讲者幽默运用的原则不同。要想用好幽默,演讲者首先要分析自己的幽默能力,如果不具备幽默细胞,我们还要通过学习幽默来增加自己的幽默指数。另外使用幽默时要简约得当。

分析自己的幽默能力

每个人都很诙谐。人们的区别在于每个人诙谐的频率、强度、微妙性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不要因为你觉得自己不是班级的小丑或整个晚会的活跃人物,而轻视自己的幽默风格并怀疑它的作用。哄堂大笑并不是幽默的唯一衡量方式;微笑也像大笑一样可以表达人们的愉快心情。在演讲过程中,具有讽刺意味的话语或稍微偏离常规的视角也可以使听众感到轻松愉快,所以这个问题值得你认真考虑。

制订一个检查自己的幽默能力的方案。幽默感与你感受幽默不同——你为什么哈哈大笑与你怎样逗人发笑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首先,回想你怎样引人发笑。你模仿别人表演是不是让全家人笑得东倒西歪?你生动地描述自己的汽车怎样在十字路口旁若无人地横冲直撞,是不是让朋友们合不拢嘴?在休息时间你是不是夸张地形容公司的政策,结果使同事们非常开心?你的文字游戏是不是让自己的配偶笑痛了肚皮?留意今后几天你怎样逗人发笑或令人捧腹,继续这一分析。寻找你过去和现在引人发笑的模式。这样你就可以意识到自己独一无二的幽默是什么。

最令人捧腹的幽默大师也只是擅长某一类型的幽默而已。第一种情况下他也许是迷惑不解的受害者,第二种情况下他也许是感到吃惊的社会批评家,而第三种情况下他可能是无辜的旁观者。就连那些只将笑话串联起来的喜剧演员,他们也不会面面俱到,而只是集中在一些常见的话题或某些标志性人物上逗乐。因此,你应该努力成为某种特定风格的幽默专家,而不要试图在幽默方面做到面面俱到。

学习幽默

俄国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生活穷困,租了一间房子,房东要他在房契上写明,一旦失火,烧了房子,他就要赔偿15000卢布。克雷洛夫看了租约,不动声色地在15000后面加了一个零。房东高兴坏了:“什么,15万卢布?”“是啊!这反正一样是赔不起。”克雷洛夫说完大笑起来。

幽默有时让人感到神秘。有人想学,却无法学会;有人没怎么学,却脱口而出。那幽默是不是与生俱来、天赋而生的呢?其实,幽默是人的独特性情气质,和游戏一样,是人的本能,是人的一种生活心态。